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浙江温岭太平山下金村是温岭金氏的一个聚居地。最近其附近出土了父子四方墓志铭。通过对金氏家族墓志的整理与考略,明确了金氏一族的家世辈分。同时结合温岭地方文献,对志文中提及的革除事件、太平壬子抗倭、乡饮酒礼等历史事件及志文中的相关人氏与地理加以考释。  相似文献   

2.
陈辉 《台州学院学报》2011,33(2):30-33,47
温岭石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人文底蕴,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造就了温岭石文化的丰富内涵。石夫人峰是温岭石文化的象征;钟灵毓秀的方山孕育了王居安、谢铎和赵大佑等历史名人;长屿硐天集中展现了1500年来人工采石留下的石文化遗址;石塘渔村保留着独特的石屋建筑群……在不同的时代,勤劳聪慧的温岭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石遗迹、石工艺和石景观,留下了丰富多彩的石文物、石民居、石建筑、石器具、石风俗。  相似文献   

3.
温岭的"新农村教育"旨在通过构建适应农村实际生活的充满活力的教育,促进城乡基础教育从二元结构向一体化的迈进。均衡发展是温岭"新农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温岭中学办学历史悠久,1847年(清道光二十七年),温岭中学前身宗文书院于横峰创办,至今已有160年的办学历史,是目前国内历史最长、环境最优美、设施最先进、教育质量最优的省一级重点中学之一。  相似文献   

5.
温岭的教育科学工作.在经过了“十五”群众性普及和阶段性区域推进以后.走进了“十一五”。“温岭有了自己制造的教育科学成果”:第五届浙江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10个一等奖温岭获2项,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市教育局被评为省重视教育科研先进单位……显而易见,进入“十一五”后.温岭教育科学保持了稳健发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6.
新年伊始,温岭教育传来两件值得令人关注的事:浙江省第五届教育科学优秀研究成果评比中,温岭获奖的数量和质量再次荣登全省县(市、区)榜首,其中7项基础教育一等奖中温岭获得2项,创一个县(市、区)获2项一等奖的省记录;中国  相似文献   

7.
《小学生》2010,(Z1)
在温岭,说起方欣臻,知道的人并不多,但如果说起姐姐奖学金,大多数人特别是外来民工都知道。姐姐奖学金的设立,还得从一本字典说起。5岁时,方欣臻随父母来到浙江温岭。父亲是一名车工,母亲在一家私人小厂  相似文献   

8.
正浙江省温岭师范附属小学地处温岭市太平街道中华北路。占地面积12亩,是1996年由温岭师范学校和温岭建国投资公司联合创办的一所民办寄宿制小学。目前有28个教学班,1371名学生,151名教职员工。学校确立了"阳光附小,快乐成长"的核心价值观,坚持"以育人为核心,把健康放首位,以质量树品牌.用服务促发展"的阳光教育理念,以培养"健康、自信、感恩、奋进"的阳光学子为育人目标,以"激情工作、诗意生活、博爱勤谨、共享和谐"为教师发展  相似文献   

9.
"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温岭教育行政部门为了深度参与温岭"经济建设、中等城市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中心工作,提出全面实施"新农村教育"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10.
《辅导员》2008,(11)
为总结、宣传改革开放30周年的巨大成就,全面推进"新农村教育",再创温岭教育新辉煌,浙江省温岭市近日评选出了"温岭教育改革开放30周年五项重大事件、五个重要成果和五位代表人物"。这五项重大事  相似文献   

11.
苏华 《承德师专学报》2005,25(4):56-56,68
自由是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以及对必然性的利用,是主客观统一的过程;而实践也是同样包含着主客观统一的主客体的统一,即人们利用、改造客观必然性的活动:主体性也是在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克服、改造中得以确立起来.自由、实践、主体性三者为同一概念的不同表述形态,各有侧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性是从自由和实践引发开来的,作为自由和实践的主体在对客观对象的认识、作用和改造中达到的与客体世界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围城》通过方鸿渐的漂泊,借助看似"开放"实则"封闭"的空间转移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及中国知识分子作了入木三分的描绘,多侧面地对所谓文明社会的各种弊端作了无情揭露和嘲讽,使方鸿渐们在不同的世情背景下,呈现出既复杂又真实的人性、人情和人生。  相似文献   

13.
虽然有效教学反思已倡导多时,但并不能无条件地接受它,要在对它本身有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指导自己的教学。因此,对其概念的梳理和思考是必需的。本文认为有效教学反思是有着多方面涵义的实实在在的概念,其"有效"所言传的是一种"发展"和"进步"的意义,体现了对一种理想状态的追求。具体来说,有效教学反思体现为一种教学反思形态、思维形式、理想和境界以及多指向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14.
“时代”、“地区”和“民族”性类目常常并列列出,归类时可以从有关相近相邻类目的内容划分中找出划分标准;分析主表中注释隐含的划分标准;分析类目包含的主要内容成分判断或参考一些相关类目规定的划分标准,来寻找到合理的归类方法。  相似文献   

15.
由沃尔夫冈·彼得森执导的电影《特洛伊》取材于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它以直观的音像形式重现了古希腊的一场战争,同时也融入了现代的商业因素.影片在故事的基本情节、人物的塑造及文化的内涵上,对原作既遵从、又疏离,使得作品从一部反映部落英雄战争的史诗,转向更为深邃的人性拷问,更契合现代人的审美趋向;但如果仅凭影片去理解史诗,则会有失偏颇.  相似文献   

16.
原始的雅、俗都和“礼”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否遵循礼的规范,是区分雅俗的重要标准。礼最初是俗的一种体现.经过贵族加工和发展后.礼更加规范。约束力更强。雅依从于这种规范后的礼.最早在音乐领域诞生,借以和未经规范的、不能体现礼的精神的“俗乐”相区分。雅的观念产生以后。雅俗之间才开始有了区分。  相似文献   

17.
<到灯塔去>(To the Light house)是一部经典的意识流小说,它以完美与和谐的艺术形式充分展示了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非凡的艺术功力.本文以<到灯塔去>为文本,提出了对"非个人化"手法在两个层次上的理解并探讨了伍尔夫如何娴熟的使用这一手法来揭示人物变化多端的内心世界,揭示人的本质.  相似文献   

18.
一直以来,许多研究者忽视了鲁迅写作《阿Q正传》时的思想观点和文艺观点,仅仅一般地根据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中关于农民问题的正确思想来解释阿Q的“革命”问题。事实上,阿Q的“革命”,不过是他的“精神胜利法”在客观环境发生变化后的另一种表现的形式而已。  相似文献   

19.
《西游记》中的“游”作为希望的载体,对于游者本身的意义,主要在于为师徒们提供了新生的机会,由此引起了师徒们身份的重构,并使他们融为一体。游的“流动性”与“滞”的因素相对举,以及作者对结局的淡化处理,揭示了“游”这个行动所产生的永恒意义。  相似文献   

20.
《颜氏家训·音辞》中"败"、"好"、"恶"三个字的语音在汉语史中有一个演变的过程,其词性、语义也有着相应的变化。经过考察,可以发现"败"、"好"、"恶"语音声、韵、调的发展和更替具有规律性;词性、词义的演变和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上古到中古和从中古到现代,语音演变趋势呈现不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