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由龙头企业带动农户连接市场,从而形成龙型经济格局是我国现阶段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实现形式。科研、教育、推广(产、学、研)三结合,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起着人才和技术的支撑作用,科技进步是农业产业化取得实质性发展的主要保证,因此,农业龙头企业尤其是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的培育和建设,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本文拟对我省培育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促进云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提出几点思考意见。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概念及背景“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打破地域、行业、部门和所有制界限,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国内…  相似文献   

2.
订单农业中的利益联结机制及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订单农业作为一种市场经济主导型的生产经营模式,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但履约率低.合同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相对稳定的合理利益连接机制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也是订单农业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探讨了我国订单农业的发展概况,并从风险的角度讨论了订单农业中发展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3.
农业产业化多元化利益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群 《软科学》2005,19(4):63-66
农业产业化利益共同体的形成存在着诸多障碍因素,市场波动中不是农民违约,就是企业违约。论述了农业产业化各参与者的功能定位,通过江苏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关系的案例分析,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探讨了各经营主体利益联接的方式、可行性、稳定性及发展方向,提出了促进农业产业化利益共同体形成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产业化是农业结构调整的根本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结构调整的根本出路在于农业产业化,增育龙头企业,完善利益机制,实施品牌战略,搞活市场流通,探索规范经营,推动农业产业结构升级是加快广东省农业产业化进程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农业产业化是现代经济市场发展的需要,更是农户未来发展的目标,在农业产业化的形成过程中,不可忽略的就是龙头企业的作用,龙头企业是将农户与市场贯穿到一起的中介者,同时在农业与市场的相结合作用下也促进龙头企业迅速发展,突出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经济市场中的重要地位。在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下,龙头企业的竞争性更加强烈,这给龙头企业带来高难度的挑战。本文针对在工业产业化背景下,如何提高龙抬头企业竞争力进行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6.
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农牧业产业化进程中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促进农产品有效转化、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剩余劳动力等方面作出了较大的贡献。但是,我区龙头的规模较小,产值有待提高,龙头作用还需加强。政府应加大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推广龙头带基地、公司连农户、产加销一条龙等多种模式,引导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完善企业和农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发挥好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  相似文献   

7.
大成集团从1957年在台南开办第一间小黄豆榨油厂开始正式运营,1990年进入大陆,主营餐饮原料,首先在辽宁省沈阳市投资,开始从事饲料及肉鸡产业化经营。以诚信、谦和、前瞻为经营理念,以发展农业、造福农民、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目标,以健康、绿色、环保的优质产品供应国内外,首创“公司+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带动农民养殖致富,受到国家、省、市各级政府表彰并将起模式加以推广。1  相似文献   

8.
龙头企业与农户合作的联盟绩效理论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与农户缔结联盟已成为目前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主导模式,提高联盟绩效是该模式成功的关键.以国家级龙头企业广州温氏食品有限公司为例,运用联盟绩效理论分析了提高公司与农户联盟绩效的条件及其重要影响因素,并以此理论为基础提出要对龙头企业进行政府扶持.  相似文献   

9.
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是近年来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十一五”期间,农业产业化组织数量大幅增加,龙头企业队伍迅速壮大,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由自发分散逐渐向有计划有组织的订单生产转变。2010年,参与产业化经营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40%以上;全国龙头企业9万多家,实现销售收入近4亿元。在江西,龙头企业加入产业链竞争,并借...  相似文献   

10.
《云南科技管理》2020,(1):11-14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普及,"互联网+"不断融入农业,降低了农业的生产成本和交易费用,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出现了"互联网+农户""互联网+龙头企业""互联网+专业协作组织""互联网+基地"等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对此,农业地区应在充分了解各模式的优劣势、掌握区域生产要素密集情况、分析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后,科学的选择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互联网+"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1.
合作模式、信任对农业企业及农户意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亚男 《科研管理》2014,35(9):123-130
本文从知识管理视角出发,对农户与农业龙头企业间的技术知识转移现象进行研究,探寻农户与农业龙头企业之间的信任关系和合作模式对农业龙头企业知识转移意愿及农户学习意愿产生的影响。运用大规模调查法获取数据并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采用的合作模式越紧密,农业龙头企业技术知识转移意愿越强,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间的信任关系对农业龙头企业技术知识转移意愿和农户学习意愿均存在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2.
组合技术创新的理论模式与实证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技术创新作为企业资源结构有机化和高度化的核心动因,对单个技术创新的分析研究显然是不够的,必须以系统的观点、从战略的高度和组合的角度来研究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本文即从组合的角度,结合浙江省典型企业的具体事例,对技术创新的新模式——组合技术创新的理论模式作一探讨,对技术创新管理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龚仲幸 《科教文汇》2013,(16):72-72,82
园艺专业依托企业的真实项目,以真实情景进行教学改革,课程安排根据企业岗位性质,按季节要求进行编排,是我们目前在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手段。构建基于园艺工作岗位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建设,实施过程充分体现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质量评价体系和教学场所需要根据企业的要求及时更新。  相似文献   

14.
王剑文  范莉莉  刘璐 《科研管理》2021,42(10):85-96
根据熊彼特关于"创新是‘新的生产函数的建立’,即‘企业家对生产要素之新的整合’"这一经典定义,构建了创新绩效函数W_i=F_i(X_1,X_2,……X_n),其中(X_1,X_2,……X_n)为企业拥有的n个创新要素,W_i为创新绩效。本文研究(1)发现在创新绩效函数中,F_i为(X_1,X_2,……X_n)的整合方式,表示在企业各种创新要素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只对这些要素进行不同整合就会为企业带来不同创新绩效,而技术创新模式正是对创新要素进行整合的方式,因此F_i即是技术创新模式。(2)提出如何选择企业最优技术创新模式的原理,即在企业(X_1,X_2,……X_n)不变条件下,能为企业带来最大创新绩效W~*的技术创新模式,就是该企业最优技术创新模式F~*_i。由于F~*_i具体关系式不易清晰界定,故本文将F~*_i的求解过程视为一个黑箱,对其进行了整体拟合。(3)根据最优创新模式选择原理,在建立并评价X、Y、Z、W、F_i的基础上,构建了企业最优技术创新模式选择模型。(4)收集川酒企业样本数据,实证分析川酒企业最优技术创新模式选择过程。  相似文献   

15.
移动互联网技术、移动终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制造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向移动商务模式转变。根据制造企业自身组织关系、业务关系与业务流程的复杂性特点,分析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促进制造企业现有商务模式变革的驱动因素,研究制造企业的移动经营管理模式,提出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制造企业移动商务模式以及与ERP软件厂商、移动终端厂商、移动互联网运营商的合作策略。  相似文献   

16.
从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性定位展开研究,从企业层面来考察、总结和检验创新成果转化的有效实践和模式,并探索性构建创新转化评估体系、因子分析及策略。以企业作为研究主体的视角,总结提炼国外领先企业在创新及创新转化上的最佳实践模式和机制,为我国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借鉴和参照,通过实证检验得出的若干影响我国企业创新及创新转化的因素、机制和结论,为指导企业的创新实践提供科学原则。最后,构建企业创新转化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罗盘,也为企业提供一套系统化的创新评估方法和工具。  相似文献   

17.
论企业资源计划实施中的信息系统变革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胡昌平  刘作仪 《情报科学》2002,20(3):281-284
本文从企业资源计划实施中的信息流分析出发,研究了企业信息的整合和企业信息组织的系统化模式,针对管理创新和再造企业的运作需要,探索了企业信息系统集成及技术实施的初步方案。  相似文献   

18.
论移动商务在企业信息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徐晨 《情报科学》2006,24(1):144-147
移动商务是一种新兴的商务模式,它能运用于企业信息化中并为企业发展注入活力。本文介绍了移动商务的发展趋势和特点,然后分析了移动商务在企业业务中的应用领域,挖掘了移动商务在企业信息化中的应用价值,最后提出了移动商务下企业信息化运用规划。  相似文献   

19.
高稳潮 《现代情报》2010,30(4):20-21,29
中小企业图书资料管理服务运行机制存在机制、管理不规范性、图书管理人员脱离企业实践等不足,创新建立管理服务运行机制应在转变管理模式、推进数字化进程、开发深层次情报信息、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信息服务等方面寻求对策。  相似文献   

20.
熊斌  葛玉辉 《科技与管理》2011,13(3):109-112
企业人力资源内部流动是企业人力资源重新配置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如何实现人力资源与企业岗位的最佳匹配,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建立了一种基于匈牙利方法求解的企业人力资源内部流动优化模型,并结合实例进行了分析。这为企业人力资源内部流动的优化提供了一种量化管理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