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许刚 《物理教师》2009,30(10):14-15
1905年爱因斯坦为了解释光电效应现象,提出了“光量子”假设,即频率为v的光子其能量为hv.当电子吸收了光子能量hv之后,一部分消耗于电子的逸出功W,另一部分转化为电子的动能Ek,写成光电效应方程即Ek=hv-W.  相似文献   

2.
提供了发现仪器系统误差和解决的方法,并提供了对仪器进行检修和判断滤光片是否合格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杜正国 《物理教师》2005,26(4):40-42
在 1 9世纪末 ,光的电磁说使光的波动理论发展到相当完美的地步 ,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但是 ,就在这时候 ,又发现了用波动说无法解释的新现象———光电效应 .在光的照射下物体发射电子的现象 ,叫做光电效应 .它是赫兹在 1 887年最早发现的 .赫兹在做证实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的火花放电实验时 ,他无意中注意到如果接受电磁波的电极之一受到紫外线照射 ,火花放电就变得容易发生 .1 888年 ,霍尔瓦克斯 (1 85 9-1 92 2 )证实了这是由于在放电间隙内出现了荷电体的缘故 .当电子发现后 ,在 1 90 2年 ,德国物理学家勒纳德(1 862 -1 947)证明了这一荷…  相似文献   

4.
1.单个光子的行为 (1)金属的逸出功 金属原子的原子核对外层电子有吸引力,当电子摆脱原子核对它的束缚而成为自由电子时,克服吸引力所做的最小功即金属的逸出功.每种原子的原子核对其核外电子的吸引力不同,电子克服原子核的引力做功也不同,故不同金属的逸出功不同.  相似文献   

5.
光电效应中电子一次只能吸收一个光子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家利 《物理教师》2006,27(12):12-12,17
在讲述光电效应时,教师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先观察,然后分析、总结、归纳出发生光电效应的规律,经典理论对此无法解释,爱因斯坦用量子论圆满地解释了光电效应:当光照射在金属表面时,一个能量为hν的光子,立即被金属中的某自由电子一次吸收,此间无需经过能量积累时间(驰豫时间不  相似文献   

6.
张长吉 《物理教师》2001,22(4):20-20
在光电效应中,对极限频率是这样解释的:当一个光子的能量小于金属的逸出功时,电子就不能逸出.于是人们就很自然地会想到,为什么电子不能吸收一个光子的能量,积累起来,然后再吸收一个或多个光子直至达到金属的逸出功而发生光电效应呢?  相似文献   

7.
李家利 《物理教师》2006,27(7):4-46
学生在学习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时,认识了微观领域中能量的不连续,每个光子的能量是E=hν(也叫光量子或一个小能量包);学习玻尔氢原子理论时,知道氢原子的能级是不连续的,氢原子在吸收或辐射光子时不是任意的,要满足能级的跃迁假设,即吸收或辐射光子的能量等于前后两个能级之差(  相似文献   

8.
外光电效应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波长较长的光 (如可见光、紫外线 )照射金属 ,使其导带中的“自由”电子逸出金属表面 ;第二类是波长较短的光 (如 X射线 )照射金属 ,使其原子内层的束缚电子逸出金属表面。据此讨论逸出功的实质及外光电效应的条件和涵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光学课程教学中反映出来的疑难问题为线索,对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作了比较系统的分析,进一步总结出两种现象的物理本质及规律,联系和区别,以促进概念教学。  相似文献   

10.
“在我们这一时代的物理学史中,爱因斯坦将位于最前列。他现在是,将来也还是人类宇宙中有头等光辉的一颗巨星.很难说,他究竟是同牛顿一样伟大,还是比牛顿更伟大;不过,可以肯定地说,他的伟大是可以同牛顿相比拟的.按照我的见解,他也许比牛顿更伟大,因为他对于科学的贡献,更加深刻地进入了人类思想基本概念的结构中。”  相似文献   

11.
光电效应中,电子能否获得一个以上光子的能量而从金属表面逸出? 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先来复习一下相关知识: 1 光子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光电效应的电路图来理解这一现象.图1是研究光电效应的电路图,一束光照射到金属板K上,K上就会有电子逸出来,跑到极板A上,于是就能形成一定的回路,电流表  相似文献   

13.
1.“光子”与“光电子”光子是指光在空间传播时的每一份能量(即能量是不连续的),光子不带电,是微观领域中一种只含有能量的粒子;而光电子是金属表面受到光照时发射出来的电子,其本质就是电子.  相似文献   

14.
赵坚 《物理教师》2009,30(12):9-10
1问题提出最近,读了两篇涉及光电效应微观物理本质问题的论述文章(以下简称文1和文2).文1通过对从1980年至今的各种版本教材中“什么是金属的逸出功”的说法进行分析后认为:“所谓逸出功就是金属表面的自由电子克服金属表面的偶电层的电场力所做的功”.文2以“光电效应是金属原子发生电离产生的吗?”引入话题,通过分析后认为:  相似文献   

15.
周平原 《物理教师》2006,27(1):11-12
在“光电效应”一节的教学中,学生对“光电效应中电子如何吸收光子的问题”讨论得很热烈.有学生说:“一个光子的能量可以被金属中的某个电子全部吸收,但一个电子最多只能吸收一个光子的能量,不可能同时吸收两个光子的能量,因此照射光存在一个极限频率.”但有人提出反对意见:“为什么电子就不可能同时吸收两个光子的能量?”还有人提出:“有没有这种可能,就是电子先吸收一个光子,然后再吸收下一个光子,直到有足够的能量而发生光电效应?”  相似文献   

16.
沈平 《物理教师》2001,22(7):31-32
2000年8月,国内两家颇具影响的物理教学杂志同时刊登了两位中学教师合写的关于光电效应中入射光强的文章.文章通过对光电效应规律的分析,得出两点结论:(1)入射光强只是反映单位时间内入射光子数多少的物理量,而与入射光的频率无关;(2)在波动理论和量子理论中,光强的概念是不同的,前者反映光的能量,后者反映光子数的多少.  相似文献   

17.
由于实验设备条件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在光电效应实验教学时不能全面展示光电效应现象,不利于探究光电效应规律。光电效应仿真实验平台的应用,不但有效解决了问题,还可以通过设定不同的参数,多次模拟,使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8.
大学物理教材中对光电效应下的定义不准确,对光电子是否有最大初动能存在两派观点,通过对金属逸出功的分析,表明光电子存在最大初动能。  相似文献   

19.
1.光电效应(1)光电效应在光(包括不可见光)的照射下,从物体发射电子的现象,叫做光电效应.在光电效应中发射出来的电子,叫做光电子.  相似文献   

20.
不少师生认为光电效应是金属原子发生电离产生的.他们用原子电离的观点来解释光电效应:金属原子吸收照射光子的能量后,由基态向激发态跃迁,当照射光子的能量大于或等于该金属原子在n=∞能级的能量时,金属原子发生电离,电子脱离金属表面,即发生光电效应;反之,就不能发生光电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