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职教师资培养和培训一直是职业教育乃至整个师范教育中的重点和难点,河南科技学院(原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在实践中走出了一条培养中实施"四双"工程建设,培训中实行"五开放、一优化"培训模式的路子,提高了教育质量,充分发挥了"一个基地,三个中心"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慷慨 《成人教育》2011,31(7):33-34
职教师资培养既有先天性硬伤,同时也受体制等多重因素的制约。合理的职教师资培养需要夯实基础、找准载体、优化课程、革新方法、完善评价、突出特色等措施多管齐下,不断探索新形势下行之有效的培养模式,满足职教发展对师资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4.
“一体化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关键在教师。职业教育师资应从"双师型"教师发展到"一体化双师型"教师。本文分析了我国职教师资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阐释了"一体化双师型"职教师资的内涵,介绍了职技高师为了培养"一体化双师型"职教师资开展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相似文献   

5.
提高职教师资素质是提高职教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高度重视职教师资素质的提高。作为全国和广东省重点建设的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在职教师资培养模式改革和培训模式创新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6.
宋建军 《职教通讯》2012,(20):67-68
当今国际教育界非常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培养,将其视为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必由之路。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师资队伍水平的提高,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重视和加强职业教育师资的培养模式构建尤为重要。构建和创新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模式,需要清醒认识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构成的要素,才能不断地探索适应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发展需要的教师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7.
探索高职起点的"3+2"专升本职教师资人才培养模式,为培养素质优秀的"双师型"职教师资人才,将高职院校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与技术师范院校学科专业师范本科教育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为推进职教师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职教师资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新的途径。文章从招考方式改革、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与优化、加强课程与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创新、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以及推进项目化管理等方面提出职教师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德国非常重视职教师资的教育 ,他们的师资教育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再培训。德国职业学校教师的任职条件是大学毕业 ,接受过职业培训 ;如果是男性 ,还要参加过社会福利活动或服过兵役 ;经过教师资格培训。他们有一套成熟的培养培训模式 ,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9.
职业教育中的灵魂所在就是其职教师资力量的高低,它直接关系到职业教育目标是否能够顺利实现。然而,当前我国职教师资问题已经成为阻碍职业教育继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瓶颈之一。因此,应该尽快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职教师资能力培养体系,并把它付诸实践,从而为我国职教师资水平提高提供有效的依据与可行的指导。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将美国、日本、德国以及我国目前职教师资的来源、师资资格要求、教师地位与待遇、职教师资考核晋升制度、教师继续教育和教师进修制度等分别做了分析,并提出了由分析得到的对我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中国社会经济处于生产方式转变和提质增效的重要时期,发展职业教育被认为是实现这一转型目标的战略举措,而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技术人才质量的提升需要依靠高质量的职教师资队伍。日本作为先进工业制造大国,一直重视高技能人才培养和职教师资培养,其双轨并行的职业段位制度、教师资格证制度、专门教职研究院的设立以及多渠道提升职教师资能力等经验具有很大的启示性,值得我们在结合中国特色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进一步反思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职教师资培养模式正面临来自教师教育新改革、职业教育大发展、职教师资高要求等多方面的挑战,因此,职教师资培养模式必须打破传统框架,建构新的适应职业教育发展要求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3.
对适合我国国情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职业技术教育所教学科的专业理论、开展相关职业活动所需的动手实践技能和从事教育教学及相关管理工作所需的理论与技术来看,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职教师资培养模式,是以独立设置的职技高师为核心,有条件高校共同参与,培养和培训相互衔接,半封闭、半开放的师资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高等学校正式开始培养研究生层次职教师资是以中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简称"中职硕士")的培养模式开始的。在世界研究生教育史上,"中职硕士"职教师资培养模式本身就已经是一种创新。实践证明该模式是最符合中国实际和切实可行的。但该模式同时也暴露出缺陷,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企业介入这种研究生层次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深度和广度均极其有限;二是决策层与教育理论界对这种模式的未来发展尚未做出科学合理的预测。为了构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师资培养体系,对该模式进行不断完善是至关重要的。其实,该模式在经历了三个时期的发展之后,已经拓展了其最初的培养范围。基于互惠互利的原则,承担研究生层次职教师资培养的高等院校应该主动与企业寻求合作建立职业教育研究生师资培养基地;通过建立双向价值驱动机制,激发校企双方在职业教育研究生师资培养实践中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5.
文章针对地方高师院校引入职业师范教育的具体实际,提出了地方高师院校职教师资多元培养模式的构想:"2+2培养模式、3+2培养模式、选修和辅修课程模块培养模式、职后继续教育模式";以及转变教育教学思想观念、制定适应职业师范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组建适应职业师范教育的师资队伍、加强和完善适应职业师范教育的教学条件建设、建立有利于推进职业师范教育的激励机制等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6.
易玉屏 《煤炭高等教育》2010,28(6):43-45,94
德国职教师资培养法律法规非常健全,确保了高标准培养目标的实现。德国依靠大学严格教学,确保职教师资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与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德国职教师资实践能力培训属于继续教育范畴,一般要求与生产同步,主要由企业完成。德国职教教师取得资格必须经过两次严格的考试。  相似文献   

17.
从多元视阁下对我国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指出当前职教师资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职教师资内涵理解缺乏科学性:对职业教育教师职业规律认识不足;对职教师资培养缺乏理论指导.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以职业科学理论为指导,建构跨学科"专业"学习+职业任务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18.
19.
关于构建多元职教师资培养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职业教育,师资是关键,而目前对职教师资教育专业化的问题重视不够,研究也很少。独立的、完整的职教师资专业化教育势在必行。只有把职教师资教育从教师教育中凸显出来,把职教师资培养与普通师范培养有所侧重地区别开来,在教师专业教育主体多元化的共有基础上,实现现有教育资源的再生性开发,才能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职教师资培养体制和机制。因此,构建多元的职教师资培养体系,大力推进职教师资教育专业化便成为提升师资素质、满足职业教育师资需求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德国职教师资培养形式多样,除单一机构培养还有合作培养模式,主要包括师范学院(PH)和应用科技大学(FH)合作培养、综合型大学(Uni)和应用科技大学(FH)合作培养两种模式。职教师资合作培养模式具有分工协作、资源共享的特点,对我国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改革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