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笔者常常听到家长这样的感叹:“我儿子都小学五年级了,拼音还不掌握呀!”“我儿子就怕拼音,连‘h’和‘p’都分不清呀!”“小学拼音那么难,我们家长发音都不准,可怎么指导孩子呀!”“我女儿见了拼音就头晕,提不起兴趣呀!”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习作教学一直是整个语文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作文难”、“难作文”、“文难作”这三个字无论怎样戏剧性地排列组合,都反映了一个道理——“难”。张志公先生曾说过,“语言教学在普通教育工作中恐怕算得上一个‘老大难’,而作文教学恐怕又是语言教学工作中的一个‘老大难”’。换句话说,“作文教学是‘老大难’中的‘难老大”’。  相似文献   

3.
1—iL的奇遇     
一天,“1”在数学王国东转转西跑跑觉得很无趣,想到拼音国去玩,于是它坐着魔棍“一”来到了拼音国。它碰到“i”说:“‘1’你怎么多了个点,你难道不怕回去被皇上‘10’把你的点打掉吗?”“i”摸不着头脑走了。  相似文献   

4.
在拼音教学中,教学生区分b、d、p、q、z、c、s时,笔者创编了一套口诀让他们吟诵:“正6‘b’,反6‘d’;正9‘q’,反9‘p’;扁2‘z’,月牙‘c’,弯弯曲曲就念‘s’。”原以为这样一来.学生肯定能将这七个字母区分得清清楚楚。可结果事与愿违,学生连左右都分不清,更何况什么正反了,读写起来当然时常出错。笔者又设计了一个既形象又直接的记忆方法:让学生一人做一个半圆和一根长竖,自己试着摆摆b、d、p、q,结果错误率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教学为例,较为系统地阐述了物理教学生活化“激活‘我’、进入‘学’、形成‘养’”的“树摇动树”式的教学筹划,提出了“‘我在’的主体性、‘我察’的启动性、‘我融’的认知性、‘我悟’的建构性”四大“我在我学”教学策略,力求实现教学的“求知”“理性”“生命”三重人生境界升华。  相似文献   

6.
王尚文先生说:“语文教学的弊病,我以为病象是在‘教学’,而病根却往往在‘语文’,‘语文’缺乏一定的根底,‘教学’往往会越研究越糊涂,甚至还不如不研究好。”这里的“语文”和“教学”从课程与教学的角度引申,分别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还没有确定,就在教学方法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7.
一、谁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主人公 “课堂教学是一个大舞台,但这个舞台上只能有一位主人公,要么是教师,要么是学生。”“教学应该是一个‘偏正词组’,但究竟是偏‘教’,还是偏‘学’,这就代表着两种教学理念,如果是偏‘教’,轻‘学’,教师则是语文课堂中的主人公,并要求学生的学习要听命于教师的教学;偏‘学’轻‘教’,学生自然成为语文课堂中的主人公,语文教师的教学只是服务于学生的而已。”  相似文献   

8.
张志公先生曾感叹:“语文教学在普通教育工作中恐怕算得上一个‘老大难’。而作文教学恐f自又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一个‘老大难’。换言之,作文教学是‘老大难’的‘老大难’。”学生搜肠刮肚却未凑得只言片语。视作文为畏途;教师费尽唇舌始终打不开学生的灵感之门,劳而少功。教学效果确实如吕叔湘先生说的“少、慢、差、费”。  相似文献   

9.
沧州市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基于“享受语文”的理想,践行“语文教学和语文学习生活化”的基本理念,逐步树立了“教育的本质就是生活”的教育观,“‘教学’就是‘教学生学’”和“教学是师生教学相长的过程”的教学观,“‘用教材教学生’而不是‘用教材教教材”’的教材观,但是还存在着教学中新理念“知、行脱节”,学生主体地位落实不到位、开放而有活力的教材观尚未形成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在谈到作文教学时说:“语文教学在普通教育工作中恐怕算得上是一个‘老大难’。而作文教学恐怕又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一个‘老大难’.换言之,作文教学是‘老大难’中的‘老大难’”。作文教学作为小学语文学科的重要实践基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中学作文教学的地位如何?北京刘锡庆老师在《略论“中语”教学中的作文问题》(《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4.11)中说:“现在,在教学中,在相当多的学校里,‘语文’课不受欢迎,‘作文’更几乎成了‘阅读’课的‘附庸’或‘尾巴’。”对此,我深有同感。  相似文献   

12.
中央教科所戴汝替在《拼音教学科学化问题》一文中指出:“儿童入学的第一需要是知识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是识字读书的自愉感和自豪感,是渴求信息的沟通和内心的感受的表达。归结到一点,就是‘识字读书,说话写字’。”事实上,充分满足了这个需要,一切的教育——无论是知识的、做人的、体魄的、心理的还是其他什么的,都会变得“水到渠成”、“迎  相似文献   

13.
孙玉琴 《小学语文》2010,(11):57-57
“ù”出精彩 “同学们‘u’也有四个声调,请大家和老师一起读……”这是我在教入学仅三天的一年级学生读拼音“u”。不到半节课,学生已经读得很熟练了。我突然觉得,教拼音也可以让学生练习说话。  相似文献   

14.
田丹丹 《辅导员》2014,(18):45-46
“在我看来,立足于语文教材,并从文本的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中,获取具有促进儿童生命成长价值的核心语词即‘主题’。其体验、发现的过程称之为‘主题教学’。这里的‘主题’不同于教材编辑中以‘主题单元’形式出现的话题……‘主题教学’以‘立人’为核心,由主题‘牵一发’,‘动’教材知识与能力体系的·‘全身’……一句话,主题教学,坚持以儿童生命价值为取向,指向人内在的言语与精神生命成长。”(窦桂梅博文《朝向“伟大的事物”出发——“主题教学”的新思考》)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常常谈“写”色变。张志公先生说过:“语言教学在普通教育过程中恐怕算得上一个‘老大难’问题、而作文教学恐怕又是语言工作中的一个‘老大难’,也就是说作文教学是‘老大难’中的‘老大难”’。那么如何改变作文教学的现状,消除学生对写作的恐惧心理,使他们愿意写作、乐于写作呢?我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16.
作文教学一直在苦苦挣扎,张志公先生说:“语文教学在普通教育工作中恐怕算得上一个‘老大难’,而作文教学恐怕又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一个‘老大难’。”  相似文献   

17.
在新课程理念下,语文应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以“学习任务群”的方式来组织课堂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真实可感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文章主要围绕“把准‘任务群’,准确定位沉浸式教学的目标”“聚焦‘任务群’,正确认识沉浸式教学的特质”“立足‘任务群’,精心建构沉浸式教学的策略”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我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尝试着推行“真快乐”作文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所谓“真快乐”作文,就是指在写作教学中坚持“以‘真’为出、发点、以‘快’为过程、以‘乐’为追求目标”的原则,从而使学生实现从“怕作文”到“爱作文”的转变,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到写作的快乐。  相似文献   

19.
以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作为教学的结构线,以问题驱动达成深度学习,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学习内容进行分析和重构。本文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际,从“以‘三会’为核心点,重构教学素材”“以‘四能’为结构线,重构教学环节”“以‘双疑’为兴趣面,掘进教学深度”三个方面出发探析,以期更高效地达成“学科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要以计算机知识传授为基础,技能为教学目标。在课程中采用“‘四维’教学框架、“四一五”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能型人才的需要。就业所需为导向,应用能力为本位,提高职业‘教学做’一体教学和‘五化’教学策略”的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满足为社会培养创新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