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错误往往是正确的先导”,平时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题:或条件多余,或条件不充分……,且这些错误一般较难被发现。教学中,若能利用这些题目的一些隐晦的错误,设置悬念,启发学生去分析错误的根源,找出解决问题的“良药”,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发现错误,从中吸取教训,而且能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对基本技能的掌握,从而培养他们严密思维的良好习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献身科学的探索精神.下面仅举两例,以作引玉之砖.  相似文献   

2.
学生在认知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这是学习过程中的正常现象。然而,有的教师为了避免学生出现错误或者当学生出现错误时,采取“马上制止”或“立即纠正”的方法,殊不知这样做却忽视了错误的教学价值。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留心捕捉和筛选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反馈出来且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的错误资源,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名教师,你一定在学生的作业或试卷中批阅过各种错误.看到纸上的“×”,你是烦恼?生气?心情沉重……那么会不会有一点点喜欢呢?许多教师视错误为洪水猛兽,唯恐避之不及.可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布鲁纳语).其实,对于教师而言,学生的错误是一笔丰厚的“财富”,这些“财富”能让你追溯学生的思路,从中你能看到智慧的火花;这些”财富”能让你反思你的教学,从中受益;这些”财富”能让你看到学生的欠缺,帮助他们弥补;这些财富也能让你看到学生的可爱,让你会心一笑.  相似文献   

4.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无论课堂还是作业,学生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有的可能是我们再三强调的,有的可能是我们意想不到的。面对学生暴露的错误,我们是否认识到这些可能会成为教学资源呢?如我教学“圆环的面积”时,课堂上就有这样的一个小插曲。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中常常会碰上学生提出“错误”问题的情况,如果能善于运用这些“错误”资源,课堂教学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了。对于如何更好地运用这些“错误”,本文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碰到学生在运用概念、公式、性质、法则解决有关问题时,因对知识理解不透,或受新旧知识间的相互干扰而产生错误。为了消除这些错误,在教学中,我将学生作业中出现的误例认真加以分析、研究,作好批改记录。在讲评时,有的放矢地让学生观察、讨论这些误例,进而进行辨误,从反面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这样往往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对提高教学效果大有益处。如在教学“成反比例的量”一节后,由于学生对反比例问题容易忽视“乘积一定”这一本质特征,把  相似文献   

7.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学生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如学生在解答过程中常常出现不经意的错误,当经其他人说出正确答案时又恍然大悟,后悔莫及;不少学生能回答答案,但说不清解题思路;学生经常对一些类似的问题找不到解决的办法,学习较为困难,等等.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缺乏学习反思意识,造成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经常犯低级错误”、缺乏“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能力”等现象.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培养学生学会反思学习.下面是我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8.
“杂音”在这里特指出现在语文课堂上不符合教师预想的学生回答。很多语文教师听到这些“杂音”后,或“不闻不问”,或“嗤之以鼻”,或加以严厉批评和训斥。但我认为,“杂音”现象不可忽视,忽视了它就会影响整个教学过程的“和谐”;相反,用心聆听这些“杂音”,把它化为有利于教学的因素,不但能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首先,重视“杂音”现象可以纠正学生头脑中固有的错误知识。平时的语文作业和考试,虽然能让教师发现学生头脑中存在的一些错误知识,但这种发现不具有普遍性,不能让教师掌握学生学习的总体状况,而且教…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常常由于“负迁移”的影响,使学生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计算错误,但在实际教学中“负迁移”又是防不胜防的,有时“负迁移”反而会为我们提供有效的资源,应合理使用这些资源,提高计算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产生错误是不可避免的,教师要正确冷静地对待这些错误,在教学中加以合理利用,巧妙转变,“错误”资源也能为课堂教学增效.本文就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错误”进行分析,并对合理利用“错误”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学生在认知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这是学习过程中的正常现象。然而,有的教师为了避免学生出现错误或者当学生出现错误时,采取“马上制止”或“立即纠正”的方法,殊不知这样做却忽视了错误的教学价值。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留心捕捉和筛选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反馈出来且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的错误资源,并有意识地让学生去剖析,以错引正,正本清源,使课堂变得更加精彩。下面结合一道习题的教学片断,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2.
初二物理《简单机械》一章“滑轮”一节的教学中,涉及到动滑轮的省力问题。原教材是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和对动滑轮实质的分析,运用杠杆平衡条件,得出了“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的结论。这其中隐含着结论成立的条件。在教研活动中,发现有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对这一结论成立条件的分析总结或提示,加之在黑板上画图不规范,使部分学生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的结论存在模糊认识,在处理有关问题时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笔者认为,在学生可接受的知识范围内,帮助学生分析总结“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这一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很有必要的。 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不是在任何条件下都能  相似文献   

13.
小学科学教学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泛,小学生受其知识水平、生理特点的限制,在探究时往往伴随大量错误.这些“错误”真的可怕吗?其实,学生总是在不断地“纠错”中获得新知识.学生在实验时出现错误非常正常,如果我们能及时捕捉学生的错误,从错误中发现问题,变“错”为“宝”,就能让课堂因“错误”而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14.
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错误的或不完善的解法,教师可在教学中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经验,有意识地再现或设计一些错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他们一起积极探索这些错误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方法促进错误的有效转化.这样,不但可以帮助学生顺利地走出误区,使学生的基础知识得到巩固,模糊概念得到澄清,还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一是“延缓评价”的误区。“延缓评价”的理论是针对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随意中断学生的回答或当学生回答问题有错误时当即给以否定的现象提出的。“延缓评价”就是要尊重学生,让学生把话讲完再作评价,即使学生回答有错误,也要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错误是理解有误还是表述有误。在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不作评价,让学生尽情地说,这样往往易使课堂教学失控。不敢评价,不能给学生一个明确、正确的解答,甚至当学生回答错误时也不纠正,这也违背教学的“科学性”原则。即使是否定性评价,只要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错误的原因,更能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尹汶 《河南教育》2004,(11):30-30
在学习过程中往往要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这是人们都想避开而又常常难以避免的。其实,“课堂上的错误是教学的巨大财富”,是通向成功的阶梯;从错误中获得启示,往往可以变失败为成功。教学中若能正确对待错误的两重性,以一种“主动应对”的新的理念和策略,将之变为“资源”利用起来,则有益于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发展思维能力,增长智慧与才干,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及时捕捉课堂上学生随即出现的“错误”,迅速分析决策,及时调整教学预案,让这些稍纵即逝的“错误”成为有效的教学资源,在课堂上发挥作用,成就精彩。  相似文献   

18.
教师在批改试卷时,会经常发现学生在解答时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但是如果把这些错误都一味地归结为粗心马虎或认定学生根本不懂不会,就太过于草率了.其实,造成错误的原因很多,只有找出问题的“症结”,帮助学生总结吸取失败教训,才不会一错再错.本文结合自己多年来高三教学的经验,剖析这些常见错误的成因,并有针对性地给出教学应对策略,仅供同行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9.
所谓的“错误资源”,是指高中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会发现一些非常有代表性的错误习题,这种错误的习题有可能是学生在学习数学时犯下的错误,有可能是教师在教学参考资料中看到的错误,如果教师能够让学生思考这些错误的习题,让他们在犯错的过程中找到正确的学习思路,他们就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数学水平.那么怎样让学生在面对这些错误的习题的时候能获得最大的收获,如果教师运用合理的策略,就不仅能够让学生在“错误资源”中找到正确的学习思路,还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其它的收获.现说明几种将“错误”的数学资源有效运用的几种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0.
错误的价值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学生犯了错误,教师一般要及时指出,并帮助纠正,以使他们以后少犯或不犯错误。如果我们能进一步分析学生犯错误的原因,并能透过错误发现有关问题,不仅能纠正学生的错误,还能获得一些“意外”的收获。些“意外”的收获。———题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