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应对世界金融危机,遏制经济下滑势头,我国政府果断地提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经过近300天的实施,成效卓然,但未来微调倍受关注。随着国内外经济发展的进一步转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必然逐步退出,成功退出的关键在于选择好退出时机和工具。  相似文献   

2.
正天治基金:风险偏好回升股市上涨监管层开始适当加大"稳增长"力度,4月基建领域加大铁路、保障房等投资力度,5月开始对货币政策预调微调,加上IPO控制发行节奏,使得股市风险偏好有所回升,推动股市反弹。数据表明,全周沪深300上涨0.37%,中小板指上涨1.46%,创业板指上涨1.71%。天治基金认为,经济是否企稳、货币政策调整的力度共同决定了未来股市的上升空间。总体上目前还没有显著的趋势性机会,但下跌风险也不大。在具体操作中建议中性仓位、灵活操作,一方  相似文献   

3.
十一月,CPI、PPI的迅速回落,企业盈利能力与通涨下滑如影相随。"预调、微调"成为2011年末最热门的词汇:月度贷款增加了,票据贴现利率显著下滑了,央行在公开市场持续净投放了,央票利率下行了,差额准备金利率公式微调了,填诗作赋的债券交易员们高呼"幸福来得太突然","货币政策转向"能像08年一样力挽狂澜吗?笔者认为,诚然由于紧缩货币政策带来的估值压缩大概率已经结束,但这次我们恐怕需要比08年有更好的耐心,去等待下一轮牛市的曙光。  相似文献   

4.
调息是根据适当从紧的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实施微调的重要举措。本文指出利率调整对经济诸因素的影响,并对当前宏观形势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5.
一季度的经济数据开始浮出水面,决策层的调研活动又开始了。于是,决策层讲话的字里行间,都引发了不断的猜测,猜测最多集中于是降息还是降存准率,些许蛛丝马迹都值得用放大镜来观察。笔者认为,对今年的形势,不应当纠结于货币政策的空间,不应当纠结于预调微调的力度,而应该关注改革的力度,看看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能走多远。如果没有大力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6.
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印证了此前市场人士对央行货币政策的判断,只是没想到来得这么突然。对于央行的这一举措以及11月的PMI指数,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央行货币政策转向信号明显,结合11月数据,近期宏观政策预调微调的力度可能增加。更有分析指出,央行在1月份会继续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相似文献   

7.
基金视点     
大成基金:政策利好连出相关行业受益继上周一年期央票发行利率下降1个基点后,15日一年期央票再次下调,16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明确指出下阶段央行将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的合理适度增长。大成基金表示,种种迹象显示,货币政策已经松动。  相似文献   

8.
最近A股流行着一种预期,市场普遍希望货币政策出现微调或定向宽松,由此为市场带来反弹的动力。按照这种逻辑衍生下去的路径是,政策放松的预期会带来市场恢复性的人气,从而为年底吃饭行情拉开序幕。然而,这种逻辑的最大问题在于,任何事情都是相对而言的,即使货币政策出现了适度的放松和调节,亦不意  相似文献   

9.
市场在创出新高后,突遭央行货币政策动态微调而再度恐慌下挫。但我们注意到上证指数8月3日高点下行仍然非推动,故此处仍非高点。后面权重股走势极为关键,若引导市场向下调整的负压——地产、银行、石油等恢复上行,则仍能推动股指再创新高。  相似文献   

10.
与狼共舞     
最近市场的回暖主要源于市场主流对货币政策重新放松的一种预期,果不其然,前期较为紧缩的政策在做微调,银行间市场及银行信贷均有所放松,A股市场随之上涨,对行情看好的市场呼声日渐增多,但A股牛市的真的回来了吗?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麦卡勒姆规则原式和泰勒规则原式对当前及过去一段时期我国的货币政策调控进行了检验,并对下一步走势进行了分析判断。结果表明,两种规则均能很好地衡量中国的货币政策,对政策调控具有较强的指示价值。通过对当前实际值与规则值的比较以及领先期规则值的计算分析,文章认为前一阶段稳健货币政策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当前货币条件较为适中,紧缩周期结束,但短期内政策放松的条件并不具备。下一阶段政策或有微调,但稳健取向不会改变。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90年代以来我国理论界有关宏观调控的四个问题进行了综述,并认为,在我国体制转轨时期,应加强宏观调控,将政府的微观规制与宏观调控有机结合起来;“分层调控”是行不通的,必须建立统一完整的宏观调控体系,并注意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只有将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相互配合,才有利于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的实现;今后应在继续执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前提下,进行有利于调整经济结构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预调和微调  相似文献   

13.
我国经济顺利实现“软着陆”后 ,逐步进入通货紧缩期 ,中央银行自 1996年到 1998年 ,连续六次下调银行利率 ,实行适度放松的货币政策 ,以刺激国内需求 ,启动经济 ,推动经济稳定增长。通过对货币政策绩效的分析 ,更加坚定其正确选择 ,逐步拓展银行、企业投资热点、市场热点和居民消费热点。  相似文献   

14.
本周大盘经过周二、周三及周四连续的调整,前期过于乐观的预期隐约有所改变,尤其是随着央行首提货币政策"动态微调",市场对下半年货币能否维持上半年的宽松态势充满担忧。我们认为,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从盲目乐观中醒悟过来,当我们发现眼前的牛市不过是南柯一梦时,或许行情有将进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危机蔓延深入,建立何种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以实现国民经济复苏发展是世界各国经济学家不断探究的重要课题。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从货币供应量逐步演变为利率,基于本国实际,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还存在一些障碍,需要一些配套条件。  相似文献   

16.
7月份货币信贷数据显示,整个7月信贷投放规模仅为3559亿元,与6月份的1.53万亿相比下降了77%,央行对货币政策的动态微调引起了市场对流动性的担忧。数据公布当日,市场骤然"变脸",令投资者措手不及。我们认为,目前的A股市场已经步入了阶段性震荡调整的格局,而市场的风格  相似文献   

17.
我国公开市场业务从起步至今已经有 8年时间了 ,作为一项间接性货币政策工具 ,公开市场业务具有众多的优点 ,如主动性、灵活性、微调性等 ,因而它逐渐发展成我国中央银行进行日常货币管理的最重要的工具之一。本文回顾了我国公开市场业务的发展 ,并对其作用效果和制约其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最后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我国公开市场业务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目前情况下,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已很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应该根据经济发展和我国的实际状况,逐步地把利率调整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以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大成基金:航空和造纸有望受益人民币升值即将到来的4月华盛顿G7会议、5月中美战略对话、6月G20首脑峰会等一系列大事件使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不断加大。从国内形势看,国内货币政策逐步正常化已经拉开帷幕,而且,由于前期的货币政策出台比较密集,目前能够使用  相似文献   

20.
大成基金:下半场特征开始凸显目前市场积弱的重要原因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已经成为货币政策调整的标志性事件,导致市场信心比较脆弱,对利空传言相当敏感。虽然12月宏观经济数据向好,但市场明显更担心政策逐步退出所带来的影响。另一个原因是流动性的实质收紧,刚公布的10年第三周信贷数据全面回落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