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居易的讽喻诗最能体现其诗歌创作的特点,影响力也最大。本文通过对白居易讽喻诗对比手法运用的分析,来阐释诗人抒情的巧妙之处。论文主要是描写白居易讽喻诗中有代表性的对比类型,如对不同阶级间的对比、诗人自己与普通百姓间的对比,讽喻诗中数字的对比以及百姓内心活动的对比来凸显诗人心中喷薄的感情。  相似文献   

2.
白居易的诗在文学史上以"讽喻"和"直白"而著名,这也成为了描述其诗歌主张和写作风格时的常用标签,但是以往的研究似乎过分高估了白居易讽喻诗的意义与价值。白居易的讽喻诗存在两大"困境":一是讽喻诗的实际讽谏效果远远没有达到白居易所预期和后世所想象的程度;二是虽然白居易十分推重自己的讽喻诗,但当时社会所欢迎的却是白居易其他类型的诗歌。  相似文献   

3.
自居易是中唐时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一生写了170多首讽喻诗,这些诗篇具有强烈的人民性和现实主义精神。这些讽喻诗的特点可以从如下五方面作出探讨。(一)坎坷经历:白居易讽喻诗人民性形成的现实原因;(二)现实主义诗论:白居易讽喻诗人民性的理论基础;(三)诗歌创作:白居易讽喻诗人民性的具体体现;(四)诗歌形式:自居易讽喻诗人民性的外在统一;(五)诗歌影响:自居易讽喻诗人民性的持久魅力。  相似文献   

4.
白居易提出了"通儒"的音乐观,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音乐与国家兴亡关系密切,但并非国家兴亡的决定因素,它只是一种重要的辅助因素;在音乐的诸要素中,歌辞较乐曲或乐器等其他因素而言,更能发挥这种功能。白居易的这种音乐思想扎根于中唐音乐发展的现实土壤中,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白居易的音乐思想对其讽喻诗创作有着很大的影响,以《秦中吟》与《新乐府》为代表的讽喻诗就是这种音乐思想的具体歌辞实践。  相似文献   

5.
杜荀鹤的讽喻诗揭露了社会黑暗,反映了民生疾苦,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和高度的批判性,人民性,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在中唐的诗歌创作和诗学批评中,白居易都是很重要的一位。他的讽喻诗的创作和主张,尤为人们重视。白居易提倡的写作讽喻诗的言论是其诗论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个部分。本拟就白居易创作讽喻诗的时代背景、目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谈一点肤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白居易是唐代继杜甫后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一生“诗笔大小凡三千八百四十首”,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在流传至今的二千八百九十首诗作中,讽喻诗虽然只有一百七十余首,较之闲适、感伤、杂律三类,数量最少,但却占有最重要的地  相似文献   

8.
政治讽喻诗是苏款诗歌的一种代表类型,其作品题材反映了当时政治背景下的广阔社会生活,对时政的黑暗有一定的暴露和批判作用。论及苏武文学作品的内容及其特色,就不能忽略他的在整个诗歌创作中具有一定地位和积极影响的政治讽喻诗。幼年时代苏轨就接受了深厚的封建文化的教养和熏陶,这对他后来的思想和创作有极其深刻的影响。他出生时正是号称“百年无事”的北宋中叶,此时,欧阳修领导的诗文革新运动已经取得了胜利,社会文化在中唐之后又一次出现了繁荣的景象。但苏武的成长时代却正是北宋积贫积弱的局势逐渐形成、社会危机急道发展的…  相似文献   

9.
试论白居易讽喻诗的忧国爱民情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朝现实主义大诗人白居易一生写作了3000余首诗歌(包括不少散佚者),为后人留下了一笔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中,占有突出地位、具有重要价值的讽喻诗在《白氏长庆集》中占170余首。这些作品为劳动人民的痛苦呼吁;同时对于压迫和剥削人民的统治阶级予以谴责。透过这些内容各异、长短不一、题材形式丰富多样、褒贬程度不尽相同的讽喻诗,我们能够清楚地理出白居易毕生为百姓“鼓与吼”的忧国爱民的情感脉络。本文拟从白居易所处的社会时代着眼,对他的部分讽喻诗所折射出的民情况做些浅述。白居易(公元772~846年)生活的时代适逢唐朝…  相似文献   

10.
《长恨歌》写的是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是白居易感伤诗中最著名的叙事长诗。诗中将叙事、写景、抒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表现出了讽喻和揭露统治者罪恶的思想情感,反映了作者作为一名现实主义诗人,兼善天下的政治抱负和宽广胸怀。  相似文献   

11.
对<诗经·郑风·将仲子>一文做了具体研究,针对<郑风>诸诗的特点,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将仲子>等诗不是"淫"诗,而是男女戏谑之诗.  相似文献   

12.
白居易讽喻诗大量采用对比手法,主要分为阶级对比、作者与他人的对比、其他对比。用对比绘物抒情,使得事物的特征更为鲜明突出。  相似文献   

13.
梁启超"诗界革命论"传入韩国后,在韩国近代诗坛引起了广泛关注。各大报刊杂志纷纷介绍梁氏诗作及其相关诗论,这对近代韩国诗坛产生了影响。其中,对申采浩提出的"东国诗界革命论"的影响最为深远。申采浩受到梁启超的"诗界革命"观影响之后,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东国诗界革命论",构建了自己的诗歌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4.
依托对"故事"与"诗"的固守和兼容,王安忆构筑了自己的小说艺术,而通过"故事与诗的交汇",王安忆更部分地实现了其"现代"而"古典"、"艺术"而"通俗"的小说艺术理想.  相似文献   

15.
<正>白居易辑《白氏长庆集》成,曾附诗一首:"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在《长恨歌》(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一个疑问,就是前句的"风情"究竟该当何解?是男女相爱之情,还是美刺教化的国风精神?这关乎文章主旨,值得讨论。一、关于对"男女爱情"之说的辩驳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写道:"听说世上男贪女爱,谓之风情。"依此说,"风情"便是男女相爱之情了。南唐李煜《柳枝》词:"风情渐老见春羞,到处芳魂感旧游"、宋柳永《雨霖铃》词:"便纵有  相似文献   

16.
"怨诗"是我国古代常见的一种诗歌形式。从孔子从诗歌功能的角度出于政教目的提出"诗可以怨"开始,到屈原第一次在诗歌创作中无限制地抒发自己的"怨"情,再到钟嵘《诗品》第一次对"怨诗"进行了理论上的概括,大大提高了"怨诗"的地位,古代诗歌理论实现了从政治附属物到纯文学的转变,诗歌创作中的"个人之情"不断加强,对后世"怨诗"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日本古典名著《源氏物语》接受白居易诗文影响已为众多学者证实,其中引用白氏讽喻诗的例子格外引人瞩目。讽喻诗特有的功利性职能显然与《源氏物语》主旨,甚至与日本传统审美理想之间存在明显差异。然而,剔旨存情的引用原则,使紫式部能够将讽喻诗句完美的融合在《源氏物语》中。比对阅读两者,颇可体味,正是白居易讽喻诗的艺术典范性影响了紫式部的创作。从“诗乐合一”的创作理念,到长于描写、意象丰厚的语言表达,再到叙事技巧和女性主题.紫式部无一不精雕细琢,这都是在汲取白居易诗歌典范艺术上的再创造,而其背后体现的则是日本民族文化的自觉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安史之乱后,盛唐诗风不复存在,大诗人杜甫开"诗世界",即开创"宋调"先声;中唐韩愈进行诗歌解构,颠覆盛唐诗已有的艺术规范;晚唐杜牧继承杜甫、韩愈开创的新诗风,并在诗歌创作中加以实践,成为了开"宋调"的另一位大诗人.宋人严羽概括的"以文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等宋型诗要素在他诗歌创作中已有明显的表现.其"以才学为诗"主要表现为:在诗中大量用典;在自己诗中加注;好在诗中用奇字僻词,化用经学语句.杜牧"以才学为诗"的形成.与其个性、家学、时代有着密切关系,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这是后人对唐朝诗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一诗的极高评价.千百年来,人们对这首"孤篇横绝,冠盖全唐"的诗赞不绝口.前人已经从很多方面对这首诗褒誉至极,本文单就它的时空意境谈一下自己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20.
干谒诗是文人向权贵引荐自己的的一种方式。李白在他的干谒诗中积极地向权贵推介自己。在他的干谒诗中所构建的自我形象可以分为"天纵英才"、"胸怀大志"和"怀才不遇者"三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