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汤川秀树(Hideki Yukawa,1907-1981)因在核力理论工作的基础上预言了介子的存在,获得了1949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似文献   

2.
汤川秀树     
1949年12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诺贝尔科学奖金授奖大会上,日本理论物理学家汤川秀树博士,以他在核力研究方面所提出的介子理论,荣获物理学奖.汤川秀树是日本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科学  相似文献   

3.
书讯     
《物理教学探讨》2007,22(8):F0002-F0002
汤川秀树(Hideki Yukawg,19O7—1981)因在核力理论工作的基础上预言了介子的存在,获得了1949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似文献   

4.
1907年1月23日,汤川秀树出生于日本东京,1923年考入京都大学顶科,高中毕业后进入京都大学物理系。1929年,秀树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校,并选择了探索原子核的结构作为日后的研究方向。1932年,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美国物理学家安德森发现了正电子,以及随后的原子核的分裂,这些成就的取得大大鼓舞了汤川秀树。1933年,汤川秀树转到大阪帝国大学,在1934年的数学物理学例会上,秀树递交了一份研究报告,他用数学的方式分析,提出了核力是一种交换力,它通过交换介子发生作用,介于是传递核力的中间媒介物。至此,秀树是第一位预言介子存在的物理学家。这一年他才28岁。  相似文献   

5.
<正>《科技日报》2012年12月21报道美国《科学》杂志于12月20日公布了2012年度10大科学突破,有着"上帝粒子"之称的希格斯玻色子的相关研究成果被评为2012年最重要的科学发现。希格斯玻色子40多年前,科学家假定了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它是解释其他基本粒子(如电子和夸克等)如何获取其质量的关键。科学家找到了希格斯玻色子存在的证据,完成了粒子物理标准模型。该模型解释了粒子如何通过电磁力、弱核力和强核力相互作用以组成宇宙中的物质。  相似文献   

6.
1.四种基本力 (1)引力自然界中的每一个粒子都会因自身的质量或能量而感受到引力.引力比电磁力、弱核力、强核力都弱得多. (2)电磁力电磁力是四种基本力中第二强的力.它作用于带电粒子之间,不和不带电的粒子相互作用.它比引力强得多——两个电子之间的电磁力比引力大约大1042倍. (3)弱核力(弱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7.
汤川秀树(1907~1981)对于大多数国人来说,至今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名字.他于1949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日本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8.
“原子核的结合能”是“原子核”这一章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它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只有理解了结合能的概念才能理解原子(核)能的释放。理解它的困难在于核子结合成原子核的过程是一种微观现象,看不见,摸不着,不直观。为了突出重点,化难为易并能引起中学生的兴趣,我在教学中做了如下的几点尝试。首先,是核力的引入。教科书对核力的引入是自然的合乎逻辑的。因此先让学生回答:“原子核是由什么组成的?这些粒子的质量与带电量如何?”等问题作为承上启下之后,即可紧扣教材引入核力。  相似文献   

9.
先由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和库仑定律推得普朗克定律,说明质量、电量和自旋量都遵从平方反比定律,解释了力的统一性,进而重新讨论了氢原子光谱精细结构、核力、超导环磁通量量子化和光速不变原理等问题,揭示了普朗克力的重要性,为物理学研究开辟一条蹊径。  相似文献   

10.
一、最初一批基本粒子的发现.第一个被发现的基本粒子是电子.1897年,J.J汤姆逊在研究稀薄气体放电现象时指出,阴极射线是由电子构成的,电子的质量是氢原子质量的1/2000左右,电荷是-6×10~(-10)静电单.这是原子论历史上的一个革命性发现.使人们弄清,原子并不是不可分的最小单位.光子是第二个被指出的基本粒子.1905年爱因斯坦为解释光电效应,指出光是由光子组成的,光子的能量是hv.光子总是以30万公里/秒速度运动着,一刻也不能停止,它的静止质量等于零.1928年,狄拉克在理论上予言了与电子质量相同而带电为+e的正电子.1932年在宇宙射线中证实了正电子的存在.这是第一个发现的反粒子.三十年代,又发现了原子核是由中子和质子组成的.为了说明使中子和质子结合在一起的强大的核力,汤川秀提出核力是由一种叫介子的粒子传递的假说,并予言这种介子的质量大约为电子质量的200倍.1937年在宇宙线中,发现了一种质量约为电子质量200倍的η介子.开始大家都认为,这就是汤川所予言的介子,但是却发现η介子的寿命太  相似文献   

11.
诺贝尔奖获得者汤川秀树认为,老子"非常名"概念的相对性思想,庄子"知鱼乐"类的直觉思维和《庄子》寓言中体现的类比思维、整体思维等,经过创造性转换,有助于弥补西方思维方式的不足,促进现代物理学的研究。老庄思想对汤川秀树的物理学研究及其成就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张宗烨 核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35年生于北京,原籍浙江杭州。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现为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原子核相干结构及相干对涨模型理论,成功地解释了160附近原子核低激发态的主要特性。1976年从理论上预言了在超核中存在超对称态.并于1980年被国外实验室验证。80年代以来,对核力的夸克模型理论作了系统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正反夸克对产生模型与核力中程机制的研究”获1990年中科院自然科学二等奖。曾多次出国讲学,培养博士生7名,博士后6名,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720篇.有关夸克模型的论文被引用约290次。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文化与日本第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有何亲缘? 文学与创造力有关系吗? 创造无逻辑? “打基础”究竟重不重要?汤川秀树(1907一1981)对于大多数国人来说,至今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名字。他于1949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日本获  相似文献   

14.
原子核物理是研究原子核的特性、结构和变化等问题的一门学科。核物理的知识可以划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关于原子核的结构模型、核力的本质、核衰变和核反应的动力学理论等,它们与原子物理、基本粒子物理一起构成了关于物质微观结构的基础理论;另一类是关于原子能和放射性的应用及工程问  相似文献   

15.
老庄思想的哲思,在古今中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自然观、类比和直觉三个方面阐述了汤川秀树对老庄思想的现代诠释,以喻老庄思想能绎予现代科学思维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在介绍汤川秀树理想实验的基础上,指出其存在的不足,并对其进行修正,从而再次得到运动参考系中物体温度降低的P—E理论结论。  相似文献   

17.
2008年10月7日北京时间17点45分,瑞典皇家科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08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一半授予美国芝加哥大学恩里科·费米学院的南部阳一郎,以表彰他发现了亚原子物理中对称性自发破缺的机制,奖项的另一半由日本筑波高能加速器研究机构的小林诚和京都大学理论物理汤川研究所(汤川研究所因汤川秀树而命名,他曾获194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益川敏英分享,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对称性破缺的起源,并由此预言了自然界中至少三个夸克家族的存在.  相似文献   

18.
核力是一种短程力,在力程很小的情况下(约~10^-15米),Yukawa势Vr=-voe^-kr/r趋于-vo/r势,而该形式的势,其超对称性的表示形式已经熟知,借此运用超对称性和形不变性方法,便可比较容易地求出Yukawa势的能谱和波函数。  相似文献   

19.
核力是一种短程力 ,在力程很小的情况下 (约~ 10 - 15米 ) ,Yukawa势Vy=-voe-kr/r趋于 -vo/r势 ,而该形式的势 ,其超对称性的表示形式已经熟知 ,借此运用超对称性和形不变性方法 ,便可比较容易地求出Yukawa势的能谱和波函数  相似文献   

20.
汤川秀树是日本第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不仅在物理学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而且有很高的文学素养。汤川的家学渊源和个性渊源使他在少年时代就邂逅了中国的老庄,并与老庄结下了不解之缘。老庄思想一直根植于汤川的心底,给他带来很大的影响和无数的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