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亮 《教育》2013,(5):28-28
位于湖北武汉市武昌区的华一寄宿学校是一所全日制寄宿学校。在全国初中物理竞赛中,该校获奖人数历年来都居武昌区之首。多年来,该校50%的初中毕业生中考成绩优异,得以进入华中师大一附中等重点高中。为了孩子的前途,很多家长鼓励子女就读该校,虽然这意味着要让孩子离开父母去住校。对于中小学生来说,离开父母是一件难舍、甚至残酷的事情。但对2009年到2012年就读于该校的女生付小雪来说,这个障碍并不存在,因为她的妈妈既是陪读者,还是该校女生宿舍的宿舍管理员。  相似文献   

2.
王晓羽 《成才之路》2014,(32):38-38
正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改变和生活条件的提高,青少年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不断壮大,他们家住农村,在城市内的学校寄宿。他们中一部分孩子的父母在城市打工,或者在外地就职,无暇顾及孩子,只能给孩子送到寄宿学校接受教育。另一部分孩子的父母虽然在当地务农,但是想让孩子接受较好的教育,把孩子从小学就送到寄宿学校。其中还有一部分是父母离异,带孩子一方为了生活方便,把孩子送到寄宿学校。这几类情况的共同特点是父母把教育孩子的义务全部推给了学校和教师,他们能满足孩子  相似文献   

3.
人际关系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说,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直接关系,或心理距离。民办寄宿学校的学生家庭经济条件相对优越,一些父母在外地忙于经商,没有时间照顾自己的孩子。所以很多家长想让孩子考进寄宿学校。有些寄宿学校的学生在节假日也常年寄宿在学校。形成贵族式留守儿童。  相似文献   

4.
寄宿制是我国教学制度中比较普遍的一种方式,由于种种原因,学生离开父母寄宿在学校,而中学生此时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期,父母不在身边,虽然可以锻炼孩子的独立能力,但是随之而来的还有一系列生活、学习以及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问题,对此,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5.
礼物     
[写在前面的话]不知不觉,班上的30几个小鬼从一年级开始在学校寄宿,至今已伴随我一年多了.或许是因为过早离开了父母开始独立生活,他们比一般的孩子心理更细腻、情感更丰富,尤其是对待与他们朝夕相处的老师.  相似文献   

6.
同志,你听说过有这么一种学校吗?它的学生七岁入学,就离开父母,寄宿学校,一直到初中毕业。在长达八年的岁月里,他们与父母生活的时间,加起来有的还不到一年。益阳市航运公司子弟学校就是这么一种学校。这个学校孩子们的父母都是船民,终年流动在千里水运线上,往返湘、资、沅、澧,浪迹洞庭湖滨,穿行长江水域,外港作业,短则十天半月,长则一年半载。过去,船民  相似文献   

7.
<正>1.寄宿制孩子≠半个孤儿院儿童尹建莉老师的一个结论是:"寄宿制下长大的孩子,是半个孤儿院儿童。"其实是她偷换了概念,将"把孩子送到寄宿学校接受教育"与"遗弃孩子"画上了约等于号,也将"寄宿学校"与"孤儿院"归为一类了。这完全是两码事。家长不是把孩子送到寄宿学校以后就永远不管不问,孩子平时在学校可以给父母打电话,周末就可以回家团聚。就算父母不在身边,孩子依然可以感  相似文献   

8.
留守儿童,可分为"代管留守儿童"和"隔代管留守儿童"两类.这些孩子由于缺少父母关爱和教育缺失,产生了困惑、孤独、焦虑、淡漠、自卑、失望等心理.此外,有的外出打工的父母,为了减轻家里老人的负担,把孩子送到寄宿学校就读,一些在校寄宿学生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对集体生活不适应,又增加一重心理压力,对他们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对这些孩子如何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便成了学校的难题.  相似文献   

9.
秋实学校是鄱阳县一所集小学、初中于一体的全日制寄宿封闭式民办学校。该校立足于本地丰厚的民歌文化底蕴,开展了以民歌为重点的特色教学。  相似文献   

10.
谭星信箱     
海南省文昌市华侨中学FXZ:姐姐,我读小学时住在家里,上初中开始寄宿.可是我一进宿舍就很伤心,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没离开过父母,一下子要离开父母独立生活真的不是滋味.我怎样才能克服对宿舍的害怕心理?  相似文献   

11.
秋实学校是鄱阳县一所集小学、初中于一体的全日制寄宿封闭式民办学校.该校立足于本地丰厚的民歌文化底蕴,开展了以民歌为重点的特色教学.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都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对部分中小学布局进行调整,村小合并,但却给许多孩子的学习带来了不便。家距离学校远了,同时父母因为外出打工,无法接送孩子;爷爷奶奶因为年纪大了,在学习生活上无力照顾,家长只好把孩子寄宿在学校附近某些所谓的辅导中心。因此,越来越多寄宿学生的出现成为农村基础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这些寄宿学生,尤其是低龄学生,年龄都比较小,过早地离开家庭独自生活,对学校集体生活的不适应,必定对其心理带来一定影响,所以农村小学低龄寄宿生心理有其独特的表现。  相似文献   

13.
孩子进入寄宿制学校学习,在家住的时间少了,和父母交流的也少了。有的家长把孩子送去寄宿后,就认为责任已经转给了学校。在此,提醒家长不能因孩子寄宿而转移责任,丢了  相似文献   

14.
<正>农村寄宿制小学的学生,大多来自并校前规模较小的学校,课余的日常生活都由父母照顾,而学校合并之后,随着寄宿学生的增加,学校日常管理更加严格,而学生年龄都比较小,过早地离开家庭独自生活,对学校集体生活的不适应,必定对其心理带来一定影响,更加需要学校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教育。一、农村小学寄宿制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一)低龄寄宿导致孩子心灵的情感贫乏我校的寄宿学生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最小的刚满六岁,最大的还不到十二岁,并且每年都有刚满六岁的一年级新生加  相似文献   

15.
潘占明 《甘肃教育》2014,(24):21-21
正随着教育布局调整的实施,农村学校面临着寄宿制学生中留守儿童比列的增加。寄宿学生周一晚至周五都在学校一起学习、生活,与家长语言沟通和情感交流的时间显然少于走读学生。尤其是留守儿童即使是星期六、星期日也见不到父母,存在着严重的"亲情饥渴",容易造成心理问题。因此,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一、情感教育,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关爱和尊重留守儿童由于缺乏亲人的关心和爱护,小小年纪就离开父母独立生活。他们看到别的孩子有父母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为了优化教育资源,我县学校布局结构调整的步伐大幅加快。与此同时,寄宿制学校的寄宿生人数也在不断增加。而学生寄宿过程中不仅仅是需要解决住的问题,更需要人性化、规范化的管理,以使学生在寄宿期间学有所长、人格逐步健全,从而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一、寄宿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寄宿生拿起行囊来到学校,就意味着离开父母,  相似文献   

17.
礼物     
【写在前面的话】不知不觉,班上的30几个小鬼从一年级开始在学校寄宿,至今已伴随我一年多了。或许是因为过早离开了父母开始独立生活,他们比一般的孩子心理更细腻、情感更丰富,尤其是对待与他们朝夕相处的老师。每当我穿上一件新衣服,小家伙们就会说:“纪老师,您今天好漂亮!”若是一两天  相似文献   

18.
<正>低龄寄宿,的确关涉到孩子个体,会有适合与不适合的情况,但是对很多进入小学的孩子而言,可能最放不下的反而是父母对孩子的"依恋",这种依恋可能会干扰孩子融入集体;而对另一些家长而言,如果认为"送孩子寄宿父母就可以不管了"。其实也大错特错,孩子寄宿,是要求父母打造一种更高质量与孩子沟通的模式。学生从小住宿好不好?我是一  相似文献   

19.
中山市第一中学是一所全日制寄宿学校,学生一周五天在学校度过,只在周末和父母相聚。对于父母而言,“孩子的校园生活愉快吗”“孩子与老师、同学关系如何”“孩子是否认真学习”等问题是他们特别关心的。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正处在青春期、叛逆期,不乐于与家人沟通与交流,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的初中教学过程中很多的家庭由于客观的因素,都选择让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寄宿,这样寄宿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都在学校内完成,很多寄宿学生化学学习不是很好,需要老师多方面的努力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成绩。主要研究分析一下寄宿制学校学困生转化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