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超文本诗歌的艺术形式所遵循的语义跨越的逻辑规律与传统的纸质诗歌比较起来呈现出名同质异的审美风貌。"跨页面"和"多路径"的迷宫文本遵循的不再是逻辑学意义上的"反逻辑",而是超逻辑学意义上的"非逻辑",文本的开放性、不确定性、互文性都不是传统的阅读方式所能感悟的。  相似文献   

2.
徐岚 《教育与职业》2012,(33):100-102
文章围绕《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具体内容,通过具体阐述大学校园英语文化的内涵及其重要性,探讨了加强大学校园英语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从而达到不仅提高学生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的水平,同时也加强对学生人文情感、人文素养和人文理想培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在长于叙事艺术的现代小说名家中,张爱玲因其文字与影像的完美结合而堪称独步,其小说的"影像"化叙事的主要特征可以大致概括为:内蕴性、杂糅性、独创性。这不仅使她的小说作品历久弥新,焕发出永恒独特的艺术魅力,而且还为当代小说"影像"化创作趋向提供了某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80后"是伴随着日本动画、漫画、游戏成长起来的一代,日本动漫独特的审美风格、"影像"化的叙事逻辑、幻想性的世界观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青春文学的作家和读者。这些小说借鉴了动漫艺术夸张变形的造型手法和"影像"化的叙事技巧,漫画般的人物形象,清新唯美的画面,灵动的场景,使青春小说的"影像"化叙事凸显出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5.
网络论坛是目前生命力旺盛的信息载体,已成为广大网民发布消息、交流思想的一个重要的叙事阵地。互联网的非线性特征使网络论坛具有区别于其他的叙事特征。本文以网络论坛为例,以小见大,分析非线性叙事在网络论坛中的具体表现。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叙事主体的喧哗性,二是叙事话语的狂欢化,三是叙事结构的不稳定性,四是叙事时间的共时性,五是叙事动力的不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山水的性灵化——论袁枚的山水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性灵派主将袁枚于诗标举性灵说,其山水诗大多实践性灵说观点。袁枚的山水诗主要特点是主体意识强,山水景物被性灵化即个性化、拟人化,其实质乃是诗人性灵的对象化。他的山水诗题材、体裁多样,意象活泼空灵,富于生气,具有情趣,不排斥用典,尤长白描,在艺术上独树一帜,为推动清代山水诗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叶端 《东吴学术》2023,(4):119-125
茹志鹃是当代重要作家,尤以短篇小说创作著名。她的早期小说较多表现革命的理想与热情,以及那个时期朴素、单纯的人性之美;她的后期小说则反映了理想与现实、过去与现在的变调,在新的时代背景中,向更复杂的世界追问。本文通过前期和后期代表作品的对比分析,梳理几种典型的创作题材和小说类型,总结小说的人物、结构和风格特点,从而进一步理解茹志鹃短篇小说创作的历史价值和美学经验。  相似文献   

8.
《甘肃高师学报》2022,(4):63-67
穆时英作为中国第一个现代派——新感觉派的“圣手”,率先领悟了现代都市中个体生命所遭遇的精神困境——人的异化、孤寂感、漂泊感、失落感和自我分裂,这就是现代都市个体生存的焦虑体验。他对现代人性的探索回应了“五四”时期对“人的文学”的呼唤。通过对传统小说叙事模式的反叛和对当时主流文学的有意背离,以感觉流的叙事结构、语言陌生化、内聚焦和视角转换等方式为现代人性构建了全新的小说文本。  相似文献   

9.
穆时英作为中国第一个现代派——新感觉派的“圣手”,率先领悟了现代都市中个体生命所遭遇的精神困境——人的异化、孤寂感、漂泊感、失落感和自我分裂,这就是现代都市个体生存的焦虑体验。他对现代人性的探索回应了“五四”时期对“人的文学”的呼唤。通过对传统小说叙事模式的反叛和对当时主流文学的有意背离,以感觉流的叙事结构、语言陌生化、内聚焦和视角转换等方式为现代人性构建了全新的小说文本。  相似文献   

10.
伏蓉 《东吴学术》2022,(4):130-135
电影艺术在进入中国与现当代文学共同发展的时空中,逐渐呈现出两者双向互动的关系。一方面小说为电影提供了从思维观念到艺术形态等多层面的文化资源;另一方面自从有了电影,文学文本中或多或少,有意无意地就有了影像的基因。喜爱电影的张爱玲在写作时有意识地借鉴吸纳电影艺术的思维方式、叙事手段与表意途径,将镜头画面、时空转换、光影色彩等视听语言巧妙地融入字里行间,从而赋予其作品鲜明的“影像化”风格,这也是她的小说颇受影视改编者青睐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构成小说的要素很多,但情节是小说的基本骨架.情节的非线性特征能使故事错落有致而又自然展开,增强小说的阅读价值.<纪念艾米莉的一朵玫瑰花>便是这类作品中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12.
笔者以叙事性心理学为理论支撑,以二语写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与难点为切入口,深入探讨与研究"叙事性心理学"在二语写作中发挥的作用,从而进一步阐述其实践意义.笔者提出以"故事化"写作的方式,来激发英语学习者对写作的兴趣,提高学生语言表迭能力与写作水平.其次,本文重点阐述"故事化"写作对英语学习者心理的影响.在写作过程中,学生聚焦自己在生活学习中的困惑,并通过故事创作的隐喻化手段释放内心的压力,通过不断的自我反思,促进道德自律,实现精神世界的自我成长,从而使教师更能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教学世界与生活教学世界有着明显的区别,在这样的语境下,课堂教学要有所坚守:坚守教学主体的独立性,坚守教学资料的教育性,坚守教学思维的理性。同时也要有所变革:变革教学语言方式,变革教学情境,变革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14.
阿来在写作《尘埃落定》时,试图唤醒沉淀于民族历史中的文化碎片,从而编织出他心目中的原乡神话。由于小说文本对原乡想象与狂欢化书写之间张力的精彩呈现,这种神话建构并未如愿以偿。然而,这种张力叙事不仅使自然丰富的人性得以从文本中浮现出来,也从文学史的角度重写了乡土小说的传统叙事机制。  相似文献   

15.
莫言《檀香刑》是一部"新历史主义"的典范文本,塑造了一些个性鲜明的人物,以狂欢化的叙事来讲述了一段历史,让读者在感受人物悲剧命运的同时,又为其新颖的文学叙事技巧所震撼。作品交织着爱情、亲情、友情和权力的争斗,围绕檀香刑等刑罚为轴线,通过狂欢化的叙事人物、叙事话语、叙事场景,多角度、多层次地揭示了晚清统治必然走向灭亡的那段血腥历史。  相似文献   

16.
本文深入论析了王夫之诗道性情论的内涵和特色。文章指出 ,在价值取向上 ,王夫之关于情感的雅化 (伦理化 )的要求 ,吐露出对传统理性精神的文化复归的信息 ;他关于情感的理化 (理智化 )的要求 ,又标示出其独特的理论贡献。在表情方式上 ,王夫之力主情感的寓象化而批评直接议论化 ,并将形象思维和辩证思维结合起来 ,表现出理论建构的成熟和圆融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从符号学的角度来看,纪录片《最后的山神》将鄂伦春人尊崇的山神建构为整个鄂伦春民族文化的一个符号——山神树被砍伐这一影像意味着山神死了,这是这一文化符号的影像化结构。山神这一文化符号附在孟金福身上,使孟金福具有了双重文化身份,由此形成了文化符号的人化重构——永恒性的神附着在一个67岁的老人身上,最终必然随着孟金福肉体的消亡而死去。因此,正是通过“山神”符号的建构、解构和人化重构,纪录片预言性地凸现了民族文化在现代化过程中的被消解的命运。  相似文献   

18.
张璪的著名理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中国历史上极为重要的绘画理论,它影响了中国的整个画坛.无独有偶,和他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画家马蒂斯也提出了与之类似的理论.那么,这两者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就两位艺术家的情况作一些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随便”的词汇化和语法化与“便”的语义变化密切相关,而“便”的语义与其领有者相联系。“随+X+便”中定语“X”有客观情况领有者和主观意愿领有者两类。一定语境中,“X”能省略,但唐代以前只限于客观情况领有者,“便”指“客观情况之便”。唐代时,省去的“X”可以是主观意愿领有者,受句法组合成分的浸染和“便”的领有者的变化,“便”指“主观意愿之便”,“随+便”词汇化为形容词。在清代,受句法位置、“便”的领有者丢失的影响,“便”的语义进一步虚化,“随便”语法化为连词。  相似文献   

20.
娱乐化广告在情节模式和形象塑造方面讲求一定的叙事策略,物的驱动和牵引是其叙事的动力机制,这类广告作为一种文化形式,潜在着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