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6 毫秒
1.
婆母     
杨宜 《老年教育》2009,(9):35-35
婆母离开我们二十多年了,站在她的遗像前,往事仍历历在目。婆母是个苦命人,老家在安庆,1951年随丈夫来到太湖,生有一男二女。在儿子九岁、小女儿才两岁那年,丈夫抛下她们母子四人病故了。望着三个幼小的孩子,生活没有一点来源的婆母,心颤抖了,抱着她的儿女大哭一场。  相似文献   

2.
烟台市芝罘区顺太街的居民,提起王翠玲孝敬婆母的事,无不交口称赞。王翠玲是个心地善良的人。12年前,她与婆母隋吉松的大儿子结成伉俪。婚后,王翠玲与丈夫有了自己的房子,但他们却很少回去住,总是热热闹闹地挤在公婆不足20平方米的平房里。王翠玲发了工资,交给婆母保管。家务活她抢着干,就连小叔子堆在床底的脏衣服,她都掏出来给他洗干净。吃饭时,上顿剩下的饭菜,王翠玲抢着吃。平  相似文献   

3.
那天,公爹(编者:在我国某些地方,习惯称公公、婆婆为公爹、婆母。)托人捎口信让我们瞅空回家一趟,我告诉了丈夫。他便迫不及待地骑车带我去了公爹家。刚一进门,婆母就神神秘秘地拉着我的手进了里间,稍作迟疑便带着质问的口气说:“妮她妈,惠惠是不是你们亲生的?”我一下子被问懵了,好大一会儿才反应  相似文献   

4.
在《孔雀东南飞》中,兰芝、焦母关系———“贤媳恶婆”早成定论。但综观作品,笔者认为,兰芝焦母性格中都有其两面性,婆媳关系亦非仅止于此。传统观点认为,兰芝美丽聪慧温良识事达礼,知诗书懂音乐能织布会裁衣,婚后敬赡婆母、照应小姑、夫妻恩爱、行无偏邪。既然如此,何以无端招来婆母恶毒疯狂的嫉恨,并无辜被休呢?兰芝自己说得清楚:“大人故嫌迟”、“君家妇难为”、“不堪母驱使”,屡次提到与焦母的矛盾是“孝顺”问题。兰芝是否孝敬婆母,历来众口一词,认为她是中国女性温柔贤慧的典范。而实际从作品看,兰芝是一个外柔内刚、抗争性很强的…  相似文献   

5.
志气 古语说“有志者事竞成”。无论干什么事情,没有志气是干不好的。学习更需要有志气。记得1979年《中国青年报》头版上一条消息,说的是北京市某集体小厂一位女工,热情支持自己下乡时结识的男朋友考大学。当她男朋友拿着大学录取通知书,向她表露出这样一种思想情绪:我现在是大学生了,将来是国家干部、工程技术人员,你是一个小工厂的工人。咱俩不般配了。这位女工二话没说,扭头就走。从此,她在厂里少言寡语,除了干活,就是学习,第二年考上了比她男朋友所在学校名望还高的大学。无独有偶,1986年《幸福》杂志刊登一篇通讯,说山东某山村一位姑娘,不顾家庭的阻拦,到她男朋友家伺候婆母,支持男朋友考上大学。她拉车在送婆母去医院回家途中,不幸被坏人拦路强奸。她一边报案,  相似文献   

6.
烟台市毓秀中街住着一户普通的人家,男主人是新世界商厦职工王竹山,市风筝协会理事长,女主人是烟台渔业公司制网厂工人王秋莲,还有王秋莲76岁婆母和两个女儿。二十多年来,她以质朴的情感  相似文献   

7.
今年43岁的刘振兰是山东省荣城市龙须岛镇西霞口村的一名普通农村妇女。八年来,她用满腔的爱心和无私的奉献,把两个不幸的家庭建设的美满温馨,丈夫说:“她是一位好妻子,这个家多亏有了她”;儿子说:“她是一位好母亲,这个家不能没有她”。 1986年,刘振兰拖着一双儿女,带着苦涩的笑改嫁来到西霞口村。面对眼前七零八落、破烂不堪的家当,或残或缺的锅碗瓢盆,用敌视眼光看着她的两个孩子和病倒在炕上七十多岁的婆母,她的心碎了,像是走进了另一个世界,  相似文献   

8.
婆母40岁时失去了丈夫,一个农家妇女含辛茹苦把五个儿女抚养成人,还将惟一的儿子送进了"象牙塔".  相似文献   

9.
山林 《现代家教》2000,(7):28-28
古时候,做父母的很注意教育女儿孝敬公婆,并且把女儿孝敬公婆视为家门的荣光。唐朝有个大官叫李晟,他当过太尉,掌管全国的军队,还当过中书令,协助皇帝处理国家大事。李晟的一令女儿,嫁给一姓崔的官员,按当时的习惯就称她为崔氏。下面要讲的,就是李晟教育崔氏孝敬婆母的一段故事。那是李晟一次过生日的时候,大清早,崔氏就赶回家来为父亲祝  相似文献   

10.
巴金先生写成于1946年底的长篇小说《寒夜》不断地为人们从不同方面所认识,本文从曾树生与汪文宣、曾树生与婆母的关系中辨析出曾树生的离家出走是迫不得已的一种处于弱势地位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儿子常问两周岁多一点儿 ,自小由奶奶看护 ,所以对奶奶十分依恋。我在他心中的位置一直排在奶奶之后 ,为此我偶尔感到心酸 ,仔细一想 ,又觉着公平 ,付出的与得到的成正比嘛!然而 ,今年夏天婆母带儿子回老家住了几天 ,回来之后 ,儿子的表现突然起了变化 :他缠着我 ,一步也不肯离开 ,并且情绪沮丧 ,爱发脾气。一改往常“奶奶好”的态度 ,只称“妈妈好、爸爸好” ,对奶奶怒目而视 ,奶奶摸他的小车都不行。在此之前 ,儿子曾多次随婆母回家 ,一向非常快乐 ,这次是怎么了?病了吗?我认真察看了一遍 ,没有什么异常 ,心里很是纳闷。后来与小妹闲谈…  相似文献   

12.
课文《孔雀东南飞》的注解对“兼愧贵家子”解释为 :同您家少爷结婚 ,更感到惭愧。兰芝有什么可惭愧的呢 ?她是个农村姑娘 ,嫁到城里的富贵人家 ,丈夫又是个府吏 ,够荣幸的 ,高兴还来不及 ,说惭愧真没来由。课文明显有误。“兼愧贵家子”是个使动句 ,“愧”这个不及物动词后边带上宾语“贵家子”应译为 :“更使您家少爷蒙受羞耻”(即“辱没了您家少爷”)。这种使动句式 ,文言文中俯拾皆是 ,不必赘言。须知 ,“兼愧贵家子”这里的八句话为兰芝告别婆母时说的自谦之词 ,兰芝说自己“生小出野里 ,本自无教训” ,而实际上 ,她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训…  相似文献   

13.
李密,字令伯,也叫李虔。他出生6个月,父亲去世。其母既抚养孩子又伺候婆母,历尽艰辛。李密4岁时,其母在娘家哥哥的逼迫下,被迫离开李家改嫁。此后,李密由其祖母抚养。  相似文献   

14.
《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是个聪明能干、知书识礼的好姑娘。嫁到焦家后过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的奴隶般生活,可结果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焦母认为刘兰芝织的太慢了,刘兰芝说不是我织的慢,而是婆母的故意刁难,事实是不是这样呢?  相似文献   

15.
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以其栩栩如生的形象、紧凑曲折的情节、丰富生动的语言而成为语文教材的保留篇目。造成刘焦悲剧的原因,传统的观点一般认为是封建家长制度和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而悲剧的直接制造者就是“焦母”。这种原则性的论述,过于苍白,无法回答学生阅读时的困惑,这一困惑的核心在于焦母究竟为什么容不下刘兰芝。诗歌本身着力刻画的那个美丽、聪慧、勤劳、孝顺的刘兰芝,在常人看来该是举世无双的女子,勤劳能干的儿媳,最后却不被婆母所容,这究竟是为什么?近年来在语文教学中围绕这一问题,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是个聪明能干、知书识礼的好姑娘。嫁到焦家后过着“鸡呜人机织,夜夜不得息”的奴隶般生活,可结果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焦母认为刘兰芝织的太慢了,刘兰芝说不是我织的慢,而是婆母的故意刁难,事实是不是这样呢?  相似文献   

17.
迟子建是一位与儿童有着不解之缘的作家,她的个性、心灵、艺术创作等许多方面都带有童年生活的印痕。她的情怀,她的未泯童心,她对童年的美梦重温、对儿童的“局外人”身份的书写、对儿童本体世界的关注,这一切成为她文学创作的重要心理动因,也是她成为具有独特艺术个性的优秀作家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被王世贞誉为“长篇之圣”(《艺苑卮言》卷二)的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近代以来被认为是揭露封建礼教及家长制罪恶的。然而,有人认为它并不反封建,理由是兰芝的被遣以致最后焦、刘殉情的悲剧皆因兰芝与婆母关系不和而起,而婆媳关系不和并非封建时代特有。果真如此吗?笔者以为不然。  相似文献   

19.
她是一个懂事、好学的小女孩,却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里的某一角落,不愿意主动与人交谈,更别说主动交朋友。当别的宝宝在嬉笑打闹时,她总是无声地观看着,神情却是淡淡的。因此,她走进了我的视线,我渴望成为她的朋友,成为她值得信赖的人。  相似文献   

20.
假如我有个孩子的话,我一点也不希望他(她)成为神童、成为刘亦婷,我只希望他(她)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