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政治协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形式的政治协商,包括两个不同层面、两种不同属性的政治协商:“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和“中国共产党在人民政协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各界代表人士的协商”,这两种形式的政治协商不论在组织形式、协商程序、协商内容还是协商层次上都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如何加强和完善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我认为主要从参政议政和互相监督两方面做起。 第一、大政方针决策前的政治协商 1949年9月新政协召开以后,各民主党派是在接受和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参予国家政权。随着从我国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民主党派也逐步转移到了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道路,并成为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已成为政治上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组织上成为合作共事的关系。民主党派作为一个政党,如何才能充分发挥政党的作用,如何体现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共事呢?我们认为第一件就是凡属于国家的大政方针以及国家政治生活、人民生活和统一战线中的重大问题,都必须在决策前与各党派充分协商,以人民政协作为政治协商的主要形式。党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1989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是这个国家的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是参政党。这是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作为参政党的各民主党派是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正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下称《意见》),第一次明确了我国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这样一个重大问题.《意见》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同中共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是参政党.”参政的基本点是:“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参政党”的提法,比较完整准确地表述了我国各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所处的地位.这是中共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合作的经验总结.它符合我国政党关系的实际状况,符合中国的国情.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是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制度.要搞好多党合作,最主要的就是继续加强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合作共事.50年来,各民主党派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政议政.并通过优质提案为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分忧,中国共产党和政府通过办理提案支持民主党派的工作,通过提案这个纽带,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形成了真诚合作、良性互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是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制度。要搞好多党合作 ,最主要的就是继续加强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合作共事。 50年来 ,各民主党派发挥自身优势 ,积极参政议政。并通过优质提案为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分忧 ,中国共产党和政府通过办理提案支持民主党派的工作 ,通过提案这个纽带 ,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形成了真诚合作、良性互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是建立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的,今天这个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目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民主党派思想政治建设也面临全新的挑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和国家在思想文化建设领域的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在民主党派思想政治建设工作中,要直面挑战,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民主党派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积极探索民主党派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不断强化参政党意识,努力建设学习型民主党派。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保持政治独立性的基础上,不断增强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的意识。  相似文献   

8.
《宜宾学院学报》2017,(2):112-1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协商是具有鲜明中国个性特征的民主政治形式。中国历史上的协商试验和探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协商的生成奠定了深厚的历史根基。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民主政治理论中的协商思想因子与中国的"和合"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协商的思想来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协商产生和发展的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对协商式民主的探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协商形成和发展的价值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协商的发展,要坚持历史性、理论性、实践性和价值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政局要稳定,就必须稳定多党合作这个格局,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和谐相处是中国政党制度的独特选择。  相似文献   

10.
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和领导作用;积极支持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帮助民主党派健康成长;坚持政治协商互相监督批评的原则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现多党合作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1.
建国以来,党对党外人士的政治和实职安排政策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即建国初期、左倾错误泛滥时期、改革开放初期、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六十多年来,党在这些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取得了许多成功经验,如在安排民主党派成员时要有组织间的充分协商或由民主党派提名;对党外人士的政治与实职安排不仅要规范化、制度化,而且还要使规定大致明确化;要有不断的创新等。  相似文献   

12.
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成为主导中国政局的两大政党。随着大革命的失败,中间党派迅速崛起改变了当时中国的政治格局。抗日战争爆发后,中间党派与国共的关系对抗日战争的胜利影响重大。在此期间,通过时局的变化,中间党派逐步看清了国民党的反动本质,对中共的态度也经历了一个从反对到逐渐认同的过程,政策上也相应进行了调整。  相似文献   

13.
曾几何时中国积贫积弱,百姓生灵涂碳。当下却国力增长,国运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快速发展。这些前后的巨大差异与变化,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分不开,特别是经过不同寻常的毅力和巨大勇气而探索出的一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密不可分,本文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历史轨迹的初探,表达了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初、中叶,世界工人运动使社会主义由科学理论变为多国实践,无产阶级政党在欧、亚、拉美等多个国家执掌政权,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执政成就。20世纪来发生了苏东剧变,一些共产党相继失去执政地位,一个深刻的原因就是长期忽视执政能力建设。总结历史经验,中国共产党要巩固其执政地位,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要取得胜利,就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5.
没有党的领导就不可能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国问题的关键在于共产党要有一个好的政治局,特别是好的政治局常委会,只要这个环节不发生问题,中国就稳如泰山。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没有中心,各国的事情一定要尊重各国的党和人民,不能由别的党充当老子党去发号施令。要对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有清楚的认识,社会主义是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社会主义经历了一个长时期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它领导中国人民从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则是历史的选择。在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严重挫折之后,中国共产党毅然率领人民迈开了改革开放的步伐。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  相似文献   

17.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红色管理”思想内涵极为丰富、极为深刻,它包括:顺应时势,制定纲领,明确奋斗目标;实事求是,选择路径,确定工作重心;精心组织,加强建设,建立坚强堡垒;善用干部,打造队伍,发挥决定作用;加强领导,形成核心,高扬“精神旗帜”;整肃风纪,上下齐心,巩固团结统一.研究中国共产党管理思想内涵,对目前全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现,提高管党、治党的执政能力与水平,推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进程,作用极为显著.它对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管理科学,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一文中,明确提出了共产党联合各民主政党的策略思想;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对马克思、恩格斯联合民主政党的思想进行了继承和发展,提出了不同历史时期对民主政党采取不同联合策略的思想。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及改革的不同时期,将马克思主义联合民主政党的策略思想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政党合作形式——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并加以制度化,实现了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9.
能否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意义重大。它不仅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前途与命运,而且还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坚持立足本国实际的正确探索方向和坚持实践第一、用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旨在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统领全党思想,坚定中国共产党开创和领导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现出了一个成熟政党与国与民的责任态度。  相似文献   

20.
从世界政党的演进来看,一个政党的兴衰,与时代的发展密切相关,与时俱进则兴,不与时俱进则衰。共产党人在人类社会中横空出世以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都是适应时代的需要出现的。共产党前进道路上遇到的种种曲折,则是不能准确把握时代脉搏所致。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要求、准确判断形势、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