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李迪 《班主任》2010,(9):12-12
禅宗有“渐悟”和“顿悟”之说。所谓“渐悟”和“顿悟”,可理解为两种不同的认识事物的方法。主张日积月累、由浅而深的常规之道是“渐悟”。我们阅读苏霍姆林斯基、魏书生、李镇西等老师的书籍,研究他们的教育理念并身体力行,当属循“渐悟”之道。  相似文献   

2.
惠能和道元的禅学思想,在“即心即佛”、“顿悟与渐悟修行观”、“佛性论”和“般若思想”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道元禅学思想既有对惠能禅学思想的传承也有创新。惠能强调明心见性,注重开悟见性,禅修上弘扬顿悟。道元继承如净“只管打坐,身心脱落”的修禅证悟思想,并予以发展,使之日本本土化。道元在禅修实践上主张渐悟,认为唯有坐禅才是佛法正门,在修行与证悟上提倡“修正一等”。两者的禅学思想虽然存在殊异之处,但都旨在阐扬南禅宗的禅理教义。  相似文献   

3.
自先秦以来,儒、道两家均非常重视对“成人之道”这一实践方法、途径与过程的探讨。并分别都将“圣人”人格境界化、审美化了。但最终没有明确说明“凡人”成“圣”的现实可能性和必然性.更没有自觉地对审美人格“修为”过程进行“渐修”和“顿悟”的深入理论分析与区别。而自支遁首倡“小顿悟”之说。再发展到道生的“大顿悟”之后,便最终以宗教哲学的话语形式统一了中国哲学和美学自先秦以来儒道两家审美人格培养之实践中原有的“渐修”和“顿悟”两种倾向.并将其系统化和理论化,且“顿悟成圣(佛)”的理论对晋人建构审美人格境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深度学习需要活跃的思维活动,听说读写思都离不开悟,悟的缺失会导致学生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不强与教学有效性低下.悟有妙悟、渐悟、顿悟之分.妙悟离不开渐悟与顿悟.取法乎上、由“识”到“悟”、由“饱参”到“活参”是实现妙悟的三种策略;言语之悟、审美之悟、文化之悟、生命之悟是妙悟的四种追求.  相似文献   

5.
顿悟与渐悟     
倪文东 《江苏教育》2022,(29):20-21
“悟”有“顿悟”和“渐悟”之分。艺术创造与“悟”有密切的关系“,顿悟”靠艺术家的才情和修养“,渐悟”则靠艺术家的功力和修炼。我们认识到书法艺术的“悟”,是建立在艺术家对人生和自然的综合感悟和综合体验,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6.
修禅有渐修与顿悟之分,语文学习与此颇有几分神似。禅宗里的“渐修”,就是渐次修正,逐一渐悟,从凡夫一直修正到成佛,这当中的过程就称之为渐修。如同读书求学,从小学、高中、大学、到博士学位,循序渐进,次第体悟,最后功德圆满,成就佛道,所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语文学习也有“渐修”,  相似文献   

7.
梁启超曾对阅读鉴赏过程中的情感共鸣作了具体的论述:“一曰熏。熏也者,如入雪烟中而为其所烘,如近墨朱处而为其所染。……二曰浸。熏以空间言,故其力之大小,存其界之广狭;浸以时间言,故其力之大小,存其界之长短。浸也者,入而与之俱化者也。……三曰刺。刺也者,刺激之义也。熏、浸之力利用渐,刺之力利用顿。熏、浸之力,在使感觉者不觉;刺之力,在使感受者骤觉。刺也者,能入于一刹那顷,忽起异感而不能自制者也。……四日提。前三者之力,自外而灌之使入,提之力,自内而脱之使出。”梁启超所说的“共鸣”的四个方面,可以简化为两方面,即“入乎其…  相似文献   

8.
顿悟     
顿悟,在中国的辞书中都是定义为唯心主义的佛家语,是指顿时破除妄念领悟得“真理”的意思。是相对渐悟来说的。《楞严经》“理则顿悟”。佛教禅宗就是顿悟派,主张一朝悟得佛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那么,从心理机制上来说,有没有顿悟的精神现象呢?有的。近代外国许多心理学家都作了研究,并作了科学的解释,指出顿悟是属于创造思维的一种思维形式,也就是  相似文献   

9.
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要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树立“育人”观念,把“教文”纳入“育人”的大目标,培养学生的思想、能力、文化和审美等方面的素养,引导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不断积累,运用教材陶冶思想情操。是谓“渐修”。通过把课堂教学的舞台让给学生,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科学性与艺术性结合,教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在习得知识的同时,也学会的做人,学会了做事,学会了适应、改造社会。是谓“顿悟”。“渐修”是手段,是过程;“顿悟”是靶标,是结果。  相似文献   

10.
修禅有渐修与顿悟之分,语文学习与此颇有几分神似。禅宗里的"渐修",就是渐次修正,逐一渐悟,从凡夫一直修正到成佛,这当中的过程就称之为渐修。如同读书求学,从小学、高中、大学、到博士学位,循序渐进,次第体悟,最后功德圆满,成就佛道,所谓"身是菩提树,  相似文献   

11.
高校德育过程中的直觉顿悟,是以人的思维过程的直觉、顿悟、灵感等规律为依据和基础的。直觉顿悟乃至灵感是人们在突如其来的瞬间所达到的思想豁然开朗,是人们在精神高度亢奋下的不同寻常的一种心理状态。德育过程的德育者与德育对象、教化与习得、理论与实践、情境与体验等互动关系之间的意识交流碰撞,在触景生情、入情生思中也会产生直觉顿悟现象。在操作层面上实现德育过程的直觉顿悟及其辐射性增益:一是要创造和抓住契机;二是要以基础性工作为重心。基础性工作既是人的德性修养常规性变化的基础,又是直觉顿悟及其辐射性增益效应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晴空朗月可鉴,万物硕果尤丰。在1989年金秋粲然之际,恰逢本刊创办30周年。30年来,内蒙古大学逐渐地成长壮大,本刊亦得天时、地利、人和之惠,迎来而立之年。“天时”者,此处谓时代之潮流。60年代以来,世界学术、文献、情报大发展,是本刊学术交流和借鉴的大环境。“地利”者,此谓地处内蒙古综合大学的本刊之民族、地理特点,是本刊办出特色得天独厚的条件。“人和”者,是谓本刊所依靠的一支投稿队伍,主要是30年来渐  相似文献   

13.
辛词《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山深闻鹧鸪”句,异解颇多。宋人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释此句曰:“‘闻鹧鸪’之句谓恢复之事行不得也”。近人邓广铭先生反驳说:“所谓‘山深闻鹧鸪’者,盖深虑自身恢复之志未必即得遂行,非谓恢复之事决行不得也”(转引自刘逸生的《宋词小札》) 刘逸生先生则认为:邓先生的解释“自然比罗大经的解释合理,但个人以为这些鹧鸪之声应该是指投降派的叫嚷,因为这更近于作者写此词时的心情。(引自《宋词小札》291页)  相似文献   

14.
一众所周知,中国的封建社会,是以男性为本位的宗法社会。在一切文化观念里深深烙上了男权色彩。“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妇女在社会中的地位十分卑下。她们往往伦为生育工具,又常常被视为祸乱之源。明成祖的妻子仁孝文皇后作《内训》曰:“纵观古今,国家度兴,未有不由于妇之贤否。”周敦颐则言:“治天下有本,身之谓也;治天下有则,家之谓也。本必端,端私诚心而已矣;则必券,容则,和亲而已矣!”①也就是说,要想治理好天下,先要修身齐家,而要家庭和睦、内外整肃,关键在于女入,因为“家入高必起于妇人”。②传统文化这种歧视…  相似文献   

15.
道德直觉是一种道德思维方式,属于道德心理学范畴。从心理学视野进行哲学审视,道德直觉至少蕴涵五对因素的辩证统一:道德体认与道德评价、道德潜意识与道德意识、道德感性与道德理性、道德情感与道德意志、道德顿悟与道德渐悟等。  相似文献   

16.
梁启超曾对阅读鉴赏过程中的情感共鸣作了具体的论述:“一日熏。熏也者,如入雪烟中而为其所烘,如近墨朱处而为其所染。……二日浸。熏以空间言,故其力之大小,存其界之广狭;浸以时间言,故其力之大小,存其界之长短。浸也者,入而与之俱化者也。……三日刺。刺也者,刺激之义也。熏、浸之力利用渐,刺之力利用顿。熏、浸之力,在使感觉者不觉;刺之力,在使感受者骤觉。刺也者,能人于一刹那顷,忽起异感而不能自制者也。……四日提。前三者之力,自外而灌之使入,提之力,自内而脱之使出。”  相似文献   

17.
雊鹆     
王汾滨言:其乡有养八哥者,教以语言,甚狎习,出游必与之俱,相将数年矣。一日,将过绛州,去家尚远,而资斧已罄。其人愁苦无策。鸟云:“何不售我?送我王邸,当得善价,不愁归路无赀也。”其人云:“我安忍?”鸟言:“不妨,主人得价疾行,待我城西二十里大树下。”其人从之。携至城,相问答。观者渐众。有中贵见之,闻诸王。王召入,欲买之。其人曰:“小  相似文献   

18.
我们先看下面的两个例子:“此时情景愁于雨, 是处莺声苦却蝉”、“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第一例子中作者借两种不同的景“雨”“蝉”反衬其心境之“愁”与“苦”,即“愁于雨”,“苦却蝉”,观二句之意“于”、“却”二字却是互相通用的,言苦于蝉也。  相似文献   

19.
伯禹愎鲧,夫何以变化? 王逸注:“禹,鲧子也。言鲧愚很愎而生禹,禹小见其所为,何以能变化而有圣德也。”愎,王逸解为很愎,洪氏补注引一本作腹,又引《毛诗》郑笺“腹犹怀抱也”为说。很愎,怀抱,均颇费解。今按愎与復古音同,义得相通。《说文》二篇下云:“復,往来也。谓往来復重也”,(依一切经音义卷六引)是復有復重之义。復鲧者,谓復重鲧职,即继承鲧之职事,与下文“续初继业”同义。此二句言伯禹继承鲧之职事,从何改变其治法耶?如此解释,方与上文“永遏在羽山,夫何三年不施”两句,文义一贯。  相似文献   

20.
历代学者对诗与禅都有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宋代诗学受禅宗影响出现以禅入诗、以禅参诗、以禅论诗、以禅喻诗等观念。禅宗有“顿悟”、“渐悟”之分,宋代诗学相应出现“妙悟”、“熟参”观点;禅宗发展过程中出现“顿渐在机”观念,受其影响诗学中也有“活法”观念。禅宗“顿渐”观念对宋代诗学影响深远,本文对于宋代诗学中悟、参理论与禅宗的渊源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