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明代史学的最大特点是私家史学的兴盛,明代的私人史学家们创作了大量的史学著作,并在史料采撰、史文表达以及修史的具体步骤上总结出了一些新的理论成果.受经世思想、黜虚征实思想的影响,史家治史态度得到端正,史学地位有所提高,史学的社会功能进一步深化.明代私人史学家的史学思想丰富发展了中国古代史学思想史.  相似文献   

2.
王安石的史学思想有许多值得深入探讨、研究之处.首先,王安石的史学思想具有强烈的经世精神,借鉴历史为我所用.其次,王安石对许多历史人物的品评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再次,王安石出于对史学经世致用的要求,关注史学的求真,尤其对史家能否具备秉笔直书的史德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朱杰勤是20世纪广东著名史家.他的史学思想包涵对史学史、史学批评、历史教育等方面的重要论断,在中国史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值得认真探讨.  相似文献   

4.
两宋时期的史学在中国史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从史学思想的角度考察宋代史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史学出现义理化的发展趋势.这一史学趋势的盛行,促使两宋史家对史学的内涵、性质与功能等问题重新加以思考,提出了一些不同于前代的史学范畴.如何评价宋代义理史学的利弊得失,不仅对于正确认识宋代史学至关重要,而且对于全面估量传统史学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尊史思想是晚清时期著名思想家和史学家龚自珍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龚氏指出史官应善入与善出;又说欲知大道,必先为史.龚氏的尊史思想及强调史学应经世致用的主张,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救亡图强的爱国主义史学思潮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令孤德棻是唐初著名的政治家和史学家.其一生著述等身,尤其在史书修撰方面成绩斐然,提出了许多具有开创意义的史学思想与观点.在史料分析的基础上,对令孤德棻的史学成就及史学思想作一初步探究,可以找寻出对其史学成就有重大影响的主客现原因.  相似文献   

7.
龚自珍研究长期以来停留在诗词、文学、思想方面.在史学界,龚自珍史学专题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所涉猎;1990年代后,以纪念龚自珍逝世150周年(1841-1991)和诞生200周年(1792-1992)为契机,龚自珍史学研究步入正轨;21世纪以来,龚自珍史学成就开始较全面的被关注,单章节论述龚自珍的史学开始出现,成绩不斐.因史学领域对龚自珍的专门研究起步晚,且偏重于思想方面,龚自珍的史学成就还有很大空间亟待史学工作者进一步发掘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从《史学考》看蓝鼎元的史学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蓝鼎元是清初著名的经世思想家、政治家和史学家,<史学考>一文表达了他的史学思想,他的一分为二的辩证思想、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和以修史为己任的思想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史学思想研究"是根据作者多年精心研究而设计的一门选修课程.该课程根据马克思的文本讲述马克思早期思想中与史学学科相关的内容,兼及马克思的历史思想与恩格斯与之相联系的有关思想.把马克思作为一个千年思想伟人与学者的典范,研究其史学思想对于加强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理论建设,培养与提高学生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历史理解是全面理解和认识过去的思想方法,是历史学科的关键能力.历史理解的内涵应从史学本体论、史学认识论和史学方法论等三个维度进行建构.史学本体论居于主导地位,史学本体论和史学认识论是史学方法论的基础.历史理解的目标指向必然从基于事实的探究走向敞现关系和意义的理解,主要包括历史事实的澄清与建构、历史叙事的理解与辨析、历史价值的追问与阐发三个互相联系、逐层递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朱谦之的学术研究领域十分宽广,在历史学方面,他提出了“现代的历史”观,主张把握历史的现代性,运用综合方法研究社会史、经济史和科学史;在史学史领域,他借鉴西方史学理论,划分中国史学史为三个阶段,不仅丰富了其历史哲学,也为中国史学史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12.
在计量史学及系列史的理论与视角的指导下,本文提出了高等教育史研究突破传统方法、运用计量方法的可能性。为具体化此方法的应用,本文以区域分布史为研究范例,展示了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分布史的计量史学式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3.
章学诚的史学思想代表了中国封建社会史的最高成就。他的学术思想在整个乾嘉学术时代独树一帜。旧中国的史学体例系统到章学诚而完备,“史学”一名也从章学诚开始。他不仅提倡了“六经皆史”的理论,开拓了史学的新领域,而且继承发扬了史学“经世”思想。  相似文献   

14.
柳诒徵的史学思想是以传统的史学精华为主兼以吸收西方史学观点的产物。柳诒徵认为,历史学既是关于知识的学问,又是政治学,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其功用是彰功显绩、生成知识和彰往察来。柳先生把传统的变易观与西方的进化论糅合在一起,认为历史是迭次发展的,"有退化者,有进化者",其因则有赖于人们自身的创造、社会制度的组织鼓励和文化传统的积淀。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历史的主体——人本身的本质性和历史文献使得历史是可以认识的;形式上的纵贯和横通,目的上的规律性和特殊性,构成了历史认识的基本类型;"观事实之始末"与"察风气之变迁"乃是历史认识的两个阶段,而客观的事实与政治的"礼"则是历史认识检验的标准。柳先生论著中所体现的史学方法主要是"明吾民族独造之真迹"的文化学方法,以及历史主义和经济分析法等。在史料方面,柳先生打破四部分类法,增加志、丛、图三部,成为七部分类法;主张全面地阅读材料、考证史料的来源,充分利用新的史料、遵守学术规范;史料的编纂应当参照政府的组织机构来安排史书的体系,"治史学若理国事"。柳先生重视史德,强调史家研究历史,必须去除成见,从历史事实中得出结论;要求史学家在历史研究中不断修养自己的品德。柳先生把礼看做是史学的核心灵魂,批评有损于民族文化发展的一切史学行为和对历史事实的错误理解。柳诒徵史学思想的个性特点是新人文主义,其旨趣是守护传统道德、注重精神完善。  相似文献   

15.
"史学遗产与民族精神"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10月底在浙江温州举行,会议重点探讨史学遗产与民族精神,分析史学遗产的价值,反思近代以来的史学成就和继承问题,研究中外史学的交流和回响等问题,对于今后的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必将会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现代文学史观既可以是时间上的所指也可以是学科意义上的存在。古代文学史观到现代文学史观的演变是个复杂的过程,除国外新思潮、新思想传人的影响外,文学、史学观念的变革亦起着较大的推动作用。“进化论”、“阶级论”、“现代性”等文学史观带有二元对立的思维特征,影响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编写数十年。开拓与探寻适合当前发展需要的现代文学史观是中国现代文学史学科潜存的学术增长点。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史学,尤其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世界意识主要体现在倡导研究历史应将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结合、反对"欧洲中心论"、世界史学科的确立以及可贵的理论探索等几方面.尽管这一时期国际间的史学交流,尤其是与西方国家的直接交流带有很大的局限性,但个中所具有的世界意识和世界眼光却是值得肯定和引起学界充分注意的.  相似文献   

18.
社会记忆理论使传统的档案与历史关系观发生颠覆,认为档案是权力选择的结果,档案并没有完全反映历史真相,档案工作者不仅只是历史真相的的忠实守护者更应当是历史的主动建构者。社会记忆理论同时适应和推动新史学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选取陈来、漆侠、钱穆等学者的相关文本与《朱熹的历史世界(绪说部分)》进行比较,揭示了《绪说》与这些文本之间在思想史编史理论及其实践上有着重要差异,这些差异给思想史理论的深入研究提供了许多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全球史视角(关注技术传播对社会的影响)、全球史体系("生存圈"理论)、全球史编纂的历史分期三方面,论述麦克尼尔观察人类历史的全球史思想及治史实践,同时论及麦克尼尔的全球史思想对跨文化交流研究和全球史学发展所具有的指导意义及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