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伤逝》     
一《伤逝》作于一九二五年十月,人们都知道是鲁迅“彷徨”时期的小说.然而这小说所反映的却是五四高潮中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争取婚姻自由的斗争。显然,鲁迅经过了几年的深入现实的斗争,特别是经过一九二四、二五年的女师大事件和五卅运动的斗争,对于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主要是青年)所存在的问题,感受极深。他是深入地研究了他们过去的胜利和失败,优点和弱点,经验和教训以后,立意写这样一篇小说的。  相似文献   

2.
杨荫榆之死     
杨荫榆是三十年代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的校长,曾因开除思想激进的学生而遭在校师生的强烈反对,引发了轰动全国的“女师大学潮”。1934年春,由于鲁迅等人的口诛笔伐,她无法立足京城,挥泪离别了女师大,回到家乡苏州,在苏州中学  相似文献   

3.
1925年8月12日,因女师大学潮事,教育总长章士钊免去鲁迅教育部佥事一职。1925年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发起了反对校长杨荫榆的风潮,当年5月,因杨校长不准学生参加悼念孙中山的活动,此后学潮便明显地带上了政治斗争的性质。鲁迅长期在女师大兼课,他与一批进步教授发表宣言支持学生,两次代学生草拟呈文进行合法的斗争,又先后写下了攻战文章为学生运动声援。  相似文献   

4.
刘和珍,1904年诞生于南昌市,1926年3月18日,为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在示威游行中惨遭段祺瑞执政府杀害,时年22岁。鲁迅先生称赞她是“真的猛士”。她光辉而短暂的一生,是当代青年学习的楷模。1923年夏天,刘和珍以优秀成绩毕业于南昌女子师范学校,后升入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当时女师大校长许寿裳先生,思想进步、作风民主,他聘请中共北方区委书记李大钊讲授《社会学》和《女权运动》,又聘请新文化运动的英勇旗手鲁迅先生讲授《中国小说史略》。刘和珍学习刻苦、认真,受到进步思想的熏陶。1924年2月,封建洋奴杨荫榆当上了女师大校长。她极力兜售封建主义的文化糟粕,重聘前清腐儒为国文学教员,并准备网罗上海滩上的“鸳鸯蝴蝶  相似文献   

5.
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要保证斗争的胜利和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目标,就必须有一个马列主义的政党。“革命无产阶级的独立的、毫不妥协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胜利的唯一保证”。世界无产阶级斗争的历史证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能不能得到发展和胜利,取决于有没有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1871年法国巴黎公社革命失败的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工人政党”的领导。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所以能够胜利,就是因为有一个“在政治斗争中受过锻炼的党”。中国无产阶级在半个多世纪的斗争中,正  相似文献   

6.
说“曹操是一个英雄”,这在今天已不足为奇。但在五十年前,当鲁迅先生第一个说“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的时候,是要有相当的勇气的。 一九二七年,是革命势力和反革命势力的斗争极其尖锐复杂的一年。一方面是无产阶级革命不断发展壮大:这一年八月,周恩来、朱德、贺龙等同志领导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九月,毛泽东同志亲自领导秋收起义,胜利进军井冈山,革命烈火方兴未艾,马列主义高照征途;另一方面,是蒋介石在帝国主义支持下发动“四·一二”  相似文献   

7.
农民问题是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国民革命的完成,有赖于民众(主要是农民群众)的觉悟、兴起和斗争胜利.北伐战争只是国民革命的军事行动,而农民起来,进行革命,才能彻底打倒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反动统治.所以,在当时对待农工运动是支持还是反对,则是区分真正彻底革命或不革命和反革命的分界线.中国农民问题成为政治时局转变的枢纽,“一切革命的党派、革命的同志,都将在他们面前受他们的检验而决定弃取.”大革命高潮时期,唐生智与共产党人密切合作,支持过农工运  相似文献   

8.
《墓碣文》写于1925年6月19日,发表在同年6月22日《语丝》第32期上。这一时期的背景是五卅惨案发生,女师大风潮骤起。五四落潮了,鲁迅思想上却又一次陷于彷徨,但跟十多年前的那次抄古碑却截然不同。从鲁迅这时的行为来看,他关注五卅,支持女师大学生的斗争,特别明显的是敢于跟许广平  相似文献   

9.
在共产国际“第三时期”问题上,布哈林与斯大林的观点有根本分歧。斯大林认为,第三时期是资本主义稳定趋于瓦解,新的革命高潮即将到来,资本主义走向崩溃的时期。布哈林认为,第三时期资本主义仍在稳定发展且有了新的特点。稳定虽不排除危机,但稳定过程的瓦解并不是生产力停滞、资本主义直接崩溃的结果,而是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资本主义世界范围内各种矛盾加剧的结果;资本主义稳定决定了世界革命的长期性、复杂性,世界革命重心巳转向东方,新的革命高潮的到来将主要是“外部矛盾”的结果;第三时期共产国际的斗争策略不应是发动世界革命,而应是反对法西斯主义危险,为此要继续执行发展广泛统一战线的方针。布哈林的观点发展了列宁关于共产国际的理论和策略。  相似文献   

10.
<正> 一九二○年十一月初,苏俄召开了全俄省、县国民教育厅政治教育委员会工作会议,列宁到会作了重要讲话。在谈到“政治”这一概念时,列宁说:“要是用旧观点来理解政治,就可能犯很大的严重的错误。”这是大家熟知而且时常引用的一句话。问题是,对其中的“旧观点”怎么理解?这在理论界是有分歧的。有人认为,列宁指的“旧观点”就是紧接在后面的论断,即“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政治就是反对世界资产阶级而争取解放的  相似文献   

11.
薛绥之在《聊城师院学报》去年第四期发表文章,指出在研究鲁迅杂文的问题上,存在着不符合历史实际的情况。比如《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鲁迅对林语堂是点名批评,对周作人则只是提其事而未提其人。在女师大事件整个斗争中,周作人参加了校务维持会,和鲁站在一起,只是斗争取得初步胜利时,才主张对已下台的章士钊施行‘费厄泼赖’,林语堂则在女师大斗争最艰苦的几个月里南下度假,斗争完全胜利后,又提倡费厄泼赖精神,主张  相似文献   

12.
《捣鬼心传》是鲁迅《南腔北调集》中的一篇杂文,它精辟地分析了野心家、阴谋家的“捣鬼精义”,深刻地揭露了他们所玩弄的阴谋诡计的欺骗性和反动性,正确地总结了阶级斗争的重要规律。当前学习鲁迅这篇杂文,对于提高我们的阶级斗争、路线斗争觉悟,掌握阶级斗争的规律,揭露“四人帮”的阴谋诡计,把反对“四人帮”反党集团的斗争进行到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反帝反封建运动蓬勃高涨的一九二五年,在中国革命史上是一个重要的年头,在鲁迅光辉战斗历程和思想发展史上也是意义十分重大的一年。这一年,鲁迅在北洋军阀统治中心的北京跟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及其走狗展开了“短兵相接”的勇猛战斗,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写于这年年底的《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一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鲁迅一九二五年战斗业绩的光辉纪录和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这篇文章在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启发下,针对当时尖锐复杂的斗争形势,批判了对敌斗争中的右倾思想,  相似文献   

14.
对于阿Q的“革命”,黄修巳的观点较有代表性,他说,“由于他(阿Q——笔者)有革命的潜在要求,因此当辛亥革命高潮来到的时候,阿Q也就比较快的振奋起来了。他向往革命,要投革命党,所以我们看《阿Q正传》的后半部,他那种‘精神胜利’就少了。”(中央电大《现代文学》)但是,这种阿Q的“革命”与精神胜利法相“脱离”的观点却是我们不敢苟同的。 一 在阿Q身上,精神胜利法是其主要表现,它成为阿Q这个典型人物的性格内核。试想,如果没有精神胜利法,还成其为“阿Q”吗?它是人物的性格内核,也是小说的核心。它贯穿在整篇小说中,随着情节的进展,阿Q始终都未超越它的束缚:  相似文献   

15.
一鲁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在第一节中已经谈到了是由于林语堂的文章而引起的.其实,不只林语堂的文章,还有周作人的文章,不过鲁迅在文中没有明提。周、林的文章因何出笼?这涉及到当时的政治和文化战线上的斗争。一九二五年,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工人运动蓬勃兴起,农民运动也迅速发展,波澜壮阔的五卅爱国运动标志着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高潮已经到来,声势浩大的北伐战争即将开始,帝国主义的走狗北洋军阀政府,面临着灭顶之灾。在全国革命高潮  相似文献   

16.
《记念刘和珍君》中“纪念了刘和珍的哪些事迹,从这些事迹中,你认识到刘和珍是怎样的一位青年?”是本文一个教学重点。我在讲授这个问题时,要求同学在熟悉课文的前提下,找出关于刘和珍的主要事迹。同学阅读思考后,分别表述为:“在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莽原》全年”,“女师大风潮中反抗—广有羽翼的校长”,“女师大复校时,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为声援外交欣然前往执  相似文献   

17.
河北女师是我国最早建立的公立女子师范教育机构,她按照中国现代大学的文化架构设计和发晨,并保持了学校设置的独立性和办学连续性,成为我国女子师范教育的文化画卷.河北女师所创造的学校组织文化、制度文化、学科文化、学术文化和革命文化等.形成有特色的女子师范教育文化架构,并体现出诸多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8.
《女师大周刊》,全名《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周刊》,是女师大的校刊,约创刊于一九二三年。一九二五年五月以前,该刊一度被反动校长杨荫榆控制,充当了北洋军阀政府及其在教育界代理人镇压学生运动的舆论工具。在当时的《周刊》上,连篇累牍刊登的都是杨荫榆《致全体学生公启》、《呈教育部文》、《对于本校暴烈学生之感言》、《致开除学生家长、保证人函》以及杨荫榆窃取学校及评议会名义发布的开除布告等一类文字。杨荫榆被逐之后,该刊一度停刊,至女师大复校后复刊。因该刊目前极为罕见,且零落不全,故将该刊有关鲁迅的若干资料介绍如下,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最近,从《历史大观园》看到一篇《杨荫榆其人其事》的文章,文中谈道:“曾经被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斥骂过的杨荫榆,其实是一位很有民族气节的爱国女性。”“在女师大事件中,她站在校方的立场上,要学生好好读书,反对学生从事政治运动,遭到学生的反对和...  相似文献   

20.
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是一篇反封建的战斗檄文。作品深刻揭露了旧社会吃人的反动本质,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体现鲁迅把对孩于的希望、对未来的信念和反对封建思想的斗争相结合的思想。鲁迅认为,必须开展深入、持久的反对封建思想的斗争,把孩于从封建思想和旧礼教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才能使他们肩负起创造没有人吃人的社会的历史重任,祖国的未来才有希望。这就是鲁迅塑造少年儿童形象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