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林怡 《南平师专学报》2005,24(4):123-12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公司越来越多.但现行的法律规定,我国的公司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这一制度保护了股东自利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它最大的弊端就是对债权人保护不足,股东滥用公司人格损害债权人利益.本文就我国公司有限性与债权人的法律保护问题进行论述,以便有利于保护债权人利益的立法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股东滥用公司法人人格以损害公司和债权人利益现象接踵而至,各国立法或实践纷纷引入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法理,对公司人格独立制度和股东有限责任制度加以修正和补充,以平衡公司与股东的权利和股东与债权人的风险。我国也应该引入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法理,以健全和完善我国市场经济的立法。  相似文献   

3.
由于一人公司易发生诸多混同行为,股东滥用法人独立地位欺诈债权人的机率高于其他形式的公司。为平衡一人公司股东与债权人责任的承担,我国2005年《公司法》建立了一人公司人格否认制度,但该制度存有立法之不足,应予以完善,以实现一人公司人格否认事后法律救济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公司法人制度的设立,突出了法人与出资人的有限责任,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然而“公司问题”的大量出现使“刺破公司面纱”制度应运而生,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公司独立法人人格与“刺破公司面纱”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需要相互补充,方能发挥其功能。  相似文献   

5.
我国新公司法的股东滥用权利承担连带责任条款,通说认为是引入了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文章从分析通说观点的内在逻辑矛盾入手,认为通说的观点混淆了法人设立无效情况下设立人责任与不当控制股东依法应向债权人承担的连带责任的区别,因此不能正确揭示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内在法理.文章提出,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实质并非所谓的人格否认问题,其实是公司股东不当利用其社员权,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并由此侵及债权人的合法权利,从而导致第三人侵害债权的问题,不当控制股东因此产生对公司债权人的连带责任承担.  相似文献   

6.
我国公司法人人格制度的建立对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实践中将公司的独立人格绝对化,在股东恶意对债权人和社会公益造成损害时无法补救.为此,我国有必要建立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以克服法人人格独立及由此所引起的法人责任独立之弊端,在特殊情况下不考虑公司的独立人格而由股东直接承担责任,以弥补公司法人人格独立制度的先天缺陷.  相似文献   

7.
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的行为在性质上属于对公司债权人的一般侵权行为,应当适用《民法通则》关于一般侵权的规定。公司和该股东对债权人承担连带责任,公司在承担责任范围内对该股东有追偿权。这样做既保证了债权人的利益,也兼顾了其他无过错股东的利益。文章探讨了公司人格否认法律制度的重新构建,以求商榷。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公司法》对公司解散后清算制度之规定高度概括,造成司法实践中公司的清算处于虽有立法但不完善且难以操作的状态,以致公司解散时不能有效清算,严重损害了公司债权人和股东的利益,严重影响了公司法人制度的积极意义,损害了公司运行、尤其退出的正常秩序。因此,全面健全公司清算法律制度乃司法体制改革必要。文章立足实际对公司非破产清算制度存在之缺陷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完善公司非破产清算制度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9.
股东出资认缴制改革在赋予股东出资时限利益的同时也导致了公司流动资金减少,当公司不能按约清偿债务时,债权人能否主张股东出资加速到期成为了学术界讨论的焦点之一。资本缴纳制度并非是保障债权人债权的合理手段,加速到期也并非是对资本原则的遵守。该制度下股东承担的补充责任不仅与我国立法中的其他补充责任相冲突,而且对主体间关系不适当的内外划分也使得加速到期对股东的期限利益保护不力,存在过度保护债权人的倾向。公司信用基础是平衡公司、公司债权人及公司股东利益的理想视角,以稳定信用基础为核心,兼采价格机制和信息披露制度实现三大主体的利益平衡,对保障公司独立法人地位、公司股东期限利益和公司债权人债权均具有实用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公司的人格否认制度是为了防止公司人格的滥用和保护债权人的利益而在个案中对公司的法人人格予以否定的制度。中国的新《公司法》规定公司股东应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对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应当承担连带和赔尝责任。新《公司法》旨在促进我国的公司人格否认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2006年1月1日起施行的《公司法》为了防止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赋予了公司债权人追究股东责任的权利,这是对国外“揭开公司面纱”制度的引入,也是民法禁止权利滥用原则在《公司法》中的直接体现。该项规定只是对股东有限责任绝对化的制约,并非对股东有限责任的否认。因此,在实践中应仔细分析股东承担连带责任的具体构成要件,非充分满足则不能适用。  相似文献   

12.
作为公司利益相关者之一的公司债权人,公司制度设计时应保护其合法的利益,然而在我国《公司法》中对公司债权人保护有许多不足,公司法中更侧重对公司股东利益的保护,为此,应从5个方面对公司债权人保护制度予以完善,具体包括公司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公司债权人会议制度、公司董事对公司债权人承担信义义务、公司债权人派生诉讼制度的建立、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3.
我国《公司法》对公司非破产清算制度的规定过于简单,存在许多疏漏之处。这种制度上的缺陷导致在清算中公司股东、实际控制人和债权人的利益保障格局难以达到平衡,债权人成为公司非破产清算程序中的当然弱势方,其合法权益极易受到侵害,因此,完善公司非破产清算制度,加大对债权人利益的制度保障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结合现行立法和公司实践分析公司非破产清算制度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完善非破产清算制度和进一步加强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刺穿公司面纱原本是英美法系国家在司法实践中创立的一项原则,其目的在于避免由于滥用公司法人人格而给债权人利益造成的损失。然而该原则从产生之日起就备受学界争议。我国现行公司法第一次将公司人格否认作了立法上的规定,但是由于条文过于笼统,使得该原则的法律适用存在太多的不确定性。文章从讨论刺穿公司面纱的理论基础入手,对其法律适用予以分析,以期对未来的立法完善与司法实践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公司是由物资资本所有者、人力资本所有者以及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的一系列契约的组合.公司应当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引入利益相关者与股东共治公司相关事务.以增进各利益相关者之共同利益,实现公司社会责任。从公司社会责任的角度考察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不难发现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存在债权人在公司组织机构中缺位、劳动者在公司组织机构中式微、对公司利益相关者的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及诉讼救济途径缺失等问题,因此.建立与完善与公司社会责任相适应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是提升我国公司治理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确定公司法的基本原则应以公司法所调整的对象为依据。公司法的调整对象只能是股东与股东之阃的关系以及股东与公司债权人之间的关系,其他关系不宜成为公司法的调整对象。公司法调整股东与股东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股东平等原则,调整股东与公司债权人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有限责任原则。  相似文献   

17.
公司治理是日益引起世界各国企业广泛关注的一个热点和难点,文章运用资本结构理论和内部人控制理论,结合我国实际,从中小股东联盟、债权人、控股股东和机构投资者四大监督主体出发,探讨其作为公司治理监督主体的有效性,通过定性分析和实证研究得出结论:非国家股股东和机构投资者目前是公司治理最有效的监督主体。  相似文献   

18.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房地产行业却成为社会问题比较集中的行业。本文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出发,从股东、客户、员工、供应商、债权人和政府六个方面提出了房地产业“企业公民”建设的措施,以图企业和社会的和谐共赢。  相似文献   

19.
英美法系运用信托法原理,通过判例确立了控制股东的义务;大陆法系运用私法的基本原则,通过法解释确立了控制股东的义务。建构我国控制股东义务体系,应当以大陆法系的概念逻辑体系为前提,吸收英美法系先进的理念。控制股东基于表决权或影响力,而对公司、其他股东和债权人负有义务。应完善控制股东违反义务的救济,并提供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债权人兼股东的角度对日本的主银行制进行了理论研究。第一 ,分析了债权人兼股东、债权人、股东这三个主体的利害关系 ,阐明了债权人兼股东的利益中立性是主银行制存在的前提。第二 ,分析了信息非对称时主银行的信号传递机制及其协作机制 ,并导出了债权人兼股东的性质是主银行发挥其作用的必要保证等结论。日本持股主银行制对中国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