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叙述了木蓝属系统研究的简史,对该属形态特征的演化趋势及属下分类进行系统   研究,根据植物习性、叶的特征、果实形态及含种子数,将国产木蓝属80种,1变种归纳为3亚   属,并将木蓝亚属分为14亚组,其中包括9个新亚组,对其中一些种类作了归并及处理,并编    写了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云南产鳞毛蕨属植物的属下分类并列出所有的种类。该属植物在云南现知至少有88种,属下可划分为3个亚属和12个组。为了使这些类群之间的特征轮廓清晰,本文提供了分亚属及分组的检索表。  相似文献   

3.
经研究结果表明,青冈属Cyclobalanopsis与常绿栎类花粉形态特征基本上是一致的,   如花粉的形状和大小,萌发孔的类型以及外壁的结构均很相似。作者支持将青冈属归入栎属,  作为属下等级,即青冈亚属(Subg.Cyclobalanopsis)的分类处理。  相似文献   

4.
稻属分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属(Oryza L.是禾本科中重要的植物类群,该属含20余种,广泛分布于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未来水稻育种的重大突破还将有赖于对稻属基因库中丰富种质资源,特别是野生稻资源的利用和开发。由于稻属植物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引起了众多的植物分类学家、遗传学家、育种学家和分子生物学家的广泛研究。稻属自Linnaeus于1753年建立以来的200多年中,无论在物种的数量和分类系统上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多位学者对稻属的属以下等级和种间的分类都做了详细的工作,对稻属现代分类系统的建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Roschevicz(1931)对稻属全面深入的研究为后来的稻属系统分类奠定了基础。Sharma &; Shastry (1965) 建立的稻属分类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受了 Roschevicz(1931)工作的影响,对属以下种以上的分类等级也处理得较合理,但是他们对稻属的分类定义较为广泛,包括了好几个如今已不放在稻属的物种。Vaughan(1989)对全球的稻属标本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查证和研究,他建立的稻属系统不仅在属的界定上更为合理,而且对稻属中各物种的形态变异、地理分布和种间的关系,都有更清楚的描述。遗憾的是,Vaughan (1989)采用的属下等级——“复合体”(complex),不符合国际植物命名法规(ICBN)的规定。Lu(1999)在对前人大量工作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对稻属的研究成果并包括了近年来发表的一些新种,建立了稻属3组7系24种的分类系统。本文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对稻属作了进一步的修订,列出了以形态特征为基础的分种检索表,并对稻属分类中仍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中国车前属种子形态及其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中国车前科Plantaginaceae车前属plantago2亚属8组17种及1变种植物的种子, 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的形态及亚显微结构(种皮纹饰).结果表明种子形态有四个类型:1,多角形类型;2.舟形类型;3.卵形类型;4.矩圆形类型。各个种的种子形态和种皮纹饰有着相当明显的区别。新种plantago densiflorus的建立应用了种子形态和种皮纹饰这一特征。车前种子形态分类与pilger用植物其他形态特征建立的车前属分类系统是一致的,因此,笔者支持Pilger的车前属分类系统。  相似文献   

6.
在野外实地观察和标本整理的基础上,检查了羌活属各个分类群的分类问题,考证了它们的名 称。通过性状分析,主要以小总苞片的形状及其相关特征作为属下分类的依据,将卵叶羌活N.oviforme 改隶于宽叶羌活之下作为亚种处理,支持张盍曾在1975年将 N.franchetii  与N.forbesii合并为1种。如 此,该属共5种,其中1种含1亚种。描述了两个新组,对属的特征和地理分布作了补充。近年该属新增加2种,因此分种检索表也作了相应的修改。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中国细辛属Asarum27种及4变种、1变型的花粉形态分别做了光学显微镜和扫 描电镜的观察和照相,发现该属花粉的萌发孔变异较大,可作为分亚属及分种的重要依据之 一。花粉粒外壁纹饰主要分两类:瘤状纹饰下为网状纹饰,或瘤状纹饰下为脑纹状纹饰。细辛 亚属与杜衡亚属间的界限较明显,与植物形态分类的结果基本一致。本文还讨论了国产及日 本产双叶细辛A.caulescens Maxim和华细辛A.sieboldii Miq.在花粉形态上的差异,并对植物外部形态上彼此相似的几个种的花粉的形态特征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国产鼠李科鼠李族5属25种的花粉形态进行了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的观察,并观察了 乌苏里鼠李的外壁超微结构。根据花粉大小、孔沟交界处四块加厚的程度和所形成的H形明显与否以及纹饰的不同作出了分类检索表,同时根据花粉形态特征认为把鼠李属的裸芽亚属和鳞芽亚属分立成为两个独立的属是比较适宜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国产远志属的分类系统和外部形态(特别是花部、种子和种阜的形态)及花粉粒形态   的研究,结合地理分布,首次确认国产远志为3亚属、4组(其中2新组),41种8变种。  相似文献   

10.
披碱草属Elymus L.是小麦族Triticeae Dumort.中最大的属,全世界共有150多个种,广泛分布于   温带地区。我国约有80余种(包括鹅观草属Roegneria C.Koch),是披碱草属的重要分布区和多样性分   化中心。由于披碱草属植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生境多样以及形态变异较为复杂,导致该属在分类上   存在许多问题。同时,由于地域的局限和地区间交流的缺乏,致使同一种披碱草属植物被不同的学者多   次发表及同物异名现象的出现。本文对E.antiquus和E.burchan-buddae这两个曾多次被订名的披碱草  属物种进行了分类订正。  相似文献   

11.
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集群创新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群创新参与主体的多元性与创新环境的快速变化使集群创新的复杂性特征进一步凸显.为系统阐述基于复杂性理论的集群创新研究的最新进展,从基于复杂性理论的集群创新的理论建树、创新过程、仿真研究三个层面概括了这一领域研究的发展脉络和主要观点,并阐明了基于复杂性理论的集群创新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要培养面向未来,能参与竞争的各级各类人才,学校工作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教师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全体教师主人翁的作用,在学校创建有序而又自由、紧张而又宽松的工作氛围。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这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方向。  相似文献   

13.
松果采摘对种子库的影响及其对动物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食物链原理和动物与生境密切的关系,探讨了松果采摘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动物的影响,认为松果采摘后一方面松籽没有动物帮助搬运使红松不能正常天然更新,影响了红松林生态系统正常演替而破坏了动物生境;另一方面使得保护区内以松籽为主要食物来源的动物因缺少食物而发生数量变化,致使食物链遭受破坏,从而导致红松林中动物分布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4.
张卫民  韩长生 《科教文汇》2012,(25):159-159,161
铜川耀县耀城东的药王山,历代人们在此修庙、建殿、塑像、立碑,被誉为医药保健名山与石刻艺术宝库。药王山造像、石刻和壁画,是千百年来人们的信仰、生活、艺术以及情感和希望的真实反映,今天研究先人们不断延伸和流淌的精神寄托仍具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基于MVC结构的信息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永  王继娜  王素立 《情报科学》2008,26(10):1451-1454
信息多视图分析与设计是文献信息个性化服务技术中的核心内容之一.采用模型-视图-控制体系结构的编程技术体现了数据维护与数据呈现分离的思想.这种结构既可以用于一个完整的可视化应用程序的设计.也可以用于一个具体的可视化组件的对象中.本文从完整的可执行程序和可视化组件对象两个角度.讨论MVC结构各部分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并通过信息多视图设计实例说明这种体系结构在信息可视化分析与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评析历年来创新联盟记分牌(IUS)及其指标体系的演化,对IUS2015中欧盟与全球主要竞争对手的创新绩效及其差距进行研究,发现我国公共部门的研发投入亟须加强,而专利创造和运用、创新合作及劳动者受教育程度虽然严重薄弱,但其增长潜力很大。最后,探索IUS对"新常态"下我国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创新型国家建设方向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群体性事件中的媒体报道的存在问题、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呈现出数量增多、规模上升、范围扩大的态势。随着环境与社会的变迁,近几年媒体对群体性事件已开始有所报道,但是在面对手机与互联网等新媒介挑战,媒体的报道结果并不理想。媒体对群体性事件存在早期报道反应迟钝,后期报道戛然而止,报道质量上缺乏客观、公正,甚至出现假新闻等问题。群体性事件的风险性,政府、媒体、公众的博弈和法律制度三方面是目前群体性事件下的媒体报道的制约因素。群体性事件发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其不仅具有负面功能,还具有正面功能。媒体需要发挥社会"安全阀"的作用,为此,我国需要扩展媒体在群体性事件中的报道空间,及增加媒体报道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的量和度。  相似文献   

18.
Wiki-IC是信息共享空间(IC)的Wiki化,是在虚拟层面建立信息共享空间的知识服务模式的创新。文章以Wiki为应用平台,在分析Wiki知识构建特征的基础上,研究Wiki-IC的构成要素、工作原理、知识服务内容等方面,最后对Wiki-IC存在的问题作出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李捷 《中国软科学》2004,(10):135-139
本文试图通过建立需要的相关数学模型,对需要满足、需要关心和外部环境制约等进行分析,从而探讨对于组织成员的需要进行认识和引导的根据。  相似文献   

20.
陈志红 《软科学》2013,27(1):80-81,95
从沟通有效性决定团队生产力这个基本认识出发,透过信息有效传达和关系纽带对沟通有效性影响的深层关系,对团队沟通的概念界定、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及其在团队多样性领域中最新研究范式下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与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