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立红 《考试周刊》2014,(43):186-186
美术鉴赏教学以美育为基础,是一门引导学生开展审美活动的课程,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理解力、提高审美素养、陶冶学生情操、发展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健全学生人格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符合素质教育的终极要求。美术鉴赏作为高中美术教育的主要内容,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对于审美教育的开展、学生审美心理的建构都有极为重要的影响。高中美术鉴赏课程的本质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本文探讨了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2.
所谓审美直觉,是指在审美活动或艺术鉴赏活动中,对于审美对象或艺术形象具有一种不假思索而即刻把握与领悟的能力。在美术欣赏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知识结构的不完善及知识储备与社会阅历不够丰富,往往很难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和美术欣  相似文献   

3.
在中职美术教育教学中开展审美活动,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心智。文章围绕学会观察生活,引导学生发现美;引导鉴赏作品,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创设审美情境,体会美术审美艺术;激发审美意识,让学生感悟创造美四个方面论述审美教育在中职美术教学中的实施。  相似文献   

4.
美术鉴赏是引导学生开展审美活动的课程,在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提高审美素养、陶冶学生情操、健全学生人格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高中美术鉴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美术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理解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符  相似文献   

5.
最近几年,随着经济不断进步和社会日益发展,我国人民越来越重视美育。在小学美术的教学过程中,审美教育必不可少。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为学生开展有效的审美活动,不断地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个性的思维去感受艺术美。审美素养的提高是学生学习美术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6.
美术鉴赏教学是美育的基础组成部分之一,是一门引导学生开展审美活动的课程,用美术鉴赏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理解能力,让学生的审美素养得以提高,达到陶冶学生的情操、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健全学生的人格的目的,这是符合素质教育的终极要求的。美术鉴赏作为高中美术教育课程的主要内容,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其本质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本文围绕"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这一主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7.
根据《高中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美术欣赏课是专门引导学生开展审美活动的课程,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陶冶学生情操、健全学生人格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美术欣赏课往往以教师讲解,说明为主要教学手段,而学生的主动参与审美活动做的不够,学生的自发探究行为更少,情感体验也受到一定的忽视,  相似文献   

8.
李津江 《新疆教育》2013,(13):175-175
审美教育的主要目的不在于传授关于美的知识,更不是把“美”灌输给学生,而是通过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意识,使之积极地、创造性地参与审美活动,获得更丰富的审美经验,实现审美方面的发展。高中美术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提供给学生参与艺术欣赏和表现活动的机会,并在艺术活动中学习最基本的艺术知识、技能。本文就高中美术教学中审美素养的培养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美术鉴赏是引导学生开展审美活动的课程,在提高学生审美素养、陶冶情操、健全人格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高中美术鉴赏课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整体美术素养,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理解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符合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掌握学生的欣赏习惯和欣赏特征,  相似文献   

10.
陈琳 《文科爱好者》2023,(6):112-114
新课标明确指出,审美感受是一切审美活动的基础,让学生通过语言内容和形式获得审美感受,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审美创造,进而在精神上获得极大的满足感和愉悦感。基于此,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合理地设计和开展美术教学活动。文章重点分析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感知能力的现实意义,同时以山水画教学为例,探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感知能力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1.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审美"一词被反复强调,美术欣赏课是专门引导学生开展审美活动的课程,对学生发现美、认识美、享受美,提高他们的审美修养,形成和提高他们的审美品味,具有重要的意义。为达到上述教学目标,我认  相似文献   

12.
美术教育是以美术为中心,并且围绕美术而展开的教育.而审美教育是指在一切审美活动中所进行的教育,它包括以美术作为审美对象所展开的教育,但它又不限于美术,它还包括社会美、自然美与科技美的教育,包括审美知识与审美心理的教育.虽然美术教育和审美教育在任务、目的、特点、功能上是相通的,但在范围、内容、形式与方法上又有很大的区别,因此,二者不可相互混同、相互取代.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要求教师以审美心理为依据,凭借审美对象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进行审美活动。由于审美心理中极其重要的因素是审美情感,它具体表现为审美感知的愉快、审美想象的快乐和审美理解的欲望,成为审美活动的动力,所以审美教育必须发挥学生的情感作用:由于审美对象大都是以具体可感的形象诉诸学生感官,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所以审美对象必然是以一定的形象为主。基于审美对象的形象性特征和审美心理的情感性特征,语文教学中的  相似文献   

14.
辨析美术教育与审美教育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术教育是以美术为中心,并且围绕美术而展开的教育。而审美教育是指在一切审美活动中所进行的教育,它包括以美术作为审美对象所展开的教育,但它又不限于美术,它还包括社会美、自然美与科技美的教育,包括审美知识与审美心理的教育。虽然美术教育和审美教育在任务、目的、特点、功能上是相通的,但在范围、内容、形式与方法上又有很大的区别,因此,二者不可相互混同、相互取代。  相似文献   

15.
美术鉴赏是一门引导学生开展审美活动的课程,在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传统的高中美术鉴赏课往往以教师的讲解为主要教学手段,学生主动参与的审美活动明显不足,学生的探究实践行为更少,情感体验也容易被忽视。因此,要善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鉴赏活动,多采用启发式、设疑提问、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探究性学习等方式,让学生主动地学,主动地参与。  相似文献   

16.
在中学语文教学审美活动中,作为审美主体的学生存在着各种个性差异,因而会产生不同的审美结果。在审美活动中,这种个性差异主要表现为语文基础的差异、理解能力的差异、审美体验的差异、元认知存在的差异、生活背景的差异等。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中学生审美心理差异、认知范围选择差异、中学生的主导性和创造性、文学作品对学生的触发引动作用差异所导致的。面对这些差异.在日常的中学语文教学审美活动中,我们认为应关注学生的审美个性,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审美活动成为每一个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根据个性互补原则精心编排各类审美活动小组;教学设计和评价体现个性化原则。以此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水平。  相似文献   

17.
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要想提高学生对审美意味的理解力,就必须遵循审美活动的规律,采取艺术教育的特殊方法。为此,对艺术作品和艺术理论的发展作一些梳理和总结,可以为艺术欣赏教育提供一张有益“的线路图”。  相似文献   

18.
美术欣赏,是欣赏主体在面对美术客体时的能动的审美活动。一方面,美术客体对人的审美感知和体验、审美能力和需要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客体具有审美价值,主体对客体有感知与体验的评价能力。任何作品都是某一时代和社会文化心理结构的反映,作品审美价值的各种现象都有其局限性,或侧重于技法、或侧重于观念;或侧重于唯美性、或侧重于文学性等等。只有用历史的辩证唯物的态度,才能较全面而客观地评价作品,一味迷信和排斥都不能揭示多种现象背后的审美价值。尽管教学活动的各阶段和各层次都有不同的目的和要求,但都必须围绕着以提高学生对形式的审美感知水平和对形式意味的直觉能力为宗旨。对实际作品进行多维的和有效的审美评价,是达到这一宗旨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19.
美术鉴赏是引导学生开展审美活动的课程,在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提高审美素养、陶冶学生情操、健伞学生人格等方面起着蓐要的作用.高中美术鉴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美术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理解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符合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20.
阅读,这个人类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认知活动,同时也是审美活动。将审美活动渗透于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通过品味、感悟、想象、拓展,逐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丰富学生的情感阅历、引发学生的美的想象力以及激发学生美的创造力,学生就会获得更多的审美感受,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使阅读教学绽放出异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