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道教养生思想是我国古代养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养生思想创树于东汉三国,形成体系于两晋隋唐,昌盛于宋元,明清以后则逸出宗教转入社会。该思想的主要理论:形神合一的生命观,乐生恶死的人生观和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相似文献   

2.
论道教,儒家,释家的养生思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翔实的历史资料为依据,运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观点、方法,对我国道教、儒家、释家三大流派的养生思想作了全面的论述,指出了各大流派养生思想的真谛和内涵,对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养生文化,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起着推波助浪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狄光盛 《武当》2009,(4):48-48
魂魂晚生于魄大约一周左右。魂为血之精华,所以说魂从血来。心肝脾各生一魂(心生血,肝藏血,脾纯血),所以有“三魂”之说。肝藏血,主疏泻,因此魂藏于肝,主要功能为纯血。  相似文献   

4.
剑父 《武当》2000,(7):65-66
早期道教 指汉末始创时期的道教。在道教史上,张陵、张衡的天师道,张修、张鲁的五斗米道,张角的太平道等,都定名为早期道教。早期道教创教的道首多为东汉社会上层流行的黄老道信徒。他们承传黄老道的一些长生仙方,以《太平经》的教义向社会下层布道,在灾疫流行的年代以符水在民间治病禳灾却祸,发展成大规模的民众道教结社。  相似文献   

5.
论儒教、道教、佛教对武术的积极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宗教与武术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两个子系统文化。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二者之间发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宗教是儒、道、佛三大宗教,它们对武术的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全面的同时又各有偏重,儒教主要表现在对武术精神和宏观道德价值取向的影响;道教则表现为对武术思想、技击理论的影响;佛教则表现为对武术的连续性发展和普及规模上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道教开光     
宗清 《武当》2012,(5):44
开光为道教仪式之一。凡神像塑成后,择吉日按一定仪式致礼供奉,名日开光。凡由工匠制造出来的神像,未经宫观供奉和举行开光仪式,也还仅仅是个艺术品而已。开光,就是把宇宙中无形的、具有无边法力的真灵注入到神像中去,神像也就具有了无边法力的灵性。故而,开光是神像被供奉后必不可少的仪  相似文献   

7.
诗歌养心     
文伯 《健身科学》2012,(2):16-17
中国是诗教大国,历来重视人的自身修为。人们无论贫富贵贱,无论学文习武,都是自幼学诗,原因就在于,诗教一个最重要的内涵就是以诗养心。  相似文献   

8.
周志俊  汪长城 《武当》2004,(12):27-29
道教是在我国传统文化的长期演变之中孕育出来的,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吸收了殷周时代的巫祝祭祀鬼神,先秦的方仙之说,又吸纳了春秋时代的阴阳五行家、道家及儒家等学派思想,逐渐构成了以鬼神崇拜,神仙方术与古代唯心主义哲学思想相结合的道学,东汉末年才形成有组织的宗教,尊老子为教主,以《道德经》为主要经典。元代道教正式形成为正一和全真两大教派,流传至今。正一派从事符篆斋蘸,驱鬼降妖,祈福消灾,道士可以结婚,非斋期可食酒肉。全真派重修持,主张“全神炼气,出家修真”,道士蓄发留须,守斋出家,不婚配。  相似文献   

9.
作为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由于其产生的特殊历史背景,从而导致了其特殊的宗教思想,而炼形思想是道教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旨在其产生背景下,运用分析比较的方法,从形而下的"形"方面对道教的炼形思想进行介绍,以期为大家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静以养心     
文伯 《健身科学》2012,(1):16-17
在熙熙攘攘的红尘之中,保持一颗宁静的心,清醒地思考众人的盲目,理智地把握自己的人生,这就是“从静中观物动,自闲里看人忙”。  相似文献   

1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中国道家传统养生文化的理论基础和基本理论进行了研究。自古以来,我们的祖先就非常重视养生保健,并在实践中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逐渐创立了拥有系统理论、独树一帜的道家传统养生文化。本文通过对我国道家传统养生文化的理论进行综述和剖析,用以指导人们如何健身。  相似文献   

12.
道家思想是在人文对话与交融的历史背景下兴起的,在中国土生土长的民族宗教,以《道德经》为代表的道家思想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科学文化思想。现代武术则力图开创当代武术发展的新局面,积极促进中国体育学的建构与发展。道家以“健身、“形神兼修”、“尊道而贵德”等思想滋养着现代武术的发展。以道教文化的角度去审视现代武术,进而客观地认识它,可以充分发挥其功能,使古老的东方文化之一——现代武术显示出更强劲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3.
文章运用文化形态学的原理,对道教养生文化这一中国传统宝贵财富进行分析和总结,再进而以文化发展的规律提出道教养生现代化的策略,以促进道教养生的全新发展.文章分别从文化形态学关于物质、制度和价值三个层面对道教养生现状和发展进行分析和归纳,探讨道教养生现代化进程可行之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队员在比赛中正常发挥技术、战术的能力,还必须对排球队员所需要的各方面心理素质有意识进行培养,以提高队员的适应能力,达到良好的心理情绪和竞技水平。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对太原市晋源区龙山的道教石窟——龙山石窟进行考察和研究,分析了石窟开凿的历史背景和道教文化在本地的发展,并以其中的第三窟为研究重点,详细地分析了第三窟的石刻卧像所代表的养生文化的内涵,最后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希望当地政府能加强石窟的保护和抢救工作,使道教石窟和道教文化能重现风采。  相似文献   

16.
武学修炼之道遵循于道家人格思想对生命的终极价值意义,以性命双修、修身暗合了道家之于武学之道的价值与意义。武学以"道"为哲学基础,以心为身之主宰与道家关于生命的内藏内敛是一致的,从身心并修、修身以养性保命、身心统一角度和体系完善了武学发展的灵魂与境界。  相似文献   

17.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从教学训练学的视角,在阐述心理训练的内涵与外延的基础上,论述了培养武术运动员的良好动机、坚强意志品质等专项心理素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试论中国古代儒道家哲学思想对太极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极拳是一种哲拳,它集中国传统哲学之精华,以阴阳对立统一、动静相合、刚柔相济、虚实相生的辩证思想为主线,吸收了儒家的"天人合一"、"中庸之道"、"仁爱礼乐"的哲学思想,并以道家的"道论"、"气论"、"反者道之动"等作为太极拳思想认识论的理论根基和重要原则,共同构建了太极拳文化体系的理论基础。深入研究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与太极拳的关系,对弘扬传统体育文化,拓宽太极拳研究领域,构建太极拳体系框架结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9.
论心理唤醒概念的强度-方向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理唤醒一直是运动心理学领域中倍受研究者关注的研究内容,在这方面已有大量的研究成果.然而心理唤醒的概念问题却很少为研究者所重视,不同研究者对心理唤醒概念的理解不尽一致.本文分析了以往有关心理唤醒概念理解上的两个误区,并在分析已有心理唤醒概念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心理唤醒的强度-方向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