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鲍成中 《师道》2006,(11):18-19
我们知道,一只木桶的盛水量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要想增加其盛水量,必须将短板补长。拓展开来思考,短板补长后,水位要提升,压力也会增大。如果木板结合不紧密,就会四分五裂,最终桶里的水将所剩无几。在学校这个木桶中,教师就是学校的那块最短的木板。那么,如何才能使教师这块木板发挥出最大效应呢?笔者认为,要真正使教师这块“木板”创造最大效益,学校的管理者必须做到“四合”。  相似文献   

2.
教研组是学科教师进行教研活动的基本组织,也是学校对教师进行日常管理和考核的基本单位。可由于教研组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使学校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而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与推进,教研组长的角色扮演将面临更大的挑战。笔者认为,作为教研组长应该扮演好以下几个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3.
学科教研组长在学校发展、教师专业成长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课改的顺利实施.校本课程的开发.都离不开教研组长的科学指导和参与。但目前在农村中小学.普遍存在着一种误解.把教研组长等同于一般教学骨干来培养.在培训内容和培训途径上忽略了教研组长特有本质素养.教研组长也模糊了自己应有的角色效应.教师专业化背景下的教研组长也应向专业化方向发展。本文就抓好教研组长的角色定位与素质培养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4.
教研组长作为幼儿园教研组的“灵魂”誊在幼儿园发展。教师专业成长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研组民主、和谐的氛围,离不开教研组长的、精心打造,协作共事:教研组内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以教研组长为核心的“未雨绸缪”“思而行进”:教研组“组本研究”的顺畅推进,离不开教“研组长的科学引领。而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浪潮的汹涌澎湃,以园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的落实归根结底还要靠教研组来支撑,这无疑要求教研组长在幼儿园教研工作开展中要担当起“协作”“反思”“启智”三种职责。以“小我”的蜕变带动幼儿园教师整体队伍的美丽成长。  相似文献   

5.
陈骁 《现代教学》2007,(3):10-12
我国中小学有着令国外同行羡慕的学科教研体制。教研组作为学科教研体制的载体,在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方面起到不少作用。但随着课程的改革和发展,教研组的组织形式也逐渐显得单一、陈旧,越来越多的教师们抱怨其活动效益不高,收获不大。为了改变这些状况,需要对教研组的功能进行重新认识、重新定位。本期,本刊就教研组的功能进行探讨,希望能以此引发更多人对于教研组建设的关注。本刊也将从下一期开始专门开设“教研组建设”的专栏,对学校教研组建设中的问题进行探讨,对学校教研组建设中产生的经验进行总结和推广。[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李兴俊 《青海教育》2005,(11):16-17
教研组是学校学科教师集体进行教学研究的基本组织。教研组的健全程度和职能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本学科乃至整个学校教学质量的优劣。教研组工作的有序开展,离不开教研组长的“未雨绸缪”和“运筹帷幄”;教研组民主和谐的工作氛围,离不开教研组长的细心工作和耐心打造;教研组的课题研究、新教法的推广,离不开教研组长的引领和带动。教研组长在学校的发展、教师专业的成长、教学质量的提高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广,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逐步落实,新的理念、新的方法、新的技术云涌而生,加之教育对象的不断变化,势必对今天的教师提出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目前,多数学校采用了教师分年级组办公,教师相对分散,同一学科不同年级的教师相互交流的机会减少,集体备课难以形成氛围,更难发挥全教研组骨干教师的作用;年级组活动频繁,使得集体备课时间不足。这些都使得集体备课流于形式。我认为,采用下列操作能较好地提高集体备课的实际效果。一、教研组长制订集体备课计划。教研组长是教研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因此,教研组长在集体备课中始终起主导作用。在暑期,教研组长就制订下一学年度集体备课计划,开学初发给教研组成员。在制订计划选择课节时,应遵循下列几个原则:(1)各年级教材…  相似文献   

8.
教研组长在学校发展、教师专业成长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目前在中小学,普遍存在着一种误解,把教研组长等同于一般教学骨干来培养,在培训内容和培训途径上忽略了教研组长特有的本质素养;教研组长也模糊了自己的角色和应起的作用。本文就抓好教研组长的角色定位与素质培养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学科教研组长在学校发展、教师专业成长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课改的顺利实施,校本课程的开发,都离不开教研组长的科学指导和参与。但目前在农村中小学,普遍存在着一种误解,把教研组长等同于一般教学骨干来培养,在培训内容和培训途径上忽略了教研组长特有本质素养,教研组长也模糊了自己应有的角色效应,教师专业化背景下的教研组长也应向专业化方向发展。本文就抓好教研组长的角色定位与素质培养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实施建议。一、把握教研组长角色定位,争当真专家在农村中小学,一个教研组往往是十人左右,组内人员构成复杂,从年龄上看:…  相似文献   

10.
蔡庆庆 《上海教育》2013,(4):138-138
倘若教研组能充分发挥“团结一批人、带动一批人、提高一批人”的作用,那么“让教师尽快成长→让教师飞快成长→让教师畅快成长”的队伍建设目标就能达成。教研组是学校基层的管理组织,也是学校中各学科教师发挥集体智慧、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益的教学研究组织。教研组建设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学校教学水平。几年来的教研组长工作让我认识到,倘若教研组能充分发挥“团结一批人、带动一批人、提高一批人”的作用,那么“让教师尽快成长—,让教师飞快成长一让教师畅快成长”的队伍建设目标就能达成。  相似文献   

11.
逆反心理是指个体受到外界事物的刺激,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一种负向的心理活动。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教师就会发现,在教育学生时,常常会遇到学生不听话甚至产生逆反对立的情绪。研究学生逆反心理的形成原因,寻求解决良策是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学校课程是现代高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增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而且可以通过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学校课程的开发和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研究创新能力。学校课程开发的主要阵地是教研组,所以教研组特别是每一位教研组长对于学校课程的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结合我校政治教  相似文献   

13.
教师是学生崇拜的偶像,是学生心中的“活佛”,学生年龄小,知识、经验还不够丰富,常常会出现差错,教师说话如果不关注生命个体,一句话就给学生以否定,给幼小心灵以创伤,那么学生生命的旋律便会出现不和谐的音符;相反,如果教师能给学生一句诱导的话,一句激励语,在学生身上,我们将会看到奇迹的发生,从而让生命焕发光彩。作为新课标理念...  相似文献   

14.
教研组是我国基层教师间协作和提升教师实践智慧的非行政性团体。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取向决定了教研组协作文化的性质;教学的动态生成,呼唤教研组协作文化的构建;而构建协作式的教研组文化有利于提升教师的实践智慧,这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途径。本文阐述了新课程背景下构建教研组协作文化的必要性、教研组协作文化赋予教研组的特殊功能及构建教研组协作文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研组长工作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已愈发显得重要。由于教研组长的实然角色与应然角色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无法满足教研活动的实际要求。因此,本文立足于教研活动实际,分析教研组长的角色,并尝试对中学教研组长角色的定位提出一些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6.
王洁 《福建教育》2010,(2):14-16
教研组是学科教学研究组织。教研组长作为教研组的核心人物,不仅是教科研活动的组织者,更是本学科发展的引领者。换言之,教研组长应该是学科的领导,是一个专业的角色。我们就教研组长在课改背景下的作用,面向中小学一线教师做过一个调研,据统计有52.8%的教师认为教研组长在教研活动中的作用非常大,38.3%的教师认为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7.
教研组长一方面具有管理的性质,另一方面又肩负着更为重要的教研和教师发展职责,对于教研组这一基层教师团队的建设和每一位教师的成长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现实的学校管理中,笔者发现,教研组长这一角色的定位仍然存在诸多偏差现象。一、教研组长角色定位的各种偏差  相似文献   

18.
教研组是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是校本研修的实施主体,教师在校本研修中改进专业行为、修正专业认识、提高专业能力。目前教研组建设现状令人担忧,教研组的行政化倾向增强、教研组自身特有的专业功能逐渐弱化等问题都影响着校本研修的效果。究其原因,既有学校层面的原因,也有教研组层面及教师自身的原因。要充分发挥校本研修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就应该寻求校本研修的改进对策,创建研究型合作团队,探索教研组建设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9.
教研组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曾起过很大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和教师专业发展日益得到重视,教研组的不足之处和异化倾向也逐渐彰显。教研组的工作更多是体现为研究教材、教法和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对教师专业发展关注不够。文章对教研组的异化进行了分析,并借鉴西方教师专业共同体理念,提出用合作型教研组织来弥补和改进传统教研组的不足。  相似文献   

20.
人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肌体的各方面会逐渐发生衰老现象,眼睛尤为明显。如眼脸松驰,晶体透明度低下,有的人还会发生白内障,以及老年黄斑变性等。导致视力下降影响工作及学习。其中最主要的也最普遍的现象是眼调节功能减弱。当人到45岁时会首先感到看书报时拿远一点较为清晰舒适,而阅读一长又会感到困难。这种由于年龄增长而出现的调节力减退,造成看近时视力模糊,就是老视眼,俗称老花眼。民间传言“花不花,四十七八”,意指到此年龄就该戴老花镜了。大家都知道,拍照时必须调好焦距,照出的照片才清晰。人的眼睛就正如一架照像机,而且比自动像机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