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汉语》是一门基础课,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是不可缺少的,必须认真学好。但是,林彪、“四人帮”一伙胡说什么“有条有理,标点符号呀!文法呀!措辞呀,搞那一套根本不是军队的作风”。甚至说:“中国人还学什么中国语言?”这股阴风使有的学校取消了《现代汉语》课。毛主席教导我们:“为什么语言要学,并且要用很大的气力去学呢?因为语言这东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自然手语”和“文法手语”概念的分析,指出了目前在聋教育界对“自然手语”概念理解的几种错误:目前聋教育界对“自然手语”有使用范围和理解过窄、评价过低;对“文法手语”有使用范围和理解过宽、评价过高。重申了在各级聋校使用“聋人手语”为教学语言建议。  相似文献   

3.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的这句话,道出了学习的三种境界。其中“知之”属于学习的最低境界,相当于我们经常讲的“被动学”、“要我学”阶段;“乐之”属于学习的最高境界,相当于我们经常讲的“主动学”、“我要学”阶段。如何使学生由学习的最低境界向最高境界转化?兴趣是学习的前提,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才会在学习和探究中始终保持很高的热情和内趋力,完成由学习的最低境界向最高境界转化。历史教学中,笔者尝试以下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语言激趣。语言激趣是指教师运用简洁、准确、形象、直观…  相似文献   

4.
学一点逻辑     
学一点逻辑,是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向我们发出的号召.毛主席指出;“写文章要讲逻辑.就是要注意整篇文章、整篇说话的结构,开头、中间、尾巴要有一种关系,要有一种内部的联系,不要互相冲突.……总之,一个合逻辑,一个合文法,一个较好的修辞,这三点请你们在写文章的时候注意.”每个革命者都应遵照毛主席的教导,认真“学一点逻辑”.下面首先谈谈什么叫逻辑,学习逻辑有什么作用,怎样学好逻辑.一、什么叫逻辑“逻辑”这个词是古希腊字的译音,原意是指词、思维、理性等.后来随着研究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思维现象科学事业的发展,逻辑便成为一门专门研究认识和思维的科学,叫做逻辑学.逻辑科学的  相似文献   

5.
一、《好的语言和坏的语言》的语言辨惑黄岳洲先生在《关于<好的语言和坏的语言>的语言商榷》中,建议“老师和编辑不要只说教材好话”。受其启发,重读《好的语言和坏的语言》发现,该文除黄先生商榷到的多个语言不规范问题外,仍留有人们去继续辨惑的语言不规范问题:(1)列举不符条件“我们应该尊重中国的语法、语言的构造,但是不能把文法等等,离开活的语言和写作实践,当作抽象的法则来谈论。”例中“但是不能把文法等等”之“等等”就上下文及作者意图看,其功用是表“列举”的。但单个“文法”后面用“等等”来表示“列举”,显然没注意“等等…  相似文献   

6.
“中国语言的文法的本来面目是什么,永远也不会弄明白,除非把欧洲浯言的文法术语连同它代表的概念弃掉。”——英·塞斯  相似文献   

7.
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在《好课三味》中有一段话:什么是“语文味”?“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语文的本体是什么?显然不是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即“写了什么”;而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承载这些内容,即“怎么写的”。阅读教学要上出“语文味”,就要把时间和精力集中在向文本学表达上。因为“学语言的终极目的是表达”。  相似文献   

8.
一、加上下文法 分析或排除语句的歧义,可以将有歧义的语句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使其意思明确。如“我要炒肉丝”既可以理解为我需要炒肉丝这个菜,又可以理解为我要做炒肉丝这个菜;但如果加上一定的上下文,就可以使意思变明确了。如:  相似文献   

9.
李葆春 《湖南教育》2002,(15):50-50
一、备学情学生是阅读课堂的主人,是教师实施阅读课堂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学生的认知基础、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水平对教学设计的质量起决定性作用。备课时,心有学生,就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和认知特点,并根据学生特点,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二、备学法俗语说:“理儿只有一个,方法却有千万。”在阅读课堂教学中,学生总是自觉地运用着各种学习方法。学习心理说明,学生的学习方法总是因人而异的。心有学生,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法,更要备学法。例如,学法有“抓课题读文法”、“抓重点词句读文法”、“朗读体会法”、“资料查询…  相似文献   

10.
<正>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必然有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浅层向深层的发展过程。人们对事物发展的认识,也有一个相适应的过程。“要我学”,作为职工培训工作起步阶段的早期产物,它的存在是必然的,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必然并不一定就是合理。随着职工培训工作的不断推进,我们越来越迫切地感到,“要我学”已成为培训工作向深度、广度进一步发展的障碍。本文试图对“要我学”这一现象的产生、影响作初步探讨。同时,对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提出一些设想和建议,以就教于同行。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金圣叹小说“文法”论的文学意义:集中在金圣叹小说“文法”论中的矛盾,是古代文学传统同近代文学精神之间冲突与交融的反映.这正是金圣叹小说“文法”论的文学意义所在;金圣叹所总结的具体的“文法”的文学意义.就在于他开创了一个明清小说艺术形式和艺术技巧批评的新阶段;金圣叹小说“文法”论中的小说语言艺术批评代表了当时进步的文学思潮,形成了颇有见地的小说语言艺术论;因此,其深刻的文学意义不应低估.  相似文献   

12.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因其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而被高职院校广泛采用。高职数学课为更好地适应这种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应根据专业的需要以及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安排教学内容,突出“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其次采用“体验式”教学方法,使学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最后教材编写按照“引导文法”安排体例,变枯燥的数学理论为形象生动的图表。通过探索与实践,使高职数学课走出了被边缘化的境地,真正成为启迪学生创新思维的钥匙,为专业课教学服务的基石和桥梁。  相似文献   

13.
学校语文课的设置,旨在通过语文课的学习,使学生熟练地运用语言工具,更顺利、更准确地操纵文字和参与交际。20世纪40年代,叶圣陶先生提出语文是一种工具,将“语文”中的“语”界定为口头语言,“文”为书面语言,这就使语文从语言、文字、词汇、语法、文法等方面有了语言的理论内  相似文献   

14.
温科学来电说他的书稿《20世纪西方修辞学理论研究》即将出版,嘱为之序,我感到由衷的高兴,写序自然是义不容辞的事。先师陈望道先生于1961年10月24日在南京大学所作的学术报告《我对研究文法、修辞的意见》中说:“我们研究语文,应该屁股坐在中国的今天,伸出一只手向古代要东西,伸出一只手向外国要东西,这也就是说立场要站稳,方法上要能网罗古今中外。”———这即是望道先生提出的著名的学术研究“古今中外法”。这段话说的是,20世纪的文法修辞研究要想取得突破性的成就,既要学习我国丰富的文化遗产,又要重视向外国学习先进的学术理论,但“…  相似文献   

15.
张建春  俞蔚  陆炜 《江苏教育》2022,(75):48-52
课堂要从“教堂”转向“学堂”,教师要从“教的专家”走向“学的专家”。教师向“学的专家”渐进靠拢的路径有以下几条:一是通过课堂观察调查研究,了解学情信息;二是研究教材,创设联结,建构深度学习结构;三是构建“学习共同体”,刻画学生思维结构,分享学习共同体思维成果,通过“对比、检验、校正、促进”的过程促进学生的思维进阶。地理教师应通过教学现场的合作、对话、分享,寻求“教”与“学”的方式的最大交集,完成从“教的专家”向“学的专家”的转型。  相似文献   

16.
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在《好课三味》中有一段话:什么是“语文味”?“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语文的本体是什么?显然不是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即“写了什么”;而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承载这些内容,即“怎么写的”.阅读教学要上出“语文味”,就要把时间和精力集中在向文本学表达上.因为“学语言的终极目的是表达”.表达是获得语言能力最直接、最现实的训练形式.以学习语文形式取向为本位的训练,紧扣“写的能力的培养”这一核心目标,侧重于对文本形式秘妙的探究与运用.  相似文献   

17.
陈氏文法:陈永川在组合数学方面的研究成果 陈永川(1964-),四川人;南开数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组合数学与图论学会理事长,并任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客座研究员.陈永川从事的主要研究领域有组合计数理论、构造组合学、形式文法、对称函数理论、计算机互联网络、组合数学在数学物理中的应用等,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由他构造的“Schrodertrees”的计数算法是组合数学中最漂亮的算法之一;他建立的指数型结构的上下文无关文法的计数模型被公认为“陈氏文法”.  相似文献   

18.
“言不行,行不远”。做过几年教师的人都深有体会: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功夫,是教师教育教学的生命力。 1.言要有中。 “中”是“正确”、“准确”、“科学”的意思。言要有中,一是指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必须准确反映科学概念、定义和定理,不能出现科学错误,贻误学生;二是指必须遵循儿童的思维和语言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教师说出的话,学生要能听得懂,要能启发学生思维,这就要求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要形象具体、生动活泼,并能促进学生由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由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三是强调标准化和规范化。科学概念、公式、图解、单位等的表达要规范化、标准化,口头语言要符合民族语言的特点和规律等。不论哪个学科的任课教师,都要在普通话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英语教学的历史上,林语堂思想活跃,革旧创新,自成一派。他的主要贡献在教学法原则、文法教学和教材编写上,其中又尤以文法问题的研究而闻名。 一、关于教学原则 林语堂认为,英语教学的目标是教活的语言,是要培养英语表达的能力(power ofexpression)。认定目标,方可确定方法。他所提出的教学原则有如下几点。 (一)耳口眼手,缺一不可。每学一新词,新句,须经耳闻、目视、口讲、手抄。多方刺  相似文献   

20.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说:“要明确语文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其实就是六个字——学语言,用语言!”确实,语文课堂应该真真实实地落脚于“语言文字”。要学语言用语言首先就要先爱上语言,那怎样才能让学生爱上语言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