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中国科协发布的研究报告,中国已经成为国际留学生的第六大主要目的地国家。教育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司相关人士介绍,2007年,来中国留学的外国学生共计19.5万名,生源国家和地区达188个。  相似文献   

2.
对外国留学生文献检索课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日益增多的来华留学生到中国高校学习,对留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成为当前探讨的新话题。高校在留学生的培养体系里,增加文献检索课程,培养其信息素质不仅是国际汉语教学推广的需要,同时也是高校图书馆提升服务能力的需要。由于留学生群体的特殊性,文献检索课的内容和教学方式在很多方面与中国学生有着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3.
中国出国留学人员近年来出现了“井喷”现象,目前我国出国留学人数总计超过30万人,每年出国留学的学生达到2.5万多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留学派出国。然而,各种问题也纷纷暴露出来,“中国小留学生劣迹天涯,华人媒体剖析其中原因”、“美国密歇根大学中国留学生被捕并被驱逐离校”、“3名中国留学生涉嫌福冈灭门血案震惊日本社会”、“互相攀比引火烧身”之类的报道不时见诸报端,甚至有人称“留学垃圾”——中国的留学生怎么了?  相似文献   

4.
民国时期政府将学生送往国外留学,他们带回来了国外的先进思想和理论知识。留学生中包括体育留学生,他们的留学经历和所学习的理论知识直接推动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实证主义角度出发,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对东北财经大学和大连医科大学本科阶段的学生进行调查,通过研究中非学生在与家人、老师沟通方面的异同表现,得出以下结论:中国大学生与家人联系不如非洲留学生与家人联系紧密;老师应根据中非学生的需求差异与学生进行交流并加以指导,以增强师生交流的互动性;中国大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和未来职业规划模糊,而非洲留学生更渴求融入新环境。  相似文献   

6.
曾虹  王青 《陕西档案》2014,(5):32-33
大多数准备出国留学的学生,刚刚着手办理学籍证明时一片茫然,摸不清门道,不知到哪儿去办,如何办理,往往需要几经周折才能找到档案馆。对于中国相当部分高校档案馆而言,学籍档案利用量日益增多,办理出国留学成绩证明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档案馆常态化工作之一。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及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不断提速,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生输出国。  相似文献   

7.
[留学生]一词的使用始于日本人。唐代,日政府派遣使臣来我国汲取先进文化,由于使臣是外交使节,不便在中国滞留时间过长,为了保证充分地汲取中国文化,日本政府从第二次派遣遣唐使时,同时派遣[留学生]与[还学生],所谓[留学生],是当遣唐使回国后仍然留在中国学习的学生;[还学生]则是随同遣唐史一同回国的学生。[留学生]一词就这样被沿用下来。  相似文献   

8.
苏昕 《大观周刊》2012,(41):48-49
在泰国留学生的汉语教学中,听力训练课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听力差也是在中国学习和生活的最大障碍。然而,许多学生,尤其是初级班的留学生,都存在一些听力障碍和问题。因此,本文通过研究泰国初级班留学生在汉语听力课上出现的难点障碍,比较难的现象分析,给泰语和汉语对外汉语教学及泰国初级班留学生提供一些浅薄的参考资料,借此也能抛砖引玉,引起更多爱好者的关注和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国家形象宣传片在东盟国家的传播策略与效果,探析东盟留学生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状况,本研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为研究对象,选取在邕东盟留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法以及实验法,探索国家形象宣传片在影响东盟留学生对中国国家形象认知方面的效果,并探讨在邕东盟留学生对我国国家形象宣传片认知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我国国家形象宣传片在东盟留学生中具有正面传播效果,但是效果有限,而影响这种传播效果的因素是多重的,在今后面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塑造中国国家形象时,应规避"传而不通""通而不传""传而误读"以及"他国误传"等风险,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国际传播力。  相似文献   

10.
我所在的密苏里大学有一个职业生涯中心(Career Center)。之前,我就听过该中心下属的国际学生生涯咨询辅导部给外国留学生做的专题讲座,指导留学生如何在美国找工作。正好那天做演讲的3位都是中国人,我们交流起来也就十分方便了。  相似文献   

11.
《出版参考》2005,(5):33-33
[留学生]一词的使用始于日本人。唐代,日政府派遣使臣来我国汲取先进文化,由于使臣是外交使节,不便在中国滞留时间过长,为了保证充分地汲取中国文化,日本政府从第二次派遣遭唐使时,同时派遣[留学生]与[还学生],所谓[留学生],是当遣唐使回国后仍然留在中国学习的学生;[还学生]则是随同遭唐史一同回国的学生。[留学生]一词就这样被沿用下来。  相似文献   

12.
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于当地时间4月16日上午发生美国历史上最大的校园枪击案,造成包括凶手在内的33名学生死亡。消息一出,弗吉尼亚和美国一时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与此同时,中国和中国籍留学生也开始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因为,枪击案发生后不久,距离学校所在地布莱克斯堡数百公里的一家报纸《芝加哥太阳报》率先捅出消息说,“凶手是一名中国学生”。  相似文献   

13.
刘倩倩 《大观周刊》2012,(41):45-45,99
外国学生和中国学生有所不同,我们在观看众多的国外课堂的教学录像的过程中不难发现,国外的课堂教学形式比较多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较强,这就决定了在汉语国际教育的课堂上,形式也应该是丰富多样的,这样才能吸引外国留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真正爱上汉语,爱上中国,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文化,汉语国际教育课堂的形式值得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14.
2002年经合组织(OECD)国家的留学生数量达到了190万,占各国学生总数的5.3%,其中瑞士、澳大利亚、奥地利分别以17%,14%,12%位列三甲。[1]留学生数量的扩大,反映了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和文化影响力的增强。我国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进一步扩大外国留学生规模。增加中国政府奖学金数量,重点资助发展中国家学生,优化来华留学人员结构。"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相关高校积极参与,来华留学生  相似文献   

15.
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涌入中国,这对中国高校留学生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国外留学生来讲,在不同的文化与行为习惯的差异中生活和学习本身就是一种混杂着新鲜感与困难的经历。根据沃德和Danckwortt的跨文化适应理论,跨文化适应由心理适应和社会文化适应两个维度组成,它们共同影响着个人的适应力和幸福感。在个人因素里,语言水平发挥的影响和作用一直很模糊。本文通过对上海交大各国来华留学生的深入访谈与问卷调查,探讨了中文水平在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中的影响力,同时分析影响因素间的相互关系,进而有针对性地总结留学生跨文化适应力的培养与提升,望有助于中国高校的留学生教育培养工作。  相似文献   

16.
“讲好中国故事”是提高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路径,是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的重要途径,是增进与世界的友好交流、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需求。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讲好中国故事”的创新理念:要力求“使人想听爱听、听有所思,听有所得”。本文旨在探索利用海外多元主体,通过加强与海外华侨华人、来华留学生以及其他外国群体的紧密联系,通过精准化“讲好中国故事”的各项传播要素,实现“讲好中国故事”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17.
一、美国校园枪击案凶手初步认定为中国留学生 【刊播媒体】中新网 【发表时间】2007年4月16日 【作者】邓悦 刘小青 【“新闻”】今天发生在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特大枪击案凶嫌身份初步认定:该行凶男子是一名持学生签证来美国就读的中国留学生,现年24岁。但警方称他不是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学生。消息源《芝加哥太阳报》透露,他于去年8月7日乘坐美国联合航空公司的航班飞机从上海出发,在加州旧金山登陆美国,持学生签证入境。  相似文献   

18.
吕颖 《大观周刊》2012,(50):193-193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来华留学生的人数逐年递增。这给留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留学生管理人员是来华留学教育工作的主力军、教育战线上的外交官。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留学生教育工作的成败。因此,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来华留学生管理队伍是发展和完善留学生管理工作的保证。  相似文献   

19.
4月17日.北京某报在21版报道16日发生在美国弗吉尼亚州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枪击事件时.醒目的标题是:《最血腥校园屠杀“撼”全美(主标题)有报道称凶手可能是中国留学生.至少33人死20多人伤(副标题)》;另某报在A27版《美国校园屠杀33人惨死枪下》的报道中说,“据芝加哥太阳报透露.枪案凶嫌身份初步认定.是一名执学生签证来美就读的中国留学生.”但后经新华社报道证明凶犯是韩国23岁的留学生所为。  相似文献   

20.
在过去的十余年间。新东方对于促进中西融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大量的中国学生是被新东方鼓动出去的。俞敏洪说.由于新东方的存在.中国留学生的数量至少增加了一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