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证明水分子是极性分子的实验,我们按照高中课本中用摩擦后带电的玻璃棒或塑料棒接近水流,观察水流方向的改变时,效果不显  相似文献   

2.
证明水分子是极性的实验的改进吉林省舒兰市一中(132600)黄玺琨把密纹唱片安一个绝缘把。然后,在桌上放一块包装用的白泡沫塑料块。手持绝缘把,将密纹唱片放在白泡沫塑料块上,再拿一块肉泡沫塑料块在密纹唱片上顺次摩擦十几次即可。把摩擦过的密纹唱片接近水流...  相似文献   

3.
证明水分子是极性分子实验的质疑江苏吴县角直中学(215127)胡家桢演示水分子是极性分子的实验时,有这么一种情况:把摩擦带电的玻璃棒接近水流,故然可以观察到水流的方向发生了偏移;但是,如果用CCl4代替水作上述实验,也同样可以使液流的方向发生偏移.造...  相似文献   

4.
1问题的提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选修三第72页,活动与探究栏目的[实验1]内容如下:在培养皿中加入少量四氯化碳,用滴管滴1滴水(也可滴1滴加过红墨水的水)于培养皿中,将摩擦带电的玻璃棒或塑料棒接近水滴,  相似文献   

5.
许多物质的分子具有极性。但是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尚无分子极性这方面的实验。本文向读者介绍一种简而易行的有关分子极性的演示实验,供教学时参考。 一、实验原理 极性分子是指整个分子的电子云分布不均匀的分子,常用图中两端分别有十、一的长方圆角形图表示。在没有外电场作用时,极性分子相互间排列是杂乱无章的,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它们作定向的有序排列,如图1甲和乙。  相似文献   

6.
新编六年制重点中学高中课本化学第二册,第一章第三节增添了证明水是极性分子,CC(?)_4是非极性分子的演示实验,它以宏观的生动的实验现象揭示了抽象的微观的事实,调动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在演示实验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有碍学生形成正确概念的现象,如用带电量较大的玻璃棒或塑料棒分别过分靠近细水流和细 CC(?)_4液流时,会看到细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演示实验是学生认识物理规律的感性基础,是学生加深对物理概念理解的重要环节。人教版2003年6月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加选修)物理第二册》第十八章第三节中研究电  相似文献   

8.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演示实验是学生认识物理规律的感性基础,是学生加深对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或原理理解的重要环节。而演示的现象的好坏将对学生造成直观上的正面或负面影响,进而会对学  相似文献   

9.
如图1所示:九年义务教材,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二册P18,实验2:空气推动塞子时内能减少。教材要求的做法是:拿一个大口的厚玻璃瓶,瓶内装入少量的水,用塞子塞紧,水上方的空气中有由于水的蒸发而产生的水蒸气,图1空气推动塞子时内能减小通过塞子上的开口往瓶里打...  相似文献   

10.
演示实验是化学教学中最常用的直观手段之一,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是全面加强素质教育、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如何确保演示实验的成功并获得直观明显的实验现象,是说明化学原理和得出结论的重要依据,也是能否达到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演示实验是指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的实验,有助于学生深入浅出地理解化学概念、化学原理及其变化规律,还有助于促进学生化学素质的提高和创造性潜能的开发。下面笔者谈谈对人教版化学教材中几个演示实验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1.
1实验仪器 带直流放大器的灵敏电流计(自制),蹄形磁铁,导磁率良好的磁封闭片一片,线框一只.2实验过程 演示实验1:按图1进行实验,表明只有导体作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路中才有感应电流 学生:通过直接观察,得出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闭合电路中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作切割磁感线运动. 演示实验2:改变实验条件,在两极间加上“磁封闭”,再运动导体,现象不再出现。 教师:用小磁针检验封闭前后,磁场的区别,并用磁感线描绘两种情况下的磁场,如图2所示. 学生:(迷惑后放松,认识复位)……原来是无磁感线可切. 设问:我…  相似文献   

12.
初中物理第二册47页,图2—15的装置是演示空气不善于传热的实验,按着图示的方法实验,通过给试管底部空气加热,把手指放在管口处,过了相当久,手指还不觉得热的现象,说明空气是不善于传热的。此实验是通过人体直接感觉来体验的(手指还不觉得热),因而是有说服力的。但是,一般都是由教师演示,学生并没直接获得这个体验,受益面不大。为此我们对此实验做了一点改进。如图。用凡士林在一根竹筷子上粘两个按扣,捅入试管内(注意:别与侧壁接触)。加热时,靠近底部的按扣很快脱落,而管  相似文献   

13.
初中化学(人教版)第七章第四节,用结晶法分离硝酸钾晶体和氯化钠晶体的混合物的演示实验中,学生对结晶析出硝酸钾晶体,而氯化钠留在滤液里这个结论产生疑虑,笔者对这个演示实验进行了改进。具体做法是:新增对比实验。即增添了在相同条件下,单独冷却硝酸钾热饱和溶液和氯化钠热饱和溶液。前者有大量晶体析出,后者几乎没有晶体析出。通过新增的对比演示实验的现象,充分说明了用结晶法分离硝酸钾晶体和氯化钠晶体的混合物时,冷却它们的热饱和溶液,过滤。滤纸上是硝酸钾晶体,而氯化钠仍留在滤液里。该实验改进后,增强了演示效果,…  相似文献   

14.
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中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2002年第二版《物理第一册》第五章第二节《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中,图5—11所示实验没有现成的仪器,如果自己照样做一个则存在下列问题:①玻璃管用胶塞塞不紧,容易产生渗漏水的现象;②红蜡运动的初始时刻无法控制,得不到位移过程中的时间;③学生不易观察出红蜡在竖直及水平方向的位移。我们在教学中,利用现有仪器对实验作了如下改进  相似文献   

15.
小学自然第三册第十九课<什么力量使大气流动成风>中有这样一个演示实验:如图所示.这个实验演示的目的是让学生看到,在木匣内的蜡烛未点燃时,檀香的烟是竖直向上升的(无风),在匣内蜡烛点燃时,檀香的烟从小洞里钻进匣内,从蜡烛上方的烟囱里升上去(风把香烟吹进了匣内).  相似文献   

16.
初中化学课本70面图4-2,氢氧化钠溶液跟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测定实验如果要用课本装置,不但找不到合适的小试管,而且将小烧杯倾斜使两溶液混合时也不易操作,甚至可能使溶液倒出,造成实验的失败。为了克服上述不足,实验装置作了如下改进。向锥形瓶里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将一胶头滴管插入到橡皮赛中,再向胶头滴管中吸入氢氧化钠溶液,且擦去滴管口附近的溶液后,小心地将带有胶头滴管的橡皮塞,塞到锥形瓶口中(不要撞乳胶头)。将锥形瓶放到天平左盘内称量,用砝码使天平平衡后取下锥形瓶(砝码附图 改进后的实验装置不取),…  相似文献   

17.
高三化学P45一氧化碳还原三氧化二铁实验的装置及操作太复杂,课堂演示很不方便。根据这一情况,阅读了有关资料,特别是受《实验教学与仪器》杂志实验教改栏目的启发,对此实验进行了一些改进。  相似文献   

18.
义教版初中化学课本[实验53]的目的是说明木炭(或活性炭)具有吸附能力。若按照课本要求来做,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效果不明显。我作了如下改进:在装有40ml蒸馏水的烧杯中,滴入一滴红墨水,使水略显红色。然后取出20ml这样的红墨水注入一支长试管中,再加入一些烘烤过的木炭粉(或活性炭),振荡1~2分钟,再将一团脱脂棉塞在试管口,接着用玻璃棒将脱脂棉慢慢推向试管底部,使木炭粉(或活性炭)和水分离,便于观察,效果非常明显。一个演示实验的改进$湖北省枣阳市罗岗镇中学!441208@王银  相似文献   

19.
义教版初中化学课本[实验5-3]的目的是说明木炭(或活性炭)具有吸附能力.若按照课本要求来做,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小学自然第三册第十九课《什么力量使大气流动成风》中有这样一个演示实验:如图所示。这个实验演示的目的是让学生看到,在木匣内的蜡烛未点燃时,檀香的烟是竖直向上升的(无风),在匣内蜡烛点燃时,檀香的烟从小洞里钻进匣内,从蜡烛上方的烟囱里升上去(风把香烟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