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文学鉴赏,是人们阅读文学作品时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是读者对作品的感受、体验、欣赏和鉴别,它明显地带有某些艺术再创造的性质.文学鉴赏虽然以对作品中的形象的具体感受作为开端,但它决不是纯感性的,而是读者通过阅读,在形象感受的基础上,让想象、联想等形象思维活动积极地活跃起来.我国晋代著名哲学家葛洪,在谈到鉴赏诗歌、传记文学作品时说过:“用思有限者,不能得其神也.”这就告诉我们,在鉴赏文学作品时,要领会和把握作品的“神”,读者必须进行积极的思维和理性认识.毛泽东在《实践论》中也曾说过:“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文学鉴赏中的感受、体验,就是通过形象思维在理性认识制约下对作品中艺术形象的深切体验和感受.  相似文献   

2.
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三册作为整套教材的第二阶段,内容主要是学习我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古代文学作品和外国文学作品,着重培养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诗歌鉴赏部分占了三个单元,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部分。这三个单元的鉴赏要求是由浅入深排列的,即由“初步理解意象的意义和象征的作用”———“了解四言诗、骚体诗、五言诗的节奏”———“运用联想和想象,探求诗的意境”。这几个要求看似简单,在教学中要真正落实则是非常困难的。因为诗的语言是非常精练的,一句诗甚或一个字都有丰富的内涵。所以仅诗歌的理解就需要花很大的功夫,更不用说鉴赏了。…  相似文献   

3.
以读者的阅读活动为研究重点的接受美学理论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不是由作家独创的,而是由作家和读者共同创造完成的。读者在鉴赏和批评的过程中也包含了对“文本”的再认识和再创造。这一理论,不仅对文学批评产生了深远而广阔的影响,还导致了文学研究重心的转移,即由过去以文本为中心转移到以读者为中心。  相似文献   

4.
2000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对文学鉴赏教育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将“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与“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听说能力”、“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力”并列提出,从2000年开始的高考语文试卷中,文学鉴赏方面所占的比重也开始增加。文学鉴赏教育,是以指导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鉴赏、分析为目的的教育。常常有人把文学鉴赏和阅读文学作品混为一谈,其实,文学鉴赏虽然离不开阅读文学作品,但是,仅仅一般地阅读文学作品并不就是文学鉴赏。所谓文学鉴赏,是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把握艺术形象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文学鉴赏是人们在阅读与欣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通过感知、想象、情感与理解等心理机能的活动而形成的认识、体味、玩赏文学作品的一种审美的精神活动。文学鉴赏是由可供鉴赏的客体作品与能鉴赏艺术美的主体读者相互联系而形成的。由于鉴赏活动中,文学作品文本的客观制约性,以及同时代、同民族、同阶级的鉴赏者在审美倾向、艺术趣味与鉴赏习惯方面的一致性,使文学鉴赏具有时代的一致性、民族的一致性与阶级的一致性。这种文学鉴赏  相似文献   

6.
吴梦 《现代语文》2011,(9):56-57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以自己的情感、经验去体验作品,对作品作出有个性的反应,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学生以自身情感和心灵去体验作品的过程其实就是高层次的审美活动,  相似文献   

7.
欣赏性阅读是一种审美阅读,即从文学作品中获得赏心悦目的美感。它也是进行审美评价的阅读活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欣赏性阅读的总要求是:“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具体要求是“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相似文献   

8.
王桂莲 《成才之路》2010,(17):I0014-I0014
在语文学习中,不但文章的写作离不开想象,阅读也同样离不开想象。阅读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创造的过程。作品的价值要在读者的创造性阅读中实现。尤其是文学作品,必须借助想象来再现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才会有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感受.从而真正理解作品,使阅读真正成为一项高尚的心智锻炼。  相似文献   

9.
阅读文学作品需要读者调动生活经验,填充作家有意留下的空白。阅读《哈姆雷特》时,从人物过去生活的细节、省略的情节、隐藏的主题进行经验填充,可以达到对作品的深度理解和审美鉴赏。经验填充是一种简单、高效、科学的阅读策略。它能充分地调动读者的阅读积极性,激发读者对社会的关切、对人自身的洞察,使读者在阅读中认识事物本来的样子,在阅读中增强自我。  相似文献   

10.
小说和戏剧是学生喜爱的文学形式。小说和戏剧的阅读占学生阅读内容的大部分。但普通的阅读达不到“把握作品情节,鉴赏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色,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的教学目标。这里的“鉴赏”是较高级的语文能力,所以我们不能将文学鉴赏与阅读文学作品混为一谈。因为文学鉴赏虽然离不开阅读文学作品,但仅仅一般地阅读文学作品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将读者的感知、想像、理解等诸多功能充分调动起来,处于无障碍状态,从而获得精神上的超脱和愉悦,这种阅读才能被称为文学鉴赏。为了在小说、戏剧鉴赏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笔者在教学中采取了以下做法:…  相似文献   

11.
【课标·教材·学情】 课标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此文被安排在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这个单元几篇课文都是写“绿”。  相似文献   

12.
杨彬彬 《学子》2014,(7):25-25
在语文教学中,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其中古诗词名篇的鉴赏是最引人入胜的一部分。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每当提到鉴赏,很多学生就觉得高深莫测。其实,它并不像学生们想象得那样难。所谓鉴赏,是指读者阅读作品时的一种审美活动。读者通过语言的媒介,获得对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或意境的具体感受和体验,引起思想感情上的强烈反应,得到美的享受。诗歌创作的根本动因是情感,而人与人的情感是相通的,  相似文献   

13.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小学六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145万字以上。”这是《语文课程标准》给我们提出的总目标。  相似文献   

14.
正在语文教学中,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其中古诗词名篇的鉴赏是最引人入胜的一部分。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每当提到鉴赏,很多学生就觉得高深莫测。其实,它并不像学生们想象得那样难。所谓鉴赏,是指读者阅读作品时的一种审美活动。读者通过语言的媒介,获得对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或意境的具体感受和体验,引起思想感情上的强烈反应,得到美的享受。诗歌创作的根本动因是情感,而人与人的情感是相通的,一旦找到了  相似文献   

15.
何谓阅读,信息论认为阅读是从文字中获取信息,心理学认为阅读是通过视觉系统接受书面语言传递的信息,理解书面语言的意义、内容、思想感情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阅读的对象是文本即作品,作品是作家创造的产物。而“文学作品的意义与价值本身,不只是作者赋予的或作品本身所囊括的,而是也包括读者阅读过程中所增补和丰富的”(姚斯语)。也就是说,文学作品的意义并不只是作者或作品本身所决定的,而且包括读者的阅读发现,可以说,阅读活动的过程是  相似文献   

16.
幽默诗文     
想象是通过原有表象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活动。想象不仅对于创作是一种必要,对于读者的欣赏也是一种必要,它是进行鉴赏性阅读的必要途径。叶圣陶先生说:“我们鉴赏文艺,最大的目的无非是接受美的经验得到人生的享用,必须驱遭我们的想象,才能通过文字达到这个目的。”  相似文献   

17.
王建 《学语文》2003,(2):7-7
接受美学认为文本不等于作品,作家完成的文本只是一堆印刷符号,是一个多层面的未完成的图式结构,有着不确定性;作品本身既不等于文本,也不能等同于读者阅读的具体化,而必定处于两者之间的某个地方。文学作品的意义并不在作者完成文本时就已产生,而是在阅读过程中由读者完成的,读者通过自己的审美经验和想象去填充和改造文本,进行新的创造,这种创造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8.
《广东教育》2009,(12):21-28
点击考纲:《2010年广东省语文考试大纲的说明》对文学类文本阅读作出这样的说明:“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9.
第一章鉴赏答问什么是文学鉴赏?———文学鉴赏是一种感觉与理解、感情与认识相统一的精神活动文学鉴赏是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的一种审美认识活动。读者通过语言的媒介,获得对文学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和体验,引起思想感情上的强烈反应,得到审美的享受,从而领会文...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得以实现的。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重视对作品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