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中生物教材中蕴含了许多生命教育素材,所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渗透生命教育,尊重"生命先行"这一理念,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生命观、生命意识及生物素养,使得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美育是以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为目标,促使学生不断追求人生情趣与理想境界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人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没有审美价值的教育,是缺乏生命力的。将美育融入到各科的教学中,是时代的必然要求。生物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从细胞到个体,从繁殖到发育,从遗传到变异,无不渗透着生命之美。作为生物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美学因素,运用美的教学语言和教学手段,使学生在美的教育中,掌握知识,提升素质。  相似文献   

3.
高中生物教材中蕴涵许多环境教育功能的内容,这些内容除个删章节(如第三模块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鲜明的环境教育主题外,大部分内容都隐含在生物学相关知识原理中,往往以相关生物学原理和知识为载体来得以体现的。本文探讨了如何利用课内、课外环境教育资源,挖掘显隐性环境教育素材,渗透环境意识教育,构建和谐的生命观,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教材设计,突出系统科学的编写思想,三个必修模块分别以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为主线贯穿其中,其教学内容的设计思路和呈现方式,以问题驱动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创造性使用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各栏目,提高了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在创造性教学中创造性使用教材,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5.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活动规律的自然科学,美学因素不仅体现在生物的外在表现,还蕴含于其内在的原理之中。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一、通过观察,认识自然美 雕塑家罗丹说过:“美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在生物教学中,处处都会发现许多自然美的现象。从宏观方面看,生态环境美无  相似文献   

6.
杨利银 《考试周刊》2010,(16):178-179
遗传进化是高中生物学教学的必修模块,本文作者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生物学教学中通过采取课内外结合的方式,在生物学教学中渗透STS教育,促进学生理解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7.
美育即审美教育。在导读过程中运用美学理论,借助语文教材中的美学因素,既注重理智的评价,又注重情感的评价,熔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于一炉,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以塑造学生心灵促其个性全面发展的教学过程,就是自觉的渗透美育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我国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和美国教材《生物:生命的动力》"光与光合作用"两节内容的分析,主要从核心内容、实验设置、特色栏目3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中美教材在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方面的差异,联系教学实际,从而提出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9.
学习科学本质有助于学生了解自然科学知识产生的特点,提升学科核心素养。以浙科版《生物学·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平衡》为例,分析教材中科学本质内容的呈现特点,并提出相关教学建议,以期更好地渗透科学本质教育。  相似文献   

10.
吴成军 《生物学教学》2005,30(10):32-35
人民教育出版社和课程教材研究所按照《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的高中新教材必修模块《分子与细胞》、《遗传与变异》、《稳态与环境》和选修模块《生物技术实践》、《生物科学与社会》、《现代生物科技专题》这6个模块的学生用书已于2004年3月经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教材评审委员会审查通过,目前正在山东、海南、广东、宁夏和江苏五个省、自治区实验。体现每个模块独特的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全面提高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这套教材编写的主要指导思想。本文分别从知识体系的构点、探究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这三个维度来简析这套教材必修模块的主要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