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万鑫 《传媒》2006,(10):59-61
恪守传统编辑方针 翻开<金融时报>,读者无不感受到这份百年大报的厚重.消息多,评论快,形成其权威性特色.在国内、国际重大问题上,读者习惯把它的观点看作英国官方观点.  相似文献   

2.
应美中国际交流中心和美国国务院的邀请。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杨殿军随中国新闻代表团于2004年10月访问了美国。考察了《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旧金山纪事报》、彭博新闻社、奈特一里德报系、《国家地理》、《时代》周刊等世界著名的报刊和新闻机构。并同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高盛公司的专家教授和美国国际记者中心、国务院外国记者中心等部门。就美国媒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交流。从本期开始。本刊陆续刊登杨殿军采写的考察文章。  相似文献   

3.
“重新设计”在美国报界的含义与我国报纸的“改版”是相对应的。“设计”不仅仅是形式范畴的操作,还包括对整个报纸的内容结构的设计  相似文献   

4.
燕赵都市报自创办以来,以“为市井人家办报、让平民百姓爱读”为办报宗旨,以民生的情怀和行动,着力为社会平民大众服务,取得了“一纸风行燕赵”的办报效果。在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中,编委会更进一步提出了“民生立报”的办报方针,要求全体采编人员关注民生问题、关爱弱势群体、关心社会和谐,不断拓展民生报道范围,  相似文献   

5.
具有超级"传媒帝国"之称的美国,其新闻报道的研究值得注目。以往,笔者关注美国传媒研究,主要直面新闻价值理念、题材、视角等,对报道的文本话语,尤其是词性、语境、语用特点等,则涉及不  相似文献   

6.
"公共新闻"运动是20世纪80年代末在美国发轫,到90年代盛极一时的一场声势浩大的反潮流的新闻改革运动.在这场运动中,一大批新闻传播研究者、新闻从业者、新闻教育工作者联合行动,新闻媒体、新闻院校、社会团体和社会公众等多种力量共同参与,无论是对美国社会还是对当时新闻传播业的发展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金融海啸席卷而过.经济萧条还在持续,美国报纸的光景如何?我2008年12月22日探访了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东部最大的日报《新闻与观察》。由当地华人报纸《华星报》的间仁陪同,来到位于罗利市中心的《新闻与观察》报社。没有想到.眼前的报社大楼全然没有现代报业的时尚和气派,楼高不过6层左右,还颇显老旧.比中国地市级报社大楼逊色得多。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学的研究范畴中,以十年为一个时间段的代际研究,是二战后美国社会学家对美国社会的一种研究方法。报业市场的竞争实质上是对读者的竞争,对读者的科学认识和把握是设计和制作一切有"卖点"的传播产品,进而实现一定的传播目的的前提和基础。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价和审视媒介市场状况,同时也为了进一步廓清报纸发展的可能性空间,以纸媒为核心竞争力的天津日报社,分别于1999年、2009年,委托专业调查机构对天津报业竞争状况和市民的媒介接触习惯,进行了系统调查。通过对十年间调查数据的比较分析,可以明显看出新世纪十年传媒格局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9.
一般来说,对抗性的舆论斗争中总要针对对方首脑、重要的军政官员等关键人物进行抨击、丑化、妖魔化等,以造成对方的舆论混战,动摇对方抵抗意志,削弱对手的战斗士气。这是从战争实践中得出的制胜原则。不过,出于同样的目的,策略却可以千变万化。有一种策略正是反其道而行之,如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对苏联的舆论战中就采用了“捧杀”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丹尼斯·麦奎尔在《受众分析》一书中将受众研究分为三大类,分别冠以:结构性、行为性和社会文化性受众研究之名。其中受众测量的结构性研究传统是最早也是最简单的受众研究,它起源于媒介工业的需要,其目的是为了获得对某些未知量的可靠的测评数据。它可以帮助揭示出大众传媒系统与个体的媒介使用之间的关系。在众多关于受众的测量中,尤以收视率调查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维克托·皮卡德教授致力于美国和全球媒体与政治民主化的研究,他从历史主义与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视角探索美国主流媒体改革、另类媒体实践与数字时代的互联网中立性原则对于美国和全球公正传播的意义。他认为,美国的传播政治经济学学者和社会行动主义者在不同的历史情境中将美国的传播和媒体系统作为战场,通过促进传播的民主化来推进社会整体的民主化改革。另外,数字时代的公正传播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这要求我们不仅关注传播的信息,还需要质询作为传播媒介的互联网的所有权——互联网应该确保被集体所有,而不是在新自由主义话语的包装下被大公司所掌控,成为罔顾公共利益的资本生产与再生产的工具。  相似文献   

12.
许乐 《图书馆》2017,(8):14-19
文章就"美国政府诉美国图书馆协会"一案为考察对象,分析该案的案件事实、法律意见以及对于图书馆发展的启示。在法律意见方面,分别评析本案的多数意见、协同意见、反对意见的主要观点。在对于图书馆发展的启示方面,借助当代法律社会学家贡特·托依布纳的"反身法理论",阐释图书馆的社会角色与行业自律。这些观点的借鉴意义在于,通过指出图书馆在本案涉及的少年儿童免受淫秽色情信息污染方面所具有的重要规范作用,表明图书馆不仅是当代社会信息流通的重要渠道,亦在形成与规范公众共同价值取向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