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长虹 《成才之路》2010,(11):I0008-I0008
很多时候,老师总是让学生按统一要求作文,认为这样利于批改。便于评讲。能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也可以使作文教学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但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这样做对学生是不公平的,也不符合写作的基本规律。从自己的写作体会看,要按照一个比较狭隘固定的要求作文,如果不是凑巧这一方面有所积累,要写出好的文章是不容易甚至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2.
新编《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高中作文教学有这样的要求:"提倡自由作文,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努力使学生成为写作的主人,把更大的自由让给学生。要实现这样的追求,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一、自由作文与统一作文相结合很多老师喜欢让学生按自己的统一要求作文,我以前也是如此,认为这样利于批改,便于评讲,能更好地发现学生的问题,也可以使作文教学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但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这样做对学生是不公平的,也不符合写作的基本  相似文献   

3.
陶行知先生说过:一切课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课程.小学生习作教学也不例外.多年来,小学生都是被动作文,“教师要我写,我不得不写”,以致每次作文都是紧锁眉头,备受煎熬,作文写完,如释重负.这种被动的写作,学生的兴趣何在?感情何在?那么,如何做才能改变这一作文教学困状,真正夯实小学习作教学呢?陶行知先生为我们指明了航向.学生作文是一个自我积累、自我感悟、自我探究、自我完善的发展过程,指导学生作文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让学生去发现生活、感受生活,用手中的笔去描绘生活,还要有意识地培养他们创新及修改习作的能力.只有这样,学生这个内因才能通过外因起作用,以达到不断提高作文水平的目的.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长期的作文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4.
陶行知先生说过:一切课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课程。小学生习作教学也不例外。多年来,小学生都是被动作文,“教师要我写,我不得不写”,以致每次作文都是紧锁眉头,备受煎熬,作文写完,如释重负。这种被动的写作,学生的兴趣何在?感情何在?那么,如何做才能改变这一作文教学困状,真正夯实小学习作教学呢?陶行知先生为我们指明了航向。学生作文是一个自我积累、自我感悟、自我探究、自我完善的发展过程,指导学生作文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让学生去发现生活、感受生活,用手中的笔去描绘生活,  相似文献   

5.
一、案例背景创新思维的培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每一篇习作都是学生平时的积累、输出和创造。但由于学生是在教师的统一指导下写作的,所以常常会写出千篇一律、缺乏个性的作文。要有效地提高学生写话的质量,我们必须在写话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作文修改就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主要途径之一。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来谈谈我的一些做法与收获。二、案例描述  相似文献   

6.
在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注重体现自由作文与统一作文相结合,课内作文与课外作文相结合,张扬自我与统一标准相结合,多向对话与单向传授相结合。这样做的意义不仅仅是可以培养学生写作的个性,而且对学生的人格养成也大有益处,能使学生在作文中表达一种不同一般的思想认识或独特的生活体验。一、自由作文与统一作文相结合很多老师都喜欢让学生按自己的统一要求作文。我以前也是如此,总认为这样有利于批改,便于评讲,能更好地发现学生的问题,也可以使作文教学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但在作文  相似文献   

7.
李晖东 《中国教师》2011,(16):45-46
<正>好文章都是有感而发的。纵观当前学生作文,说的、写的大都不是自己的心里话。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的作文教学是为考试而教,注重所谓的写作技能的培养,忽视了情感因素。在这种功利作文模式训练下,学生不是为表达而作文,而是为作文而作文,为考试而作文,这就偏离了作文教学的本源。我认为,情感是作文  相似文献   

8.
宁建梅 《青海教育》2008,(12):28-29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又是考试的重头戏。然而,大多数学生都害怕写作,面对作文题,总觉得无话可说,也吃不准自己准备写的是否符合要求。其实,作文是要用“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我手抒我情”。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乐趣,使学生乐写、善写作文呢?  相似文献   

9.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但是也是学生相对较薄弱的地方,一直都是教师和学生的一个困扰。学生在写作文时一直都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错别字,太过口语化,句子不通顺,调理不清晰,文章主旨不清等等。新课标也对小学作文教学有了新的要求,教师就是要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使学生写作时能联系生活实际,用一些语文表达方式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相似文献   

10.
洪劬颉 《新高考》2008,(11):4-5
一次考试,我发现平时写作很好的一个女生,不去写自己熟悉的故事,而去写作她很不擅长的议论文,得分是切入分。把她以前的历次考试作文拿来看,发现她的应试作文几乎都是中规中矩的议论文。这个现象引起了我的重视,于是问她":为什么不在考试作文中写自己比较拿手的文体而去写议论文?"她说":小说平时写写还可以,在考试中写作,要是遇到一个不喜欢读小说的老师批改,可能就会得很低的分数。"  相似文献   

11.
小学生作文要想做到兴趣浓厚,做到表达学生内心想说的话,真正做到真情实感,仅凭课本中的几次作文练习和每周一节作文课上的写作技巧的指导,是很难达到新课标对作文的这一要求的。要想学生乐于作文,并在学习写作中学会生活和做人,我以为教师应指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的材料,根据学生发现的具体写作材料来进行写作指导。一、观察,材料在生活的感受中寻学生不喜欢作文,最大的原因是他们觉得没有材料可写。在书上看到别人写什么,自己也就跟着写什么。没有自己的材料,写起作文来就只能是人家怎么写自己也就跟着怎么编。作文缺乏真实的情感,语言…  相似文献   

12.
作文?难教!难写!看到作文就头疼,特别是初中生,尤其在农村地区。由于学生所接触的新鲜事物较少,缺乏积累,教师普遍觉得教学难度很大,作文教学的效果很不明显,故而也厌教——恶性循环,导致现在农村中学好作文越来越少。我就曾经陷入这个循环中,非常苦恼,似乎没有出路。但不懈的学习与摸索让我觉得:其实"万紫千红总是春",农村也有着自己特色的美,如果我们教师能方法得当,指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好写作素材,变换方式激发写作兴趣培养自信,农村的学生也会有话可说,有情可抒,从而爱上作文。下面就谈谈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3.
冯齐林 《教育文汇》2014,(21):38-39
“作文难,难作文”,这几乎成了大多数中学生的通病。每当语文老师把“文题”写在黑板上时,大多数学生都免不了抓耳挠腮,皱额锁眉,甚至过了几十分钟还是望题兴叹。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主要是因为学生的阅历太浅,知识面太窄,尤其缺乏细致地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表现生活的能力。为了解除学生写作的痛苦,语文老师指导学生写作一定要从平时的积累开始。下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谈谈作文教学中“积累”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初中语交新课程标准》中对写作的要求提得很全面,很具体。对中学生的作文有这样的要求:"写作要写出真实的感情,尽力表达出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就是希望学生在文最中能够写出自己的真情的实感,尽量不要出现空洞的情感口号和虚情假意,导致作品印上个人的印记,有"事"无"情"。我所教的学生都是来自农村,家庭和周围的社会现实对他们的的影响很深。他们对课外书籍的兴趣和阅读和对城里的学生来说比较薄弱,知识面也很较窄,语言也比较贫乏,对写作兴趣不大甚至不爱写,即使写了,也显得干巴巴的,没点真情实感。那么,我们在作文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呢?在长期语文教学中,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的。  相似文献   

15.
正《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第三学段习作要求‘能写简单地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在平常的作文训练中,我感觉很多学生是知道写什么,但却不知道怎么写,最大的毛病也就是内容空洞。那么应如何克服这个病症,使作文内容具体、丰富呢?我从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一个方法,就是要求学生在积累了写作素材后,要善于"描写"。  相似文献   

16.
在高中作文教学当中,广大教师应该做到"提倡学生自由创作".我们应该根据学生个人的特点、性格以及兴趣来让学生在作文写作当中自由发挥,使学生的个性、思想在作文当中有创意地表达出来.教师如果做到了这一点,也就可以说是做到了《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高中作文教学目标.因此,我们应该提升学生在作文写作当中自由发挥的空间,把写作的主动权让给学生,不要让学生沦为考试的机器,为了考试而机械地写作.要达到这样的目标,方法是各不相同的.以下,我就凭自己在高中作文教学中近年来得到的一些经验,浅谈一下自己对高中作文教学的几点看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7.
陈树华 《考试周刊》2013,(41):52-52
<正>一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作文指导,应该重在让学生在写作中写自己身边的人和事,投入自己的真情,这样才能有材料写,才能打动读者;而这也是中考作文评分的重要依据之一。作文应内容与情感统一,做到二者相互映衬;让文章  相似文献   

18.
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许多有经验的教师对此深有体会。学生对作文写作的兴趣低下,不注重作文素材的积累,不精于写作的技巧,使得作文教学成效无法提高。对于这些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一、作文难写、难教的原因首先是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脱节。课文应是学生学习写作最好的范  相似文献   

19.
<正>怎样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是广大语文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的,一个既陈旧又有现实意义的问题。笔者根据自己近年来的教学实践,仅从布置学生写周记这一小事,谈几点作文教学的思考。一、作文教学也要摆正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写周记,从小学到高中,都在训练。周记并非作文训练项目的重点,更不是高中作文教学的硬性要求。但近几年来,我越来越重视学生每周一篇的周记写作,学生也习惯于并乐于完成这一写作任务。我发现学生写周记的热情远高于写单元作文和考试作文。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想:这可能和摆正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有  相似文献   

20.
一直以来,作文都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大多数学生不愿意写作文,甚至害怕写作文,主要原因是他们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写。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足够的写作素材,即便掌握了写作技巧,也无法写出好的文章。因此,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关键一步。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多观察、多体验,从多个方面来积累写作素材,为他们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