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传统翻译理论对隐喻的翻译研究多以修辞为取向,把隐喻的翻译视为修辞层面的语际转换.认知语言学对隐喻做出了全新的解释--认为隐喻不仅是语言现象,而且是人类重要的认知方式.本文通过对《红楼梦》中隐喻英译策略的研究和归纳,提出从认知语言学角度解决隐喻翻译障碍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2.
从认知角度看隐喻是从始发域向目的域的映射。隐喻是语言的一种普遍现象,它们来源于日常生活的基本经验,是语言与文化联系最紧密的部分。不同语言文化在隐喻使用上有相同更有很大的差异,这就给我们对隐喻的翻译带来较大的困难。文章从认知的角度,来探讨隐喻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3.
人类由近及远、由实体到非实体、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决定着人体及其器官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基础.而手作为人体的重要器官,它的隐喻化体现了人类形成和表达概念的方式和途径。基于这种认识,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探讨了“手”隐喻的理论基础、认知特点以及在汉英语中“手”隐喻存在的共性和个性。  相似文献   

4.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思维方式。语言中的隐喻是人类认知活动的结果与工具。了解语言的隐喻本质及其概念隐喻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比喻性的语言及习语。  相似文献   

5.
英汉语在“时间是空间”、“时间流逝是运动”、“时间是金钱”、“时间是实体”等主要时间概念隐喻及相应的语言表达形式中虽有很多相同之处,但也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来源于英汉不同的认知和社会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6.
人体及其器官是人类认知的基础和出发点之一。"口"是人体的主要器官之一,它在构造概念和理解事物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基于隐喻认知的理论以及人体隐喻化的三种类型,即:人体域到非人体域的结构映射,非人体域反过来到人体域的映射,以及人体域内部两个器官之间的映射为基础,本文从认知的角度对汉语"口"的隐喻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当代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一种人类的认知现象,而基于人类认知的基本规律,人体及其器官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基础,其隐喻化是人类形成和表达概念的基本途径之一。本文根据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理论探讨人体隐喻的理论基础和认知特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概念隐喻理论的基础上,将银行英语的概念隐喻分为三大类,并进行一一讨论分析。从而为培养银行专门用途英语的隐喻概念思维提供一条可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英语中的银行用语隐喻分为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实体隐喻三大类,这与英语国家文化息息相关。银行类专用英语使用者要想有高效的阅读产出,必须建立起隐喻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0.
白琳琳 《考试周刊》2010,(47):30-31
本文以LakoiT提出的体验哲学观为理论基础.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了英汉两种文化背景下的身体隐喻,揭示了语言是客观现实、身体经验、人类认知和生理基础等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验证了语言现象与人的身体经验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也是一种思维方式.由于其植根于语言和认知方式中,隐喻包含有强烈的文化色彩.因此,译者在翻译隐喻时,需要将其他方面的诸如文化和历史因素考虑在内,并采用直译、等值翻译和意译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13.
时间是抽象的,而近期的认知语言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隐喻是人们对抽象概念认识和表达的强有力工具。这些隐喻概念的运用说明了隐喻在人类语言中的普遍性和各民族认知的共性;同时,隐喻概念因深受民族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也存在一定的文化差异性。  相似文献   

14.
认知语言学为转喻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转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层面上的修辞手段,更是一种概念现象和认知过程。近年来转喻的界定、分类、转喻与隐喻的相互关系以及转喻与语言结构的关系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对其简要的梳理对我们明确未来的研究方向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隐喻在语言的发展和使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法,而且是一种认知方式。文章从认知的视角探讨隐喻的构词扩义功能和语篇衔接功能,并提出把隐喻功能应用到英语专业语言课上,让学生依靠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去记忆使用词汇,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从而更加透彻地理解语言并创造性地使用语言,提高语言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16.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英汉有关时间的隐喻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时间的概念是通过其他概念来认识的,通过汉英有关时间的隐喻表达,从认知的角度对比探讨了两种文化认知和建构时间的途径和方式。这些隐喻概念的运用说明了隐喻在人类语言中的普遍性和各民族认知的共性,同时,隐喻概念因深受民族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也存在一定的跨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关于译者的主体性研究可追溯到上个世纪初,但该研究真正引起人们关注并得以深人还得归因于近年来诠释学、解构主义、后殖民主义和女权主义等学科、理论的提出与发展。从一个新的视角——认知语言学的意义观出发,结合翻译活动中“意义的理解与输出”,即翻译这项活动的两个方面来阐述译者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8.
Folklore is the living fossil of our unique culture and the essenc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for thousands of years,whose translation study is of great histor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This paper,by taking northern Shaanxi folk culture translation as the examples,attempts to discuss three main principles that should be followed in the creation process from the new perspective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aiming at achieving a better output in Chinese folk culture.  相似文献   

19.
杨丽梅 《海外英语》2011,(5):174-175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study are based on different views of meaning understanding.Under cognitive linguistics,translation is not viewed in terms of equivalence,or in terms of rewriting or recreation.The cognitive resources constructing the same the similar meanings by different languages may be quite different because different languages have developed different ways of prompting the required cognitive construction.By examining the construal shifts or transformation made by different translators,we can describe how translator establishes linguistic cues to activate meanings in the target text.In this paper,we elaborated on the application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in translation study.  相似文献   

20.
文章根据概念隐喻理论、认知翻译假设和隐喻翻译模型,归纳出动物隐喻翻译主要的三种模式:对等映射、归化映射和喻义映射,并用以分析《红楼梦》中的动物隐喻翻译,归纳出四种情况:重合隐喻、平行隐喻、冲突隐喻、空缺隐喻,探讨动物隐喻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