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复习正比例应用题——“多题一解”(一)先引导学生复习整理正比例意义、判断成正比例量的方法、解正比例应用题的一般方法及注意点,然后让学生讨论回顾已学过的应用题中,哪些能用正比例方法解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人教版第十二册正比例应用题教学目标:1.掌握用正比例的方法解答相关应用题。2.通过解答应用题使学生熟练地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从而加深对正比例意义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六年制小学课本第十二册正比例应用题例4、例5。教学目的: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解答正比例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比例。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一题多解和一题多练。  相似文献   

4.
一、教学内容:六年制数学课本第十二册67页例4二、教学目标1.掌握最基本的正比例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及步骤。2.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的能力。三、教学过程设计(一)基本训练,铺垫引新1.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1)苹果的单价一定,购买苹果的数量和总价。(2)小麦的亩产量一定,小麦的亩数和总产量。(3)小新跳高的高度和他的身高。2.成正比例的两种量的关系式是什么? (y/x  相似文献   

5.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正比例和反比例,是按梯形结构编排的,以正比例的意义→正比例应用题→反比例的意义→反比例应用题为序。其纵向联系不十分紧密,所遵循的是单一的认识习惯和思维方法。学生学习中,对正,反比例概念容易混淆。为此,不得不被动地安排较多的对比练习进行弥补,以致教学时间过长,教学效果欠佳。笔者在教学时,重新组织知识结构,以正比例意义反比例意义正比例应用题反比例应用题为序,来用横向与纵向相结合的方法,把正反比例知识组织成一个网络结构,让学生在比较中掌握正、反  相似文献   

6.
在正、反比例应用题的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掌握思考方法,及时向学生揭示解题思路,促进学生运用正确、科学的思维方法获取知识,提高能力。一、抓列表,促思维,深刻理解数学概念。列表、图象、解析是讲清函数概念的基本方法。在教学正、反比例意义时,我运用列表这一具体、易于观察、比较的方法,向学生揭示正、反比例的意义。例如,我在教学48页例1时,可将一列火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列出下表: 在此基础上,通过以下系统提问,层层剖析,揭示正比例意义。 (1)表中哪种量是不变的量?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教改的发展和深入,我们觉得应改变现行教材中“比→比例→正比例意义→正比例应用题→反比例意义→反比例应用题”的教学程序,提倡“比→比例→正、反比例意义→正、反比例应用题”的综合教学顺序,通过几年的尝试,效果很好,既省时间又省力,也帮助学生减少了学习上的困难,具体做法如下: 一、重新组合教材,即在正、反比例意义教学后把练习十七和练习十九交融练习,在正、反比例应用题教学后,把练习十八和练习二十交融练习,使学生从整体上分析数量关系,这样既能使学生从认识相关联量到判断两量关系及运用比例概念解答应用题的整个过程都处于积极思考、认真判断的动态之中,又能使学生克服套用模式猜测题的不良思维习惯。  相似文献   

8.
新知的应用是新授课中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环节.新知应用的主要形式是练习.设计练习题时,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紧扣教学目标设计习题.例如,“正比例的意义”一节,按教学大纲,学生必须完成以下两项基础目标:理解和掌握正比例的意义;能应用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的量.这两个要求未过关,势必影响正比例应用题的学习,因此,教师可设计下面三层新知应用的练习题.  相似文献   

9.
《比例》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有: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比例尺,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和正比例、反比例应用题。单元复习前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对本单元知识掌握的情况,针对学生的实际,确定复习重点,做到有的放矢,以提高复习的质量。复习这部分知识应引导学生通过回忆、梳理,  相似文献   

10.
正比例的意义由于它比较抽象,学生往往难以掌握。因此,教学中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抓住两种相关联的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商一定)这个关键,引导学生从典型的材料中进行比较、分析、抽象,概括出正比例的意义,在正确理解意义的基础上,熟练地判断成正比例的量。下面,是我教学正比例的意义第一教时的打算。教材: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二单元《5.正比例》例1、例2。教学要求: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初步学会判断成正比例关系的量,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推理能力。  相似文献   

11.
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方面。实践证明,应用师教学只有抓好练习这一环节,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在课堂精心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 一、突出重点的练习 在讲题正比例应用题时,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较复杂的正比例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并培养其精心、巧思和捷思,可安排以下层次的一组练习:  相似文献   

12.
正、反比例应用题是小学数学应用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数学第十二册中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我们在教学正、反比例应用题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留有以下三篇教学札记。 一、应用列表法,教学基本概念。 列表、图象、解析是讲正比函数与反比函数的基本方法。在教学正、反比例的意义时,我们用列表法向学生揭示数学规律,讲解正比例与反比例的概念。 例如,我们在教反比例意义时,可将“用一批纸装订同样的练习本,每本的页数和装订的本数”列成下表:  相似文献   

13.
<正>"正比例的意义"一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领会成正比例关系的两种量的特征,并能够把握两种量之间的关系,但学生对此往往停留在形式的模仿上。如何实现从形式模仿到意义建构的转化呢?课堂教学中,我从对比入手引导学生经历概念的思维建构过程,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将自己的教学和思考分享如下。一、对比分类,建立基本的数量关系教学片断:师:路程是一个数量,由路程你想到相关的什么量?生1:速度和时间。师:对比一下时间和速度,想一想,这几个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相似文献   

14.
在通用五年制十册数学教材的《正比例》中,例5的的教学,除了应帮助学生巩固提高运用正比例意义分析、判断和解答正比例应用题的能力以外,还应引导学生理解例5下面的两行文字:"注意:例5中的'吨'不必化成公斤,只要两种量中相对应的数用相同的单位就可以了."然而,不少教师在教学例5时,只重视引导学生运用正比例意义分析、判断和列式解题,而对例5下"注意"的内容比较忽视,往往只在解题结束后,由教师或学生宣读一遍了事.使例5的教学要求变得与例4毫无差异.这样一来,教材中要求学生"注意"的内容,实际上并未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学习完毕,他们对例5中的"吨"为什么不必化成公斤,以后遇到什么情况就应进行化、聚,仍然糊里糊涂.  相似文献   

15.
教学要求:初步掌握用简易方程解答正比例基本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通过一题多解,懂得正比例应用题与归一问题、倍比问题的关系,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6.
高小第四册的《比和比例》,主要使学生理解比和比例的意义,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会解比例式,能够判断成正比例或者成反比例的量,并且能够比较熟练地解答常遇到的比例应用题。这部分教材内容包括了:①比的意义和性质;②比例的意义和性质;⑦正比例;④反比例等四个  相似文献   

17.
从一道应用题在新老版本教材中的变化指出应用题教学中的两种现象:一是教材通过表格或问题引导学生分析相等关系过于直白,使学生失去了自主发现并提出问题的机会;二是在应用题的教学中不少教师存在"不作为""难作为""乱作为"等误区.针对这两个现象,作者提出了用"对比基本量法"进行应用题阅读教学的技艺.其具体流程为:一找出基本关系及基本量;二表示出每个状态之下的基本量;三是对比两个状态之下的每个基本量并找出相等关系.  相似文献   

18.
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是教学改革的大势所趋。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恰到好处地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呢?下面就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体会。一、巧设“愤”“悱”情境,诱发学生合作欲望合作学习是一种特殊的情知相伴的认知过程,在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时,需要教师巧设悬念,精心设疑,创设“愤”“悱”情境,使学生产生自己解答不了,或者自己得出结论确定不了是否准确,急需和别人交流,听取别人意见的欲望,在这种情况下就使学生恰到好处地进入合作学习的情境,使合作学习达到最佳状态。如在教学正比例应用题时,我先设问:“同学…  相似文献   

19.
一、教学目标分析 正比例和反比例是在学生学习了比和比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境认识成正比例和反比例的量。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教学目标是:经历从具体实例中认识成正比例和反比例的量的过程,理解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学会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  相似文献   

20.
教学设计(一) 教学内容:第九册第42页例3。基本方法:引导学生自己探究。一、准备和引入 1.(口答)求下列各平均数必须知道什么条件?(1)一块地的粮食平均亩产量。(2)从甲地到乙地,一辆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3)求某学生一次期末考试中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平均分数。 2.解应用题(挂出小黑板) 育红小学五·一班45人去工厂糊纸盒,一共糊了720个,平均每人糊几个? 学生解答后提问:这是什么应用题?它的基本数量关系是怎样的?从而引出求平均数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总数 总份数=平均”(教师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