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人的社会化进程始于家庭,婴幼儿家庭养育不仅是近年来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也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民生话题。目前,我国关于早期儿童家庭养育的研究主要关注贫困家庭养育与早期儿童发展、父母角色建构与育儿焦虑、家庭养育支持与政策体系建构等问题。未来应丰富贫困家庭养育干预研究、社区养育服务研究等内容;强化研究学理性,构建高质量多主体的合作共研团队。  相似文献   

2.
家庭教育支持在婴幼儿早期发展中至关重要。美国“帮助我成长”项目是专门针对婴幼儿家庭的支持系统,在美国家庭教育支持方面发挥了关键的作用。美国“帮助我成长”项目主要包括婴幼儿成长和行为问题指南、婴幼儿发展资源、无缝的转诊和护理协调、符合条件的婴幼儿服务计划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其运作方式由四个相互协作且相互依存的核心要素构成:集中式接入点建立网络连接、家庭和社区开展外展服务工作、婴幼儿保健服务提供者进行早期识别、持续的数据收集和分析确保质量改进。本文在总结其发展特色的基础上,对我国婴幼儿家庭教育支持服务的发展提出如下建议:我国要建设资源网络来共享经验;尽早为婴幼儿提供早期筛查与干预服务;构建跨部门合作的服务体系;加强家庭教育支持服务的专业团队建设;扩大接受服务的范围,促进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3.
本文为"0~3岁婴幼儿早期关心与发展的研究"的概述,介绍了课题研究的背景、研究的组织、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的方法与成果等.本研究的成果在婴幼儿早期教养及其社会支持的理论研究和制度创新方面均有重要突破,其具有开创性的实践探索及所积累的经验对我国发达地区城市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对其它地区也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美国"早期开端计划"始于1995年,是"开端计划"延伸到3岁以下婴幼儿的早期教育项目.本文介绍该计划的产生、基本原则、组成部分、组织形式、参与标准、考核评估以及取得的成效,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对我国早期教育的一些启示,即要重视0~3岁儿童的保育与教育,要与家庭建立良好关系,要关注和支持弱势群体的教育,要提高养护者和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相似文献   

5.
0-3岁儿童教养的综合服务对儿童早期发展、家庭建设、落实生育政策具有重要价值。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建立起涉及婴幼儿照看和教育的相对完备的家庭政策体系。国内近年来对0-3岁儿童早期教养的研究重点逐渐转向对婴幼儿教养的社会支持,一些城市取得了有效经验。南昌市应从政策导向、完善机制、形成社会支持模式、强化托育机构建设等方面推动婴幼儿教养的综合服务改革。  相似文献   

6.
虽然到目前为止关于早期读写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但是早期读写能力的发展始于婴幼儿期、表现为一系列与常规读写有关的行为技能和经验等观念已经得到普遍认可.早期读写能力由读写知识、读写经验构成.早期读写的早期性特点主要体现在学前儿童的读写能力发展明显不完善、早期读写能力与其他领域能力尚未完全分离以及儿童尚不能独立获得早期读写能力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深圳市22所托幼机构亲子班的867名月龄为30~36个月的婴幼儿的母亲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探讨婴幼儿早期社会性发展与母亲个性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婴幼儿早期社会性发展异常与母亲的情绪不稳定有关。(2)母亲的个性特点对婴幼儿早期社会性发展具有预测意义,母亲情绪的不稳定是导致婴幼儿出现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而母亲的外向型个性有利于婴幼儿早期社会性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8.
O岁~3岁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词汇的发展是语言发展的基础。核心词汇是指大多数婴幼儿在早期习得,并且能够在不同的语境中频繁使用的词汇。本研究以14个月~32个月的婴幼儿为研究对象,研究婴幼儿核心词汇的发展。着重探讨婴幼儿汉语早期核心词汇的发展过程和特点以及与国外相关研究比较,关注影响核心词汇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  相似文献   

9.
早期音乐教育指的是从出生到小学以前这一阶段对婴幼儿实施针对性的教育,目的在于促进婴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婴幼儿学习音乐的过程实质上类似于语言的学习过程;婴幼儿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先会听别人对自己说话,并在他们周围说话而构建听的字汇库,然后,婴幼儿尝试通过听到的与自己所创造的声音来牙牙学语,并构建属于自己的字汇库。这种牙牙学语能够变为看护者与孩子问共同玩耍的一个游戏。在婴幼儿发展的适合期,应给予必要的刺激,从而将其存在的潜能全面发挥。本文首先指出了0-3岁婴幼儿进行早期音乐教育的意义,其次提出了0-3岁婴幼儿早期音乐教育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0.
早期介入丹佛模式作为针对自闭症婴幼儿的密集式的早期干预方法,在美国和世界各地得到广泛应用,其效果得到实证研究的支持。应用早期介入丹佛模式对孤独症婴幼儿进行系统密集训练,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现代人类学的开端,可追溯到19世纪,但人类学作为现代科学真正被确立起来,则要到20世纪20年代。长期以来,学科内部由于理念不同逐渐分野,形成两大主要分支,即以英、法两国为首的社会人类学,和以德、美两国为主的文化人类学。两派虽在学术理论、方向、思考方式等方面有所分歧,但并不妨碍他们各自为人类学学科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本文旨在介绍两派的主要学术观点,以及在人类学四大领域研究当中的理论实践。  相似文献   

13.
北朝民歌《木兰诗》"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中的"扑朔""迷离"作何解释,历来众说纷云莫衷一是。笔者认为,归纳起来,不外乎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扑朔",即"缩动"或"爬搔"之意,为兔走时足伸缩之貌;"迷离",即"朦胧",为眼色朦胧。第二种:"扑朔",形容雄兔脚上的毛蓬松的样子;"迷离",形容雌兔的眼睛被蓬松的毛遮蔽的样子。本文对这两种说法作了较具体深入的评析,并赞同第一种说法。  相似文献   

14.
在关于中国古代诗学的研究中,有一种较普遍的观点,认为“言志”和“缘情”是两种互相对立的诗歌主张,“诗言志”要求为政治教化服务,“诗缘情”则只求自由抒发性灵,不考虑政治教化。文章表示不同意此种观点。作者认为,“言志”和“缘情”的意思没有根本的差别,“诗言志”是说用诗来表述内心所存想,“诗缘情”是说诗依照内心所存想而作。这两种说法本身都不涉及与政治教化的关系问题。作者还认为,志、情两词的含义原可以兼包所谓偏于理性的思想和偏于感性的情感,因此,认为“言志”偏于理性、多指表达思想而“缘情”则偏于感性、多指抒发情感的观点也是难以成立的。  相似文献   

15.
在秦朝之前"玺"和"印"是同义词,都是指印信、图章,没有尊卑的差别。秦朝以后,皇帝的印信专称"玺",臣民的印信、图章通称"印"。"秦印"和"秦玺",就战国时期来说所指称的内容是相同的,是同义词。就秦朝以后来说,"秦印"和"秦玺"的词义都缩小了,"秦玺"由通称变成了特称,专指皇帝的印章,"秦印"指称皇帝印章以外的印章,"秦印"和"秦玺"变成了在词义上互补的两个概念,成为类义词。  相似文献   

16.
"囷""廛"辨疑     
~~“囷”“廛”辨疑@杜香娟$中原油田第一中学!河南濮阳457000~~  相似文献   

17.
释"五"与"六"     
通过形体比较,利用同音假借原理,历史渊源法,阐释出“六”与“庐”的关系,即“六”是“庐”的初,从字族学角度,利用形训和历史推源法,揭示了“五”族字的乳化关系,并推究出“五”的本就是“抵牾”之义。  相似文献   

18.
"来""去"的位移阐释与"起来""起去"的不对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道锋 《巢湖学院学报》2003,5(6):95-97,123
“来”具有“朝着说话人所在的地方靠近”的语义特征,“去”具有“离开说话人所在的位置或者文学作品中某一特定位置向另一地点运动”的语义特征。在“位移变化”的语义特征上,“起来”偏离了“来”,而“起去”与“去”却保持着一致。这种语义上的差异导致了“起来”起去”语法功能的不对称,主要表现为“v起来”和“v起去”中“v”的范围不对等。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简约与精约内涵:简约就是用简单的创意设计手法表达最本质最理念的艺术效果,精约是更讲究、更直接、更彻底的"简约"设计;剖析了二者共性与特性:简约与精约都是形式的现代化和简洁化,强调功能工艺的精致和效果的完美,将空间美感与神韵真实的存在于环境的自然、人性的真实之中;探讨了二者在实际中应用:简约力求以简单的方法,精当的建筑元素来获得建筑的力量,力量所带给人的美感;精约则提倡文质并重、实用与审美并重。  相似文献   

20.
“自律”的实质就是充分认识到人的“自爱、自保”本性及“互助本能”的本质及规律;反之,“他律”就是没有认识或没有充分认识人的“自爱、自保”本性及“互助本能”的结果。通过哈贝马斯的“认识兴趣结构”理论而引申、发展出“理性的兴趣”与“认识对象”相结合的认识基本功能单位。并通过“理性的兴趣”与“认识对象”这一认识结构的构建,实现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化,从而实现道德修养的高度自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