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封建王朝的官员丁忧守制,期满起复补缺成为常例,但起复之路并不简单。《顾文彬日记》详细记载了同治九年顾文彬丁忧期满后,赴京听候铨用的整个过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晚清官场的真实生态。这对研究晚清历史、以史为鉴、反腐倡廉具有价值。  相似文献   

2.
晚清《申报》以新闻、广告、评论和文学知识等多种形式传播着《牡丹亭》。这些报道涉及《牡丹亭》的舞台演出、曲本出版和戏曲禁毁等多种信息,具有内容丰富、文字浅显和传播快捷等特点,直接展现了舞台演出和曲本出版的情况,反映了沪上茶园和剧场、昆剧和昆班的盛衰变迁。报刊传播扩大了传统戏曲传播的途径,使《牡丹亭》走出了宫廷和厅堂,登上大上海的戏曲舞台。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2019年出版的《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赏析》及《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理论与实践》两部阅读推广主题的书籍进行了横向比较。两书从形式到内容,均是对我国阅读推广研究的重要补充,前者侧重对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成功案例进行专业性评析,后者则聚焦于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基础理论和专业实践。无论是阅读推广的理论研究、实践探索,还是经典案例的总结归纳,都应在专业化分析研究的过程中朝着纵深方向发展,使阅读推广在新的时代背景、技术条件和读者需求中焕发新的生机。  相似文献   

4.
李进 《北京档案》2023,(1):53-55
出现于晚清时期的《图画日报》,作为近代中国第一份日刊画报,其出版发行呈现出图文并茂、时事性与通俗性并存、出版数量与栏目众多、经营模式先进等特点。《图画日报》的出版,不仅开创了近代中国日刊画报之先河,培养了早期画报出版人才,推动了中国出版事业的发展与繁荣,而且刊载内容丰富,为研究晚清社会提供了珍贵的文献资料。  相似文献   

5.
正李慈铭(1830—1894),字旡伯,号莼客、越缦,浙江会稽人,晚清著名学者、诗人、藏书家。所著《越缦堂日记》是其积40年之力、铢积寸累而写成,举凡"朝野见闻、人物评述、史事记录、风土民情"诸内容在《越缦堂日记》中均有详细记载,被誉为"日记之大观、掌故之渊薮"a。作为爱好读书的藏书家,李慈铭与同时代的官员、藏书家及学者文人等社会群体,或因互求互助,或因志趣相投,彼此间保持着书籍往来关系。《越缦堂日记》中对李慈铭与士人间丰富多彩的书籍往来有详细记载,本文即对书籍往来的具体情形和内容略作综述。1.李慈铭与潘祖荫家族的书籍往来  相似文献   

6.
晚清对于中国女性解放来说,具有重要的开端意义,变革首先发生在公共话语领域,中国传统女性从“隐匿”到“现身”,而近代报刊作为一种外部力量推动了这一转变。《万国公报》所代表的西方现代报刊,让女性得以从封闭的文化和道德的逻辑链条中跳出,在“中西之别”的尺度上获得了“可见性”,并以“他者”的视野完成了中国女性的“问题化”过程。《时务报》所代表的国人自办报刊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改造女性的“合法化”过程,在国族建构而非在身体经验的层面来论述改造的必要性。这并非是一种历史局限,一定程度上是一种策略性选择。维新士人们秉持着“报为国口”的理念,认为报刊的言说主要是向国,所以只有在“国族建构”的层面获得意义,女性问题才得以在面向当政者言说的报刊版面中占据重要位置。于是,解放女性的理由,从传教士报刊中的女性个体权益,被置换成了维新报刊中的国家利益。不同的报刊以其相异的实践方式,参与有关女性的公共言说,并共同影响了女性在公共话语领域的现身方式。报刊成为开启中国妇女解放运动进程的重要动力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胡祥雨 《出版科学》2013,21(2):111-112
人类文明史上,书报是知识与信息的主要载体。在传统社会,书报检查是政府对知识与信息进行控制的重要途径。在皇帝集权的中国,尤其是明清时期,为了进行思想控制,对书籍(以及后来的报纸)的检查一直未曾间断。清代前中期的君主大兴"文字狱",即是书籍检查制度的极端形式。鸦片战争之  相似文献   

8.
近代《大英百科全书》是西方国家最具权威性的大型工具书之一,晚清时期首次在华展开大规模的广告传播,催生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学术场域,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里程碑.本文分析其在华广告传播的特点,如注重广告传播网络搭建、构建"知识之书仓"形象、注重"西学之启蒙"价值、应用"邻国兴盛"例证刺激、采用多样促销手段等创新之举,同时总结其对于现代中国图书广告营销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林盼 《新闻大学》2012,(1):21-27
近代中国新式媒体的诞生及发展,深受英国报刊的影响,尤其是《泰晤士报》,更是广受中国报人的推崇,亦有不少报人将《泰晤士报》作为标杆,对该报的经营理念、体例规划等方面进行学习及借鉴。本文从晚清报人对英国《泰晤士报》的追崇与仿效入手,观察西方报业对中国新闻业草创时期的影响过程。  相似文献   

10.
傅敏 《图书馆》2004,(4):14-16
本文通过郭嵩焘《伦敦与巴黎日记》里所记载的内容 ,就郭嵩焘对西方图书馆文明的考察和传播方面的状况加以评述。  相似文献   

11.
晚清西学东渐强风,促进了西医东渐的历程。文章阐述了西医凭借其卓越的外科医术,先进的医疗技术设备和良好的医德医风,逐渐立足中国,并向中医的一统地位挑战;中医因其自身的局限性,在西医面前有些相形见绌,开始了缓慢的分化变迁历程;因其导致了近代民众就医观念的转变与西方医疗卫生制度的5I进,促进了中国近代医疗卫生事业的科学化与近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快速阅读是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技能的有效手段。快速阅读有助于学生提高阅读量,扩大词汇量,提高阅读过程中的语感,使他们的综合语言能力进一步提高。《快速阅读》一书的编写,从取材、方法训练、词汇处理、限时阅读灯方面对阅读教学进行改革,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宫梅玲老师的新著《读祛心病》,汇集了作者20年阅读疗法实践中的39个典型案例,展示了一个优秀阅读疗法师清晰的阅读治疗流程和极具说服力的疗愈效果。文章从信息流角度分析了该书的阅读疗法作用机理,提出阅读疗法的施治过程是一个阅读疗法师与求助者、环境等多种信息交换融合、畅快流动的过程,侧面验证了阅读疗法及宫梅玲实证研究的科学性,肯定该书是一部助人摆脱抑郁症等严重心理问题的佳作。  相似文献   

14.
阎锡山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个风云人物。不管人们讲他是军阀也好,山西土皇帝也罢,然而,他确确实实既不同于其他新老军阀,也不同于一般的地方实力派。无论从政治、经济、文化乃至哲学思想上,他都有自己的一套。中肯地讲,如果没有其超人之处,绝不可能在山西统治近40年,并被称之为旧中国政坛上的“不倒翁”。  相似文献   

15.
万宇 《图书馆杂志》2005,24(8):91-93
要领会编辑、出版活动对于读者乃至社会的多层面意义,从“阅读”人手无疑是最佳的途径之一。阅读,对于读者而言,是信息与观念的接受过程,对于整个出版产业而言,则是重要的消费环节及信息反馈,对于社会而言,正是这些接受或是拒绝出版物所传递的信息与观念的读者个体构成了各个社会阶层,  相似文献   

16.
《京话日报》是“清末爱国运动一个极有力人物”(梁漱溟语)、著名报人彭翼仲创办的一份白话报纸,创刊于1904年8月16日.每期四开.1906年9月28日被迫停刊,共出753期。《京话日报》是晚清北京地区第一份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报纸.销量曾经超过一万份。这份报纸的出现.极大地改善了晚清北方落后的舆论环境。也将由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发起的晚清启蒙运动推向了一个高潮。  相似文献   

17.
《开封日报》自2006年1月1日正式改版后,受到了广大读的称赞,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拉动了发行量和广告量的持续上升。开封市副市长吉炳伟特地赋诗一首:“一元复始紫气升,喜睹党报展娇容。清新丽质扑满面,万象千姿收囊中。激扬字写沧海,缤纷画图绘繁荣。百尺竿头更进步,浓墨重彩书《大风》。”以示祝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孙蓓玲 《新闻传播》2023,(16):143-145
2022年,广播音频价值提升又一年。新年伊始,安徽生活广播音频战略的“轻骑军”《晚清四十年》,用“漂亮”的数据、“啧啧赞叹”的口碑,吸睛无数,在经历多次“里程碑式大事件”后,最终蝶变成安徽广电音频战略较为成功的尝试。本文以《晚清四十年》为研究个案,从历史发展的纬度,对其进行分析,沿着其从创意到终篇,同步关照广播音频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清代中后期的阅读形势与曾国藩的学术主张,阐明了《圣哲画像记》的内容与阅读取向,指出了曾国藩阅读理论的启示及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拉贝日记》是南京大屠杀的重要史料,包含丰富的情感层面内容,折射出拉贝的性格特质,被质疑记述具有主观偏向。文章基于BERT模型对《拉贝日记》进行分句情感极性识别,并通过时序统计、地图映射和史料对照,从整体视角探索南京大屠杀前后拉贝的情感分布特征、变化趋势和对不同人物的情感倾向。研究表明:对日记全文的情感分析有助于完善拉贝在南京时期的人物形象,为既有研究提供佐证;日记全文情感曲线呈现持续下落趋势,且未体现明显的悲剧型情节编排,表明拉贝没有强化日军暴行的叙事意图;情感曲线的变化趋势与南京形势变化契合,反映拉贝的情感书写受到外部时局的严重影响;而拉贝对日本大使馆成员客观多元的情感倾向表明拉贝对人物的态度主要受到其行为的影响,并没有明显的国族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