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良师益友     
进入初中伊始,就有一个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伴随着我,她帮助我树立人生信念,她引导我如何克服困难,她开拓了我知识的视野,她教会我科学的学习方法,她提高了我  相似文献   

2.
可爱的人     
轻轻地,她为我编织着瑰丽的梦;淡淡地,她为我吐出五彩的丝;微微地,她勾起我无声的思念……她,润物细无声。最难忘她谆谆的教导,常绕心头的是她声声的教诲。她给了我无法形容的快乐,给了我遨游知识海洋的勇气  相似文献   

3.
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我两岁大的宝宝对什么都感兴趣,她每时每刻都从外界汲取知识,每一天她都学到新东西,每一天她都让我惊喜。生命之初那种对知识无限制的渴望,为什么后来却逐渐减退,甚至消失?  相似文献   

4.
陆文璐 《现代教学》2010,(7):112-112
案例描述: 我们班有个很乖巧的女孩子虹,她很喜欢化学,但是每次化学都考得不是很理想。她很伤心,找到我,让我帮她分析原因。于是我就先从试卷分析入手,发现她很多基础的知识记得不是很扎实,而且会出现相似知识点记忆混淆的现象,往往对知识的记忆东一点、西一点,不具有连贯性和系统性。于是我就问她,平时回家怎么学化学的?她说她是看一遍笔记上的知识点,  相似文献   

5.
昨天我给一个初二的女孩做家教,她很乖,也不笨,就是贪玩不愿意学习。放假前,我给她补了很多高中数学的知识,她都接受了,也学了进去。没想到放假回来,她却忘得一干二净。我耐心地又讲了一遍,她还是似懂非懂。看着她无奈的表情,我决定和她好好聊聊。  相似文献   

6.
主持老师您好! 我有一个十分可爱的同桌,她坐在我的左边。同桌第一天,她就告诉我,她喜欢与别人比。上课她就与我比嗓门;老师讲课时,她总在书上“记”,有时我没跟上老师讲的知识去看她的书,发现书上什么也没有。总之,她从各个方面跟我比。我并不喜欢跟别人比,因而显得很被动。[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职责     
初识解老师,就对她印象深刻。那次实习老师聆听指导老师教诲时,她就站在我旁边。记得一位老教师好像说了句“教师的职责就是将学生引入知识的殿堂,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此语一出,其他实习老师纷纷点头,唯独她明亮的双眸中,闪动着“不以为然”的神色。我偷偷望着她,虽然很奇怪她为什么不以为然,但也对她的有个性钦佩不已。  相似文献   

8.
好朋友喻意志打电话给我,说为了帮助她的研究生开阔视野,她想组织一系列讲座,定名为”音乐学院研究生班化知识系列讲座”,希望我参与进来。  相似文献   

9.
去年,玛格丽特·伯恩应邀到中国开展“促进学习的评价”培训,这是她第一次来到中国。在连续听了她的培训报告并了解了她的经历后,我对她有了好奇。我非常想了解一个初到中国的外国人对中国教育有着怎样的看法;当然,我更想从她那里获得更多关于促进学习的评价知识。于是,我向她提出了采访的要求,她欣然答应了。  相似文献   

10.
我13岁的女儿玛蒂跟随一个慈善机构的旅游团从中国汕头旅游回来的那天,一脸兴奋。她不停地跟我说着她跟那些孤儿在一起时的情形。"妈妈,"她说,"我和他们一起玩,他们被我逗得哈哈大笑。""很好,甜心。"她将来会是个好母亲,我想。令我意想不到的是,玛蒂接着向我了解了许多关于婴儿的知识。  相似文献   

11.
我妈退休以后热衷于学习养生知识,健康报刊订了好几份,电视里的各类养生节目更是一个不落,几年下来,俨然修炼成了营养专家,我每次回去,她都像模像样地给我讲授一番,小米怎么比大米好,哪种蘑菇最有营养,马铃薯怎么吃才健康……我对照平日里自己掌握的知识,觉得她  相似文献   

12.
我有个很得意的女弟子,作文上过杂志和报纸,博古通今,聪慧稳重,我常举荐她参加作文比赛、知识竞赛,爱她爱得要死。班上时常组织各种竞赛,有她在的一组总占优势。  相似文献   

13.
《中华家教》的全体工作人员:你们好!我有一个问题想请教专家。我女儿11岁,她身体状况很好。由于身体好,发育得早,现在乳房渐渐发育。孩子很苦恼,总是问我怎么办。我给她讲解了很多生理知识,可她还是想不开,穿衣服也很不自然,我想请专家给孩子一个很好的解释,让她不再苦恼。  相似文献   

14.
感恩生命     
记得海伦·凯勒在自传中这样写道:“我感谢大自然给予我温暖的阳光,我感谢父母给予我敏感的触觉,我感谢我的老师给予我美妙的知识……”海伦身有盲、聋、哑多重残疾,但她怀着感恩之心面对不公,她甚至还感谢上天给予她的不幸,她认为正是不幸使自己比常人更加坚强,更加不屈不挠。最终海伦克服了重重困难,奇迹般地成为一名伟大的文学家。  相似文献   

15.
我的小姨是位高中的数学老师,她非常喜欢跟我玩一些数学的智力小游戏,有的时候也给我讲一些数学的有趣知识。于是,我就从小姨那里学到了很多课本上还没有讲到的知识。  相似文献   

16.
成熟要趁早     
付洋 《中学生博览》2022,(34):38-39
<正>1小学的时候我有一个十分要好的朋友,放学之后我经常到她家里去做作业。我们还会探讨最近读的课外书。她喜欢养花,所以经常给我讲一些有关于植物的知识。而我则会向她展示我的集邮册。我们两个之间的交往,甚至得到了大人的充分肯定。她住在她小姨家。每次我到她家去,她小姨和小姨夫都非常热情,总是说“你们小孩交朋友就应该像你们两个这样,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17.
1972年的金秋十月,我在户县一中阅览室遇见了她——《中学政治教学参考》,顿有"一见钟情"之感,心想:中学政治教师总算有了自己的"精神家园"。从此,月月年年她与我相伴,年年月月我与她相伴。是她,开阔了我的视野,活跃了我的思维;是她,送给我各类信息,推动我开展工作;还是她,促使我不断进行反思,愿与同行交流共进。我的心路历程与她紧紧相连。开拓视野,活跃思维。中学政治课涉及多门学科,一些理论我知之甚少。但有了她的相伴,我学到了诸多理论知识和实际知识,尤其是教育学、教学论的许多理论使我极为受  相似文献   

18.
正学生时代的我比较内向,不爱说话,但学习刻苦。每学期的表彰大会上,我都会如期登上三好学生的领奖台。同时我也感谢我的班主任,她年轻漂亮、知识丰富又有修养。我曾经想过:将来也做一个像她那样的老师。  相似文献   

19.
我的一位同事开会发言时,提出了“触摸知识”的概念,她说她带孩子参观海洋馆,那里的“触摸池”给她很大启发,使她想到了“触摸知识”这一概念。这位同事的发言使我想到了许多问题。我们当老师的,通常都是要求学生掌握知识。所谓掌握,本义是搭在手心,这里其实隐含着一个前提,就是我已经把知识放到你手心了,现在你的任务就是抓住(记住),别让它跑掉(遗忘)。然而经验告诉我们,由别人送上门来的东西我们往往“掌握”不住,自己努力抓到手的东西才会提住不放。有这样一个民间故事。一位老人临终前对儿子说:‘如果你能凭自己的劳动…  相似文献   

20.
去世纪广场的路上,我就开始按捺不住地兴奋,因为我马上就能见到我的月上西楼了。月上西楼是我的网友。虽然认识的时间不长,但每一次聊天我们都感到很融洽,我觉得她谈吐优雅、知识渊博。她说我见多识广、风趣幽默,虽然我们未曾谋面,但她给我传过照片,标准的瓜子脸、杏仁似的大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