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邮市在世纪之末是否会出现第四次高潮,这是广大邮人都在猜测的事。笔者在对近20年邮市兴衰进行分析后,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即除了1985年呈现的邮市高潮为集邮者数量激增和沉积30余年的价值回归总爆发外,在90年代出现的两次邮市大行情前夕,都存在着邮政资费调升、银行利率降低、中国集邮总公司价格调升以及邮市在底部盘桓现象,而且上述四个现象同时“碰头”时,才酝酿了行情出现真正的火爆和邮市交  相似文献   

2.
今年上半年,邮市演绎了一段持久的扬升激情。从年初的年册行情到"猴三世"系列的登台表演,连续100天,邮市驶入上行线,邮人喜气洋洋,邮政弹冠相庆。可是从4月9日到4月22日,邮市出现了罕见  相似文献   

3.
2001年3月下旬,邮市出现了一波为期35天的井喷行情,大量近期邮品的价格快速飙升,市场上黑马狂奔,演绎出了让人振奋的中级反弹行情。但是随着同年4月21日《聊斋(1)》小型张大溢幅面世,市场资金面出现了捉襟见肘的窘状,加上其后不少邮政企业铺天盖地得抛售新邮,到4月底行情已基本宣告结束,夭折的走势令人唏嘘。  相似文献   

4.
中国邮市成为集邮爱好者的市场,中国的邮市春天才会到来。这句话已被数次邮市高潮所验证。邮市从“炒邮”演变为“炒政策”,是中国特色邮市的新发明,其实也是“政策市”的宿命所决定的。2004年这波行情的出现是价值规律的体现,但邮发406号文件中朦胧的“邮政分家”消息,猴年邮票的  相似文献   

5.
9月5日,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节目中,播发了《中国邮政改革正式启动》的消息,消息说,作为政府职能的天津、浙江、山东、四川和陕西五省市邮政管理局已于9月4日正式成立,各地的邮政政企分开工作将在两周内相继完成。此后,平面媒体和网站上出现了不少文章,这些文章说,邮政改制为邮市带来曙光,带来春天,还有的引用邮市行情撰文说,“邮政改制邮市普涨”云云。  相似文献   

6.
在邮市,每个投资都有一个共同的体会,那就是机会与风险并存。近期的邮市出现了四年多来罕见的飙升行情,应该说机会大于风险。但在这种情况下.邮市中却还是有大量散户投资未能赢利,甚至出现了严重亏损,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7.
邮市见闻84     
邮市升温了!近期邮品的价格暴涨了!打折的邮品越来越少了! 邮人期盼4年的邮市回暖,终于在3月20日国家邮政局公布2000年下半年纪特邮票发行量之后出现了,而且这次以近期邮品为主的修复行情,走出了令所有人都出乎  相似文献   

8.
邮市见闻(54)     
9月份以来,邮市人流渐增,成交开始活跃。虽然许多人并不看好今年的邮市,但9月初呈现的从温文尔雅到疾风骤雨般的近期邮品上升行情,由不得你不相信邮市的回暖色悄然来临。 根据9—10月份市场成交的主要品种观  相似文献   

9.
邮市见闻     
宝木 《上海集邮》2001,(5):41-41,47
邮市升温了!近期邮品的价格暴涨了!打折的邮品越来越少了!邮人期盼4年的邮市回暖,终于在3月20日国家邮政局公布2000年下半年纪特邮票发行量之后出现了,而且这次以近期邮品为主的修复行情,走出了令所有人都出乎意料的飚升走势。  相似文献   

10.
集邮大众视为特大利好,并为之一振的邮票销毁正式启动后,邮市却并未出现人们所预期的上涨行情,仅在销毁初始有过一阵短暂的反弹,而后又重归往日的宁静。究其原因,笔者认为,销毁固然必要,但只能治标,邮政和邮品发行体制的弊端与问题才是造成邮票打折和邮市长期萎靡不振的根本原因。一、“政企合一”的邮政体制形成“官与民争利”的局面。由于邮政部门直接参与邮票市场的经营,不但挤占了集邮投资者的利润空间,而且加大了投资者的风  相似文献   

11.
近年,面对奄奄一息的邮市,应该说,邮政部门一直都在不断地出台一些救市措施,但尽管减量、降面值、销毁邮资票品、改进版式设计、停用邮资已付戳,严查违规等利好政策频出.邮市行情却屡创新低,3年一小涨、6年一大涨的邮市周期理论看来注定要失灵了。难道邮市真的会一蹶不振?邮市的春天一去不复  相似文献   

12.
国家邮政部门为了改变邮市旷日持久的沉闷局面,先后出台了很多新的政策,如恢复中断多年的票、片提前公布发行量;继续缩小邮票发行量;发行一些计划外的“短腿”邮品;对提前出现在邮市的邮品按编码进行查处。可时至今日,效果如何呢?提前公布发行量的做法,没有吸引更多邮人,引来的是片、封的“滥发”。“短腿”邮品的增发,大多只是在版式上有差异,按照FIP的规则,不能算是新品种。虽然在2002年的3、4月间邮市曾出现“井喷”行情,再看看炒作的对象,都是近期“短腿”邮品,这些名义上规定摇号的,怎么会成捆成包  相似文献   

13.
近期进入卢工邮市的客流不多,内场A区、B区中,邮商人数比顾客还多,好在邮市里有空调,"孵空调"成为邮市的一个新景观。歇息二年的邮市"歇夏期"又卷土重来,酷暑阻碍了爱好者入市的脚步,邮市行情每况愈下。网络间的成交也显得苍白无力,邮票新品行情连续滑落,行情和走势变得更为扑朔迷离,在综合因素的影响下,整体继续胶着盘旋,部分品种有价无市,平淡无奇曾使不少邮人开始迷惑,这些现象都在价格  相似文献   

14.
宝木 《收藏》2007,(6):150-151
猪年春节刚过,邮市突然出现了下滑走势,让不少投资者吃惊不小。难道春节前还如火如荼的年票行情就此结束了?不过细心的投资者还是发现了邮市呈强的蛛丝马迹,那就是春节后的邮市调整主要针对近期新邮,这些品种因春节前涨幅较大,而顺理成章地陷入了调整状态,且这种表现在近3年中无出其右。  相似文献   

15.
邮市见闻(88)     
阶段性底部出现 8月中旬,邮市人流开始增多。虽然近期邮品再度下滑,但因投资者谨慎吸纳,并未引起货源涌出。大量近期邮品已跌至3月下旬行情启动初期的位置,继续抛售将面临极大损失,所以成交数量极少。这无疑宣告了阶段性底部  相似文献   

16.
邮市行情的起落,当然与国家经济发展大气候、邮政政策有关,其实,也有市场的构成部分,即邮商与入市者有关。邮商的素质高,讲诚信,价钱公道,服务到位,吸引的客户多,人气就旺;反之,专搞低价收,高价出,以劣充优,坑蒙欺骗,一锤子买卖,则不但会砸自己的牌子,还会给市场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气走客户,打击人气。2004年邮市行情,是广大集邮者、邮商、市场管理者与邮政管理层共同配合发动起来的,几个月内,打折票的大幅度回升,新老邮票的上涨,都给投资者带来可喜的回报。邮市继续向好,已成为场内外的共识。在如  相似文献   

17.
为了培养邮市骨干,进一步激活邮市,北京马甸邮币卡市场从今年年初开始,联合北京市证券公司每月举办一次股市邮市研讨会。笔者作为《集邮博览》市场版编辑应邀参加了最近的一次研讨会。研讨会由马甸邮市负责宣传工作的杨曦主持。与会人员包括北京证券北三环东路营业部工作人员、邮商与部分媒体记者。从会上获悉,今秋邮市将会出现第二波行情。  相似文献   

18.
《中国集邮》2000,(11):29-30
从去年下半年以来,邮政部门为振兴极度低迷的邮市出台了一系列救市举措,其力度之大、频率之高是建国以来少有的。尤其是今年5月18日起率先在北京邮票厂清理销毁不适应现行邮政资费标准的通信邮票及超过库存标准的1992-1999年纪特邮票,为全国范围内销毁邮资票品拉开了序幕。3个月来邮票市场依然不为所动,反而随邮市传统“歇夏期”的到来,整个大盘仍破位下行,新邮预订户手中的编年新邮市价大幅缩水,170多元的1999年票竟然面临跌破百元大关之虞,邮人闻之无不为此寒心。  相似文献   

19.
5月份以来,邮市继续冷寂,出自邮政的多项利好消息在邮市上未见热烈响应。实际上,邮市经过连续3年的低迷,许多邮品的价格都已跌到了很低的位置,不少品种更是出现了严重超跌现象,然而一方面由于前一时期活跃在邮市中的大量资金都已受困于近期邮品之中,市场上已是弹尽粮绝,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邮商面对利好消息显露出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无奈;另一方面是在编年票销毁期间,大量的1993-1999年纪特票出现在二级市场中,许多成套邮票化整为零,只看面值进行抛售,导致4月底微现回升的折扣票价格再度下挫,  相似文献   

20.
邮市这一挂列车在邮政体制改革利好政策的推动下,从年初到5月中旬平稳前行,龙头品种(JT邮票和奥运系列邮品)带动了其它老票和次新邮票,行情逐月攀升,业内人士将此现象描述为邮市复苏。可是到了五月底,编年邮票的市价纷纷下落,8元面值的打折小型张从5.7元跌至5.2元,“十大将”小版张从9.5元回落到8.9元,许多编年邮品市价降幅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