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作为一部系统研究当代十七年文学的专著,《十七年文学的时代性思考》的意义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深刻的历史意识:表现在本书中,即中自觉地将一种文学思潮,文学现象有和作家作品放在时代背景和历史坐标上加以审视,在其价值认定和审美评定上,紧密结合一定历史时代的政治特征和文化特征进行自觉的思考,从而以许多创见性的成果弥补了此肖的空白点;其次,鲜明的主体意识:作者在深入历史的基础上,又能超越历史而立于时代的审美制高点来建立自己的审视坐标,自觉地把十七年文学放在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考察,进而作出富时代前沿的独特审美判断。将十七年文学作为一个文学时期或一个文学单元,从多方面来分析其成败得失,失体现现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从批评价值上说是超越时空的的。  相似文献   

2.
<阐释与重构>把当代十七年文学作为一个文学单元,在深入历史的基础上超越历史而立足于时代的审美制高点建立审视坐标,自觉地将文学思潮、文学现象和作家作品放在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考察.从文学批评独特建构的历史感和逻辑性上说,以许多创见性的成果弥补了当代文学研究的空白点,从一定意义上说,它所体现出的批评价值是超越时空的.  相似文献   

3.
学创作作为个性化的操作过程,如果没有政治的控制,要让其形成一体化的发展方向是不可能的,因此,作为维护整个大系统有序发展的外部制约机制,从40年代到解放后的十七年,我们党便采取了对艺发展适时制定方向和方针政策的制导手段,以使 艺成为促进革命和建设事业发展、实现政治目标的一种积极力量,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这种通过政治控制手段来保障艺定向性发展的措施是必要的,也具有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结构的合理性,对学艺术自身的发展也具有历史的积极作用。但是在某种程度上说,政治的干预如同一柄双刃剑,其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是同时存在的。  相似文献   

4.
认真审视当代十七年文学研究,“史”的意识的缺席使“当代”几乎成了随时代潮流而变的游离于历史之上的概念,在这种意识操纵下,“十七年”一旦失却了历史的坐标,本应极富历史复杂性的学问即很容易变成任性而浅薄的应景式操作,使价值的判定变得极具随意性。作为特定时期的一个文学单元,当代十七年文学研究只有建立起自己的历史坐标,从20世纪的宏观背景上加以审视,超越政治决定论的文学观,才能在其价值认定和审美评定上,真正透析出它的相对独立的本真特征。  相似文献   

5.
“十七年文学”是在特定的政治和文化语境中产生的,从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来讨论它自然有其合理性。但多数研究者要么把“十七年文学”与政治的关系视为一种理所当然的预设事实,要么就只考虑国内政治因素;即便论及中外文学关系,强调的也是苏联文学同期对应的单方面影响,很少将国际场景和国内语境结合起来,从文学的交流互动层面来思考问题。  相似文献   

6.
十七年文学虽然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与缺陷,但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不可抹杀的。笔者从三个方面探讨了十七年文学的特征:文学对政治的暧昧;城市的隐匿;民间化倾向。  相似文献   

7.
“十七年”文学在中国当代文学的教学过程中是无法回避的。文章结合当前的文化语境对“十七年”文学教学做出了一些思考,从思潮、作家、作品三方面探讨教学的可能性,以使“十七年”文学教学既能摆脱以往的政治史模式,以审美、客观的态度去观照“十七年”;又兼顾其特殊的历史环境。  相似文献   

8.
从文本生成的方式及过程上来看,建国后“十七年”的文学具有明显的“一体化”特征。在这一时期,作家从对创作素材的加工,到对作品的修改以及作家的写作活动本身,都被纳入到一种有着明确的意识形态指向性的系统之中,从而使得作品的意义走向得到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9.
"十七年"间的《安徽文学》杂志,其办刊共经历了三个时期:《安徽文艺》时期、《江淮文学》时期和《安徽文学》时期。其间刊物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聚焦国内外时政要点与服务地方文艺相结合,在一些争鸣性作品和理论文章上做有限突围,以及存在办刊的非文学性、雷同性、被动性和随意性等不足。"十七年"《安徽文学》所走过的风雨路,反映着地方文学刊物在特定年代下的某种生存图景,是当时"一体化"文学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0.
“十七年文学”时期,特定的时代政治背景也催生了独特的爱情建构模式,该文试图以十七年农村题材长篇小说的代表作《三里湾》为例,深入分析这种特定政治环境对爱情的产生及发展所发挥的影响,以及产生这种现象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11.
“十七年”时期的文学给人的印象是英雄的文本、革命的文本、无性的文本,所以作为文学一翼的女性文学始终没有被另提别论,以至有人认为“十七年”不存在女性意义上的文学。通过戒除对“女性文学”作过于狭隘的理解,充分考虑“十七年”女性文学特定的历史和现实语境,我们方可发现,“十七年”女性文学一定程度上仍然在对社会生活和女性生活的文学表现中或隐或显地融入了女性的性别意识和审美经验。如杨沫的《青春之歌》、茹志娟的《百合花》、宗璞的《红豆》。  相似文献   

12.
该文立足于教学一线工作,从不同的视角,科学地阐述了如何通过不同的方式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十七年文学"的积极性,做好"十七年文学"的教学工作,全面地把握20世纪中国文学整体脉络。  相似文献   

13.
《中文自学指导》2003,(1):27-27
陈美兰在其发表于《学术研究》2002年第4期的文章《新古典主义的成熟与现代性的遗忘》中,对“十七年文学”提出了一种新的阐释。她认为,与五四以后到20世纪上半叶中国文学的现代性追求相比,“十七年文  相似文献   

14.
建国五十多年来,中国文学经历了一个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从大力弘扬到逐渐消解的过程,这一过程对整整一代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极为特殊的影响.在当下全球化语境中,客观分析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儿童教育中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教育的利弊得失,及对时代发展的制约作用,对探索如何对儿童进行这方面的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建国后“十七年”中,个别作家写出了一些感伤的革命英雄叙事.虽然这些文本的作者不能完全摆脱当时政治文化的影响,但由于他们内心有对生命存在的敬重,有面对自己复杂内心世界的真诚和勇气,就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时代的限制.  相似文献   

16.
十七年时期,爱情进入文本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爱情在政治夹缝中孤独地生长。作为特定时代的产物,这一时期的爱情作品不可避免地打下了政治的深深印痕,具有很强的功利主义色彩。所以这一时期的爱情小说只不过披的是爱情的迷人的外衣,其实质是一篇篇的政治教化读物。  相似文献   

17.
知识分子对自身的角色定位与身份想象的言说.在“十七年文学”中一直或隐或显的存在着,由最初试探性的表现到“百花文学”的集中爆发.再到完全接受主流声音的规训与改造.知识分子却始终不能够给自己以很好的定位。“十七年文学”集中表现了知识分子在共和国的革命事业中的角色彷徨与身份焦虑,为我们认识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生态史提供了绝好的见证。  相似文献   

18.
"十七年文学"由于过度强调政治对文学的干预,呈现出模式化、简单化的情形,从而引发了学术界普遍淡化、忽视、否定这一时期文学成绩的"空白论"主张。本文从文本出发,用细读的原则,对一直被否认的十七年经典文学进行梳理,并从平民意识、知识分子启蒙意识、作家主体意识三个方面入手,探寻这一特殊时期文学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文学创作作为个性化的操作过程 ,如果没有政治的控制 ,要让其形成一体化的发展方向是不可能的。因此 ,作为维护整个大系统有序发展的外部制约机制 ,从 40年代到解放后的十七年 ,我们党便采取了对文艺发展适时制定方向和方针政策的制导手段 ,以使文艺成为促进革命和建设事业发展、实现政治目标的一种积极力量。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 ,这种通过政治控制手段来保障文艺定向性发展的措施是必要的 ,也具有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结构的合理性 ,对文学艺术自身的发展也具有历史的积极作用。但是在某种程度上说 ,政治的干预如同一柄双刃剑 ,其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是同时存在的。  相似文献   

20.
对城市想象的言说,在“十七年文学”中由最初的欲说还休到几度变形登场,最后都不约而同地把描写的重点转向了城市日常生活的想象上。选取“十七年文学”中三部有代表性的作品,可以领略“十七年文学”中城市文学这一静水深流,触摸到城市文学在当代那微弱而又倔强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