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民国时期,基于疑古思潮的盛行,《天问》历史学研究展露出焕然一新的精神风貌,新史学研究也助推了民国《天问》神话、民俗学研究的深入开展.民国《天问》研究在研究方法、研究视阈、研究精神等方面对后世形成了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宋元明时期,<天问>研究在学术思潮嬗变的影响下,发生了巨大变化:由汉唐的章句注疏之学转向宋代的义理之学.元明承宋,缺乏创新,是宋代<天问>研究的继续和回响.通过对洪兴祖、朱熹二人<天问>研究的分析比较,浅谈宋元明三代<天问>研究概况,对认识<天问>研究的变化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清代林云铭云:“一部《楚辞》最难解,莫如《天问》一篇”。《天问》之奇,复有柳宗示《天对》,耗费历代学几多心血,楚辞研究史,有《楚辞》作七百种,其中《天问》专二十五种,专题探求,庶成专学。然歧义纷纭,至今莫辨,本择其十二种,“解题”评说,以作诠释之助。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山海经》并非“解《天问》而作”,并进而论及屈原《天问》的天地观、古代中国人的天地观、《山海经》时代的天地观,并指出中国先民对“地球是圆的”的认识早于哥伦布近2000年。  相似文献   

5.
笔者在研读有关楚辞文献的过程中发现:"天问"乃屈子借天之名义发问,旧说不得其旨;"佥曰何忧,何不课而行之"乃屈子假众人之言以发问;"永遏在羽山,夫何三年不施"是屈子问鲧的尸体被禁遏于羽山,为何三年而不腐败,非谓鲧被刑杀也;"鲧何所营,禹何所成"中"营"字乃惑义,非"经营"、"营造"义;"简狄在台,帝何宜?玄鸟致贻,女何喜"盖问帝喾与简狄行性事于九成之台。  相似文献   

6.
《天问》结篇中“吴光争国,久余是胜”四旬,旧说皆以为吴王闯庐破郢胜楚事,然其与上下文颇有抵牾难通之处,此因误解“久余是胜”所致。本文以春秋末年楚国白公胜之乱作解,参证旧籍,释“久”为“疚”之假借,“胜”为白公胜,子文为楚惠王。是以疑滞冰释,文通理顺.连及最后一问之义亦豁然而解。  相似文献   

7.
《天问》结篇中“吴光争国,久余是胜”四旬,旧说皆以为吴王闯庐破郢胜楚事,然其与上下文颇有抵牾难通之处,此因误解“久余是胜”所致。本文以春秋末年楚国白公胜之乱作解,参证旧籍,释“久”为“疚”之假借,“胜”为白公胜,子文为楚惠王。是以疑滞冰释,文通理顺.连及最后一问之义亦豁然而解。  相似文献   

8.
《天问》是一篇千古奇文,内涵丰富,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天问》通过对宇宙自然的质疑,对历史传说的质疑,表现出屈原唯物求实的精神。  相似文献   

9.
10.
《天问》文本在释读上有诸多歧义及无法通顺之处,学者往往以"异文"、"错简"处理,动辄将整篇文章顺序打乱重新排列,以此来迎合书面文学下的思维逻辑。通过对争论较大的章句重新释读,将隐晦的含义逐一厘清后可以发现,《天问》文本具有清晰、完整的创世神话结构特征,从而表明《天问》是一部固化为书面文本的口头传统文献,这对重新认识《天问》的文体生成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列名"金台十子"之中的田雯虽盛有诗名,且以诗学传家,但他的诗论历来却不引人注意。这主要是因为他追趋王渔洋而未形成个人的特色。他的诗学观念在很多地方都与王渔洋桴鼓相应,是王渔洋推崇宋诗风的积极应和者,而且他毕生都保持着对宋诗的喜好。从他的诗论可以看到康熙间诗学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12.
田雯是清康熙朝名臣,为官清廉,颇有政绩,深得康熙赏识信赖,且著述颇丰,其诗以“奇丽”著称,几与王渔洋齐名。本文依据《蒙斋年谱》、《蒙斋续年谱》等历史文献资料,对田雯人生轨迹特别是对其早年坎坷经历,中年督学江南、巡抚江宁、贵州的主要行年事迹进行了系统整理。  相似文献   

13.
“妹嬉何肆”的“肆”训为杀而陈尸,为原始祭俗;“负子肆情”的“肆”意为恣肆放纵,是对偶婚俗;“何肆犬体”的“肆”释为仿照、模拟,为巫术行为。  相似文献   

14.
在对《天问》这首奇特的诗作主旨的探讨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学者都对其进行了“天问”式的无穷追寻,试图破解其主旨。笔者认为《天问》是一首政治抒情诗,诗中通过问天问地问人间以达到讽谏楚王的政治目的,同时抒发了自己放逐山野、无用于国的满腔愤懑与愁思,表达了自己强烈深沉的爱国之情。  相似文献   

15.
目前的闻一多研究已经进入到全面开放阶段,无论研究的内容还是研究的目的,都从过去的相对单一转变为多元.虽然某些方面如闻一多最终政治思想的转变乃至闻一多格律诗理论倡导及其创作实践的价值遭到质疑,但这从另方面看正说明时代的进步却并不影响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学术史以及思想史上的地位.相反,无论对其肯定还是对其否定者,又都尊崇他的高洁人格并围绕其人格阐发各自的"文化"倾向.这虽然成为研究者寄托自己理想的一种兴象,但这正表明闻一多所具有的影响和魅力.闻一多在诗作、诗论以及学术等方面作出了突出的成就,这就必然使闻一多研究走向世界并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民国时期,中国的统计体制逐步建立起来。尤其是在南京国民政府主计处成立以后,统计法规的制定、统计机构的设置、统计方法的统一、统计期刊的编印等都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官方开展了大量调查统计工作,编印完成卷帙浩繁的各类统计资料。民国时期的政府统计资料既有部门性的,也有综合性的,涉及社会发展与变迁的方方面面,在民国史研究中的价值远未充分发掘出来。这类史料为比较方法、计量方法的应用提供了便利,不仅社会史之类史料基础相对薄弱的研究领域可以直接扎根其中,就是史料基础已很扎实的政治史、经济史等亦能从中受益。政府统计资料在民国史研究中的利用也面临不少困难,其考证、整理的任务仍然非常艰巨。  相似文献   

17.
民国时期女性留学与发展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女性留学始于鸦片战争后,由美国传教士带出、毕业于纽约医院附属医学院的金雅妹是中国第一位女留学生。民国初年留学政策的修正,使女性留学从个案发展成为政府认可的社会现象,推动了国内女学的发展;女性留学归国后的职业选择与留学专业密切相关,师范教育、文学艺术、医学等是主要门类,择业地域则大都选择在沿海和发达的城市。民国时期,女性留学正处在提倡新学的时代,女性留学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发展起来,它更是进步与时尚的社会新现象。留学女性的“出”与“归”不仅是对人们固有的传统观念“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挑战,而且是对社会改革和进步的贡献。女性留学及其归国后形成的女性职业群体,对中国妇女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并构成了民国时期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8.
康熙初年,诗坛掀起一股“宋诗热”的浪潮,德州田雯便是宋诗派的主要理论家之一。田雯的诗学观集中在《古欢堂杂著》一书中,其主要论点是:(1)主真求变的发展观;(2)趋新求奇的审美趣味;(3)祖杜宗黄的师承系列。田雯阐述了宋诗派的诗论,并以之解释了一些诗学现象,大体形成了完整的理论系列,是一份不菲的理论遗产。  相似文献   

19.
目前的闻一多研究已经进入到全面开放阶段.无论研究的内容还是研究的目的,都从过去的相对单一转变为多元.虽然某些方面如闻一多最终政治思想的转变乃至闻一多格律诗理论倡导及其创作实践的价值遭到质疑.但这从另方面看正说明时代的进步却并不影响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学术史以及思想史上的地位.相反,无论对其肯定还是对其否定者,又都尊崇他的高洁人格并围绕其人格阐发各自的"文化"倾向.这虽然成为研究者寄托自己理想的一种兴象,但这正表明闻一多所具有的影响和魅力.闻一多在诗作、诗论以及学术等方面作出了突出的成就,这就必然使闻一多研究走向世界并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典藏的民国时期留学生档案资料,主要分为不同时期与不同政府及政权的留学政策、留学生考选、留学生经费资助和留学生留学概况等方面。介绍和利用这部分档案资料,将有助于留学生专题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