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豫章",是春秋战国时代长江北岸的地名,西汉初年开始是最高地方行政区"郡"的名称。豫章郡之得名,流行的说法是因境内多大樟树。随着行政区制度演变,豫章郡级别下降,辖区缩小,由管辖江西全境退为只辖赣北南昌地区,隋唐时退出行政区系列。然而历史古老,社会影响大,豫章成了闻名的"郡望",既代指南昌,也代称江西行省。历代著述、故里乡贯、书院学校、人物别号等,都有冠以"豫章"的。豫章,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久享盛誉,沿用不衰。  相似文献   

2.
<正> 赣州地区禹贡为扬州之域。春秋属吴,战国属楚。秦灭楚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其地属九江郡。 西汉属豫章郡。豫章郡领十八县,其中赣县(今赣县、兴国地)、于都(今于都、会昌、安远、寻乌、瑞金、石城、宁都地),南野(今大余、南康、上犹、崇义、信丰、龙南、定南、全南地)三县为今赣州地区属地。西汉末新莽改豫章郡为九江郡,后汉复改名豫  相似文献   

3.
江西,“人杰地灵”、“使彩墨驰”,是一个具有悠久文化历史的省份。古代的江西人民,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特别是唐宋时期,书院林立,人文鼎盛,名家辈出,盛极一时。谭正壁编的《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所收录的中国文学家六千八百四十八名,其中江西就有二百四十七人之多。自从西汉初年设立豫章郡,豫章一名就成为古代江西的通称。汉初,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封建文化也随着发展起来,人才不断出现。东汉时豫章南昌的唐檀,“少游太学,好灾异星占之术”,后来回到乡里教授,学生常有百余人。著《唐子》二十八篇。魏晋南北朝时,由于政治中心南迁,加速了江南经济文化的发展。这时,江西地区的讲学机构和讲学风气,  相似文献   

4.
秦汉时期,东南方发生的几场战争与江西地区的逐步开发关系密切。秦征百越,五个集兵地点中的两个在江西境内,使江西东连闽、南通越的交通优势渐为人知,其边防战略地位亦在汉初豫章郡设立后凸显出来。汉武帝用兵两越,豫章郡不仅是汉军主要的集结地,更是重要的战场。之后,越族加速分化,豫章郡长期安定,人口增长提速,经济地位上升,县级机构增多,人文影响扩大,成为汉末军阀角逐的要地。孙吴集团镇抚山越,驱使山越民众编户化,对其自身发展,尤其是与汉族同化,皆有意义。孙吴期间,江西人口稳定增长,郡县数一再扩张,与此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5.
据考,豫章书院创建于南宋,位于南昌府进贤门内(现南昌市第十八中学暨南昌市包装职业中学校址),属省城书院,是江西较大书院之一,曾与白鹿洞书院、鹅湖书院、白鹭州书院齐名,先后以理学祠、孝廉堂、书院等形式出现,为古代江西学术思想的传播,人才培养,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南昌府在秦(公元前221——206年)为九江郡地。公元202年,西汉高祖刘邦命颖阴候灌婴率兵进驻南昌,筑城以为郡治,谤豫章郡和南昌县。自此,豫章一名成为古代江西的通称。  相似文献   

6.
江西钱币的铸造始于何时,史无明文记载。汉以前已不可考。汉初,江西境内始见铸造之记述。《豫章图经》云:“南昌山者,昔吴王濞铸钱之山,时有夜光,遥望如火,以为铜之精光。”乐史《太平环宇记》所记相同。吴王濞在汉文帝时据有豫章郡铜山,采铜铸钱。事见于《史记》。南昌山即南昌以西的西山。《新唐书·地理志》载:“洪州豫章郡,有铜坑一。”明南昌府的土产中“铜产西山”可证。吴王濞所铸的铜钱是汉半两钱,数量很多,有“吴、邓钱布天下(吴即吴王刘濞,邓是邓通)”之说。  相似文献   

7.
甘甜 《江西教育》2022,(9):31-32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南昌市东湖区自古以来就是教育文化昌盛之地,它是南昌教育的首善之区,有"学在东湖"的美誉,是南昌教育乃至江西教育的一张名片.东湖区先后获评全国首批幼儿教育先进区、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区、全国特殊教育先进集体;连续4年荣获"全省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优秀县(市、区)";全省高质...  相似文献   

8.
江西地区的豫章郡,一直不被秦汉史家注意,古籍中的记载也很轻微,是一个被忽视的研究盲点.本文通过文献资料和最新考古成果说明,在先秦时代这里有发达的青铜文化,领先的铜矿采冶成就,早已为汉初建立豫章郡,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在汉代诸郡国中,豫章郡户口增、田野辟、发展最快,人口数由殿后一跃而超越四邻和中原诸郡,处于领先的突出地位.人们饭稻羹鱼,显示出经济潜能和优良的生态环境.兵车常来,“控蛮荆而引瓯越”的战略地位已经受到重视.一批杰出人物有“文章节义”的品格特色,吸引了会稽等地的学子.经济、政治、军事、文化诸侧面的事实证明,豫章郡在秦汉历史上的地位不容轻视,亟待深入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9.
春秋战国时期,江西的北部地区吴强属吴,楚盛属楚,故有“吴头楚尾”之尴尬.汉设“豫章郡”,一步到位奠定了“江西省”.两晋南朝的“江州”,唐、宋时期的“江南西道(路)”,元、明、清时代的“江西”,使得“江”在相当长的时期成为江西的代称,这也是江西经济文化在全国居于重要地位的时期,一度与两浙、浙江并称“江浙”.清代康熙六年,明朝的“南直隶”、清初的“江南省”分为江苏、安徽二省,江苏、浙江持续为全国经济文化发达区,并称“江浙”;江西则从“江浙”中淡出,无奈与曾经落后于己、后又超越自己的湖广组合为“江楚”.晚清,内敛的“赣”取代开放的“江”,成为江西简称.这既是江西“符号”的变化,也是江西经济文化地位的“身份”性变化.  相似文献   

10.
自汉代起,经由豫章人的不懈努力,豫章文化内涵不断丰富。根据从西汉至清末时期的豫章文化发展概况来看,首先通过以"豫章"为名的文化介绍了不同时期的豫章物态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从时间维度将豫章文化从汉代至清朝划分为萌芽、形成与发展和兴起三个阶段。概述意在总结前人的豫章文化研究,同时为今后更全面、细致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张玲玲 《江西教育》2007,(17):23-24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与历史上的南昌同名的豫章中学,经历了百年的旅程,创造了一系列的辉煌业绩.除此之外,值得豫章人自豪骄傲的,还有她"诚、朴、明、强"的校训,历经百年的风雨,代代相传至今.  相似文献   

12.
孔子弟子澹台灭明,学成后南游至江,居于楚,葬于豫章东湖之滨。历代儒家称其为:“刚方正大之士”。江西南昌儒学自其始。豫章城内向有东祠祀灭明。澹台祠亦称友教堂,明代建为友教书院,并有讲会之设,清初为江西四大书院之一,清末改为学堂。  相似文献   

13.
汉初,刘邦设豫章郡,其所辖的十八县稀疏地分布在今江西的东南西北;区域内发展不平衡;多邻近水域;军事地位普遍重要,既表现出共性,也呈现出自己的个性特色,这些都是由豫章的经济,人口和地理环境等因素决定的。  相似文献   

14.
豫章(今江西南昌)是天下罗氏的发源之地,罗珠公是天下罗氏之祖."天下罗家无二派".自罗珠之始,家族繁衍,分支发展脉络清晰,家谱记载严谨有序.据古代史书和各地罗氏家谱的记栽,大致可以看出豫章罗氏迁徙的概况."豫章罗氏宗祠"是天下罗氏顶礼膜拜的圣地,是罗氏宗族的象征."堂号"实际上就是家族分流的一个名号.  相似文献   

15.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与历史的南昌同名的豫章中学,走过了百年的风雨,除了创下系列的辉煌业绩外,还有一样值得全体豫章人自豪骄傲的就是她“诚、朴、明、强”的校训,历经一百年的风雨,代代相传到现在。它语言精炼,意境深远,包容了几代豫章人的教育理念,与现代最先进的教育思想相吻合。我是2005年奉组织之命,不经意来到豫章中学的,算是和豫章有了前生的缘分。  相似文献   

16.
具有世界影响的羽衣仙女传说起源于豫章,南昌市中心的洗马池就是传说中鹤衣女洗浴的清池,传说的现实基础是全球白鹤的98%在江西越冬,这个故事反映了赣地源远流长的鸟崇拜习俗。作为赣文化中的一颗闪亮珍珠,它能给赣地旅游资源增添光彩,使江西的一些旅游点获得较高的人文附加值。  相似文献   

17.
在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豫章故郡,有一所名闻遐迩的百年名校——南昌市豫章中学。多年来,该校注重以人为本,勇于开拓创新,形成了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8.
西汉政府发配罪犯徙边敦煌郡是一种常态化举措。徙边敦煌郡的罪犯按人员类型大概可分为三种:第一,犯罪之官员;第二,大逆无道罪犯家属;第三,各种刑事犯罪人员。各种类型人员或因犯罪或被牵连而徙边敦煌郡,对敦煌郡的人口增长、经济与文化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意义。与此同时,各类人员徙边敦煌,促进了中原先进技术在当地的传播,并且这些文化和技术还通过敦煌继续影响西域地区,从而推动了地区间文化、科技的交流。  相似文献   

19.
明清时期江西的徽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清时期,徽商的势力发展到了顶峰,活动足迹遍及全国,出现了“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楚、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的盛况。地处徽州西南面的江西,“南距五岭,北奠九江,据百粤上游,为三楚重辅,瓯越、荆、吴之交,江湖林麓之裕,实江东一大都会也”,也是徽商风云际会之所,不仅江西的一些工商业市镇,其大贾必据,即或是穷乡僻壤,亦不无他们活动轨迹。本文试图就明清时期徽商在江西的经营及其对江西社会经济的影响作一粗浅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史书与地方史志中多处记载柳氏家族避难于"王屋山"。这一隐居之地究竟在哪里?为什么多次选择这里避难?这些问题对于破解柳氏民居与柳宗元家族之关系十分重要。本文从3个方面论证了沁(水)历(山)一带为柳氏家族的避难之地:一、沁历一带历史上长期属河东郡管辖,属同一行政区域。长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交融,形成了共同的语言习惯,生产、生活习惯,是柳氏家族避难的首选之地。二、沁历一带悬崖峭壁、山高林密、交通不便,处两郡数县交汇之处,远离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理想的避难之所。三、沁历一带有柳氏家族的"皇奉食邑"与庄田家产,为其家族避难提供了物质基础。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柳宗元及其家族避难之地就在(太)行(王)屋间的沁历一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