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梁启超曾感叹:“在今日学校各项课程之中。最为重要者固属国文.而同时教授最感困难。教师最感缺乏。学生除有生性特别嗜好外.最感觉干燥而无生趣者,亦惟国文。”语文学科之所以会令人“最感觉干燥而无生趣”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语文教育活动中忽视了审美教育。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较早关注美育问题的一位学者.对语文学科的审美教育问题也作过积极的探索。他的“人格主义”教育理念下的审美教育思想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代伟大的政治活动家、思想启蒙家、教育家梁启超曾感叹:“在今日学校各项课程之中,晟为重要者固属国文,而教授最感困难,教师最感缺乏,学生除有生性特别嗜好外,最感觉干燥而无生趣者,亦惟国文。”这是因为,语文虽属一科,但头绪纷繁,内容庞杂,文海浩瀚,去芜存精,非有伟大学力、丰富经验者不足以胜任。由于教材选文的深浅、是非标准不当,教师学识经验有限等原因,今天的语文课堂也大多枯燥无味,死气沉沉,学生学得没兴趣,教师教得没精神。  相似文献   

3.
“语感”这一概念始于夏丐尊先生,20世纪20年代,他在《我在国文科教授上最近的一信念——传染语感于学生》一文中写到:“一般作教师的,特别是国文科教师,对于普通文字应该比学生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文字应有灵敏的感觉。姑且名这感觉为‘语感’。”叶圣陶先生在此基础上将语感定义为“对于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是对于语言文字的正确的了解力。”吕叔湘先生也说“语感是个总的名称,包括语义感、语法感和语音感,可以通过语感判断隋感,判断语义,有助于深入理解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4.
刘师培发表于1904年的文章——《讲教授国文的法子》,针对“国文”学科的识字、作文教学,进行了合乎教育理念和学科规律的颇具现代意义的指导。在“白话之盛行”政治理想的带动下,以及与当时教授法译介研究、民间教育实践和官方学制的互动呼应过程中,刘师培形成了自己对国文教育的理解。其别于时人的价值在于,明确限定了“国文”学科、明确限定了“国文”内容、科学指导“国文”教授、强调白话非只教学语言。作为价值同构的思想或体式,刘师培的国文教育理念同“五四”国语新文学主张一脉相承。国文教授对于国语文学的潜在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文教授法的传播,为国语文学的发生奠定了教育基础,创作群体、读者群体由此得以塑造;二是国文教授法所包含的启蒙与革命意识,促进了新文化人的觉醒和成长。  相似文献   

5.
教育界素有“南陈北董”之说,“陈”是指陈鹤琴,而“董”是指董渭川。 董渭川“1901要1968”,原名董淮,字渭川,是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1927年从北京师范大学高师国文研究科毕业,民国时期先后任南开中学国文教员、中央大学区视察员、江苏东海中学校长、南京民众教育馆编辑主任、安徽省教育厅督学兼第一科科长、河北大学国文系教授、山东省教育厅督学、山东省民众教育馆馆长、四川南充民众教育馆主任、教育部第一社会教育工作团团长、江苏省立教育学:教授、广西省教育厅顾问、广西大学教授、国立北平师范学:教授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副教务长,全国政协第二、第三、第四届委员等职。  相似文献   

6.
王丛 《内蒙古教育》2012,(13):46-52
一语文教育效果差并非自今日始,而是由来已久。五四运动之前,社会上和教育界对中学生国文程度低落的批评之声便时有所闻。《教育公报》第六年第一期《拟请教育部召集国文教授会议,议定国文教法建议案》":中等学校国文退化殆为教育界所公认。以本校招考经验而论,考生文理多不通,甚者至于字体讹误,国文考卷真可入选者什无一二。根底既弱,及毕业时程度仍虑其不够,数年而后,凡高等师范之毕业生将无有能教国文者,至为可虑。"  相似文献   

7.
徐特立撰写的《国文教授之研究》发表于1914年,是迄今为止能搜寻到的徐特立最早的教育论著。《国文教授之研究》篇幅虽短,但因是文言著述,信息量极大,文中对小学国文教育的目标、教材的编写标准以及教授方法等都有详细的阐述,尤其关于教授方法,每项都列出多种方法,每种方法又一一列出细目。该文提出的诸多教学理论,对今天的语文教学实践和语文教育改革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国文教学多半停留在表诠的层次,也就是说,只对文本义理进行破译,甚少进到深层思维批判的里诠层次——原作者想说什么?怎么说?说得对不对?将傅伟勋教授所提出的"创造的诠释学"的概念进一步运用到国文教学上,企图发掘原作者想说而未说、已说而说得不明确,或者未说未想,所留下的文本意义未定性中,提出一套补充诠释、思维批判诠释与创造诠释的重建工作,使学生从被动受教者的角色,转变成主动介入原作者文本的创作的活动中,以收到双向度的学习效果。这样的国文教学在国内的确不多见,值得引荐给学界参考。  相似文献   

9.
孙行者     
一九三三年,陈寅恪先生应时任清华大学国文系主任的刘文典先生之邀,为清华大学入学考试代拟国文试题。其所出考题除作文《梦游清华园记》外,另有一对子上联“孙行者”。此对令大多数考生无以措手,只得以“猪八戒”、“牛魔王”之类人名胡乱塞责。只有后来成为北大教授的周祖谟等廖廖数人以“胡适之”属对,称得上工稳妥帖。后来公布的参考答案为“祖冲之”,祖、孙为行辈,者、之皆虚词,冲、行是动词,对仗可谓绝妙。其实陈先生意中之对原为“胡适之”,胡孙即猢狲,猿猴之属,而“行者”与“适之”间“意义音韵皆可相对”。陈先生出题…  相似文献   

10.
对于文章的结构,叶圣陶习惯用“组织”这个术语。在《作文论》《文心》《开明国文讲义》《国文百八课》等专著里,都设专门章节阐述了这个问题。 我们内蓄情思,往往于一刹那间感其全体;而文字必须一字一句连续而下,仿佛一条线索,直到终篇才会显示出全体。又,蓄于中的情思往往有累复、凌乱等等情形;而形诸文字,必须不多不少、有条有理才行。……所以篇、段、节、句都要逐一留  相似文献   

11.
1935年.陈寅恪应清华大学国文系主任刘文典(字叔雅)之邀,为新生入学国文考试命题,作文题为《梦游清华园》,另一试题则为对对子。一年级为“孙行者”和“少小离家老大回”,二三年级为“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当日之清华是可以招收“插班生”的)。此题一出,舆论大哗。新文化运动发生已经十余年,此举显然有“复旧”之嫌。为此,陈寅恪写了《与刘叔雅论国文命题书》一文,阐述他对语文考试命题的看法,其间自然囊括了如何看待传统文化的问题。陈先生谈了国文考试命题方法与原则,他认为,(国文考试)“其形式简单而涵义丰富,又与华夏民族语言文字之特性有密切关系者,  相似文献   

12.
方有林 《上海教育》2014,(28):65-66
一部文言文教材在20年间印行37版,今天听来简直是奇迹。创造这一奇迹的著作者是民国时期江苏泰县的林景亮,一位并未享有盛名的小人物。推出这一奇迹的则是声名大振的中华书局。校阅者是清末民初的著名编辑沈颐,是我国率先撰写小学国文教授论文的国文教学奠基人之一。 当我们凝重地用历史的眼光,认真地拜读这部远在我们出生之前就供我们祖辈学习过的教科书时,不禁油然而生一种敬畏与羞愧交揉之感。  相似文献   

13.
在王船山哲学中,情被把捉为天人之“际”。情者,性感于物而动。情-感在把性(此在)带入情境的同时,也已经把相感之物带入情境。情-感见证了“人生天地间”这一最原始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朱自清先生是新文学运动早期的诗人、散文家,后来又致力于中国文学批评史和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取得了开拓性的成果。在从事文学创作和学术活动的同时,在江苏、浙江、上海等地,他先后担任过五年中学国文教员,就是到后来就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大教授,主持国文系,也还亲自讲授“大学国文”课。朱自清毕生始终关注语文教学,可以说,语文教育研究则贯穿了他学术生命的全部。  相似文献   

15.
曹红 《文教资料》2006,(6):88-89
语感一词,始见于我国现代教育夏丏尊所著《我在国文科教授上最近一信念——传染语感于学生》一文。文中讲道“:一般作教师的,特别是国文科教师,对于普通文字应该比学生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对于文学应有灵敏的感觉,姑且名这感觉为语感。”可见,语感是一种语言的直觉力,是对语言直觉的感知、领悟、把握的能力,即人在感知言语的瞬间,在不假思索的情况下,迅敏地理解、判断和表达的能力。它的重要特征是敏捷性。心理学研究表明,语感是一种直觉思维,它省略了逻辑思维的中间步骤,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识别、判断与整体把握感知中的语言现象。敏锐…  相似文献   

16.
叶圣陶先生是我国现代杰出的语文教育家和语文教学改革的先行者。早在50年前,他就提出了“国文教学改革”、“给与国文科以科学性”的问题。叶圣陶先生认为,改革,首先必须是认识上的改变,观念上的更新。他说;“惟有正确的认识,国文教学才会有成绩。” 1942年8月,叶圣陶先生在自己主编的《国文杂志》中,特以《认识国文教学》作为发刊辞,高举对旧式语文教育批判的旗帜,道出了语文教育的真谛。他认为,“国文,在学校里是基本科目中的一项,在生活上是必要工具的一种”,而“阅读和写作两项”又是“国文科所做的工作”,是“…  相似文献   

17.
阮真先生1936年出版的《中学国文教学法》曾影响过20世纪的中国语文教育.我1996年阅读其中的片段,就为阮先生卓识所折服.2003年我从国家图书馆获得了复印件,细读全书,不禁为阮真先生的远见击节.阮真先生在书中引用了蒋维乔先生发现的一个语文教育悖论:能文之士不肯虚心研究教授法.这里的“能文之士”是指那些能够写文章的语文教师,“不肯虚心研究教授法”是指不屑于研究语文教学.初次接触这个悖论,也觉得有道理,当时的国文教师大都满腹经纶,自认为国文教学就是传授知识,有了知识干吗还要研究教学?教学不过是雕虫小技,自命不凡者无须为之,智能低下者不能为之,赖以生存者不能不为之.“研究教学”就成了学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阮真先生不舍“鸡肋”创造了国文研究的奇迹.  相似文献   

18.
赵红 《教学月刊》2010,(9):37-39
一、语言教育是语文课程一贯的最根本的追求 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什么?这是一个争议颇多、众说纷纭的问题。如果我们追溯到语文课程还被称为国文之时,便会知晓:“国文要旨在通解普通语言文字,能自由发表思想;并使略解高深文字,涵养文学之兴趣,兼以启发智德。”很显然,国文是把语言教育放到了首要地位。建国之初,“语文”这一课程名称确立,“明确规定了从小学到中学都必须充分重视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全面训练的重要任务,并以此来确定学科的主要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重视语感的培养□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孟令全语感一词,始见于1928年我国现代教育家夏丐尊所著《我在国文科教授上最近的一信念——传染语感于学生》一文。文中讲:“一般作教师的,特别的是国文科教师,对于普通文字应该比学生有正确丰富的...  相似文献   

20.
阿尔忒弥斯女神是希腊奥林波斯十二主神之一,在希腊神话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阿尔忒弥斯作为奥林波斯“神圣家族”中的正式一员,其起源相对复杂。阿尔忒弥斯女神的形象在古希腊的青铜时代已见端倪,线形文字B已有对阿尔忒弥斯名字的记载,克里特-迈锡尼的印章图案中也有女神存在的证据,史前造型艺术丰富了阿尔忒弥斯“女兽主”的形象,而荷马史诗对其形象塑造为后世奠定了文本基础。阿尔忒弥斯女神在起源和发展的过程中,其形象和特性又与近东女神息息相关,因此可以追溯到近东更古老的起源。这些因素共同造就了阿尔忒弥斯的特性,由此其形象和功能日趋多样化,并在希腊世界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