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一那年,学校给了我们班一个市三好学生名额。当时我是班里的团支部书记,教我们历史的马老师是学校的团委书记,他曾暗示过我,要我努力争取。而我最大的竞争对手是班长李小丽,她在各方面都比较优秀,但我的学习成绩略比她强些,几次考试我都是  相似文献   

2.
米粒·父亲     
“初生的芽体向我渴求着生命,再也止不住的焦灼在脸上流淌,心的震撼融成一杯苦酒,浇醒麻木的我自己。”父亲一直重复着这句话,从我七岁那年起从未断过。每当说这句话时,他的眼睛总是久久地看着窗外。七岁的我还未开化,对于父亲的话我只是好奇地听着,偷偷地读着,但一点儿也不理解。父亲让我把它背过,还不时地检查我。印象中好像有一次,我中午捉蝉回来,正高兴地数有多少只时,突然听到了父亲的声音:“把那句话再背一遍!”当时我由于兴奋过度,脑子里一片空白,父亲一怒之下放飞了我捉的蝉,我使劲地哭了好久,最后我被罚站在太阳底下一直念着那句话…  相似文献   

3.
蝉与蚂蚁     
还是那则古老的故事,夏天的时候,蝉每天都在不停地歌唱,蚂蚁则辛勤地劳作,蚂蚁背着粮食从树下经过,它抬起头对树上的蝉说:“我说讨厌的邻居,你就不能为寒冷的冬天准备点粮食吗?!你天天这样唱啊唱的,到了冬天看你吃什么,我告诉你,我不会施舍给你一粒米的,记住你祖先的教训。”“亲爱的邻居看你都说了些什么呀,你这样说我会伤心的,不过有一点你尽管放心,冬天的时候,我绝对不会向你乞讨一粒米。”蝉一脸无辜地说。“那最好不过了。”蚂蚁背着粮食继续赶路。秋天的到来使森林变得一片金黄,蚂蚁依然每天忙碌地寻找食物,它已经很久没有看见蝉了,它…  相似文献   

4.
六月的蝉     
<正>成长标签:烦恼、卑怯、感悟六月的蝉依然在亢奋地叫嚣着,蝉鸣声爬满了整个夏天。这让阿丸有一种错觉,不知道是夏天带来了蝉,还是蝉带来了夏天。蝉儿叫得依然欢阿丸十六岁那年的六月跟往年的每一个六月一样,阳光里密密麻麻地爬满了蝉的叫声,一刻也不得消停,叫人无法安眠。但就在这个六月的一天,阿丸却睡过了头,迟到了。本来即使在H中迟到也不算什么大不了的事,但国有国法,  相似文献   

5.
我七岁那年,父亲不知从哪儿买回来几麻袋枣子,那枣子去了核,鲜红鲜红的,特诱人;然后又弄回来些冰糖、竹棒。原来,父亲准备做冰糖葫芦拿去卖。  相似文献   

6.
苦涩的记忆     
韩静 《当代学生》2011,(Z3):57-58
妈妈说,我从生下来就是个体弱多病的孩子,从儿时起,家里人总是对我百依百顺,所以我总认为父母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这也造就了我霸道、蛮横的脾气。五岁那年,爸爸送我到村里的幼儿园,告诉我太阳落山的时候就来接我回家。可是当爸爸离开了后,我还是哭闹着要回家,老师拦住了准备逃跑的我,我就用小铅笔狠狠地戳了老师的大腿!七岁那年,我抓住了树上的蝉,便以为可  相似文献   

7.
我的《荷塘月色》那篇文章里提到蝉声。抗战前几年有一位陈少白先生———陈先生的名字 ,我记忆的也许不准确———写信给我 ,说蝉子夜晚是不叫的。那时我问了好几个人 ,都说陈先生的话不错。我于是写信请教同事的昆虫学家刘崇乐先生。过了些天 ,他抄了一段书交给我 ,只说了一句话 ,“好容易找到这一段儿 !”这一段儿出于什么书 ,作者是谁 ,我都忘了。但是文中记录的 ,确是月夜的蝉声 ;作者说平常夜晚蝉子是不叫的 ,那一个月夜 ,他却听见它们在叫。当时我总觉得刘先生既然“好容易找到这一段儿” ,而一般人在常识上又都觉得蝉子夜晚不叫 ,那…  相似文献   

8.
求雨     
萧森被喊起来读课文。是语文课本第七课《蝉时雨》。……想起那年七月,天空逐渐在安静里远去,远处轰鸣着隐约的雷声。母亲撑伞送来了红豆,希望我带走。她的笑容和红豆的味道,就如同四周的蝉时雨般清晰,自回忆里一次次卷土重来……窗外的雨声声响起,几分钟内竟瓢泼起来。萧森被这突如其来的雨声打断,兀自站在那里,  相似文献   

9.
记得我上三年级放暑假的时候,妈妈、爸爸带我到山东姑姑家玩。姑姑家住在一个院里。有好几棵大榕树。有一次,我爬到树上去捉蝉,意外地捡了几个透明发亮的壳体。姑姑说,这是金蝉的壳。每天傍晚后,蝉虫就会从土里站出来,悄悄地躲在树荫底下,把身上的旧衣脱掉,换上华丽的新衣。这是多么有趣的事,我决心揭开蝉脱壳的秘密。  相似文献   

10.
父子     
正我近来常常做梦。梦中总是与父亲在一起。父亲去世已十二年了,我也到了六十好几的年纪,按理说,从理智上感情上都转过了几个大弯,把世事都想开了。但岁月怎么就没冲淡我对父亲的思念呢?那年母亲去世后,料理完后事,我便把父亲从老家接到部队家属院居住,我要赡养父亲以尽孝道,父亲则是出于无奈只好随我而来。虽说他老人家住在农村老家不愁吃不愁穿了,但生活条件还是远远赶不上城里人。万一有个三长两短,身边没个人照应是不行的呀。再说  相似文献   

11.
卖米     
天刚蒙蒙亮,母亲就把我叫起来了:“琼宝,今天是这里的场,我们担点米到场上卖了,好弄点钱给你爹买药。”我迷迷糊糊睁开双眼,看看窗外,日头还没出来呢。但村里的人向来不等日出就起床的,所以有个童谣这么说懒人:“懒婆娘,睡到日头黄。”但我实在太困,又在床上赖了一会儿。  相似文献   

12.
那年,我读初一了,有个女教师,叫张洁,当我的班主任。她30多岁了,没结婚,但她很快活,经常和我们踢键子,跳橡皮筋,讲故事,猜谜语。一次,张老师给我梳头,捉到几个虱子。她二话没说,端来水,加些药,给我洗头。我常和男同学打球、摔跤,同桌小军不是我的对手,经常被我压在底下。我可乐呀,双手撑着腰,仰面大笑,不象个女孩。虽然我很野,还有不少的家务,但从不迟到、旷课,成绩是尖子,被评为“三好学生”。  相似文献   

13.
<正>我小学同桌有天跟我聊起太阳真好,随手就拿铅笔画了一个正圆。真的,我后来用圆规测量过,钉在圆心划一圈,一丝不差,就是正圆。这个事实像毒辣的日头一样震撼了我。渐渐的,我发现世界并不公平。比如,一些人天生能听出细微的音高差别,恐怖的地方在于,他们能听出来的节拍,我连概念都没有。我非常希望自己也有天赋,最好是舞蹈方面的天赋。6岁那年,第一次站在舞蹈教室中央。  相似文献   

14.
笛缘     
说起我和笛子结缘,还得从那年观看“六一”文艺演出说起。节目中有一个笛子独奏,叫《春到湘江》。演奏者是位男生,只见他的手指在笛子上跳动,扣人心弦的笛声在指间流淌。那笛声好奇妙,时而像山间的清泉淙淙流淌,时而像长空的哨音响彻云霄,时而像秋天的鸣蝉如泣如诉。他手中的那支竹笛仿佛童话中的魔笛让我如痴如醉。  相似文献   

15.
记忆里总抹不去两个发生在编辑部的故事。说是故事,其实是真人真事。那年夏天,我在一家都市报编辑部实习。这个部里编文艺副刊,常会有作者登门送稿。有一天中午,特别热,窗外的蝉无力地嘶鸣着。我在靠门口外打稿子。有人敲门。开门。一个约摸六十开外、脚蹬凉鞋的老人探头探脑。“请问XXX老师在吗?”边问边小心翼翼地蹩进来。“我就是。”那位编辑抬起头。“我写了几首诗,想麻烦您给看看。”话音里有几分和年龄不相称的腼腆。“我们不登诗歌。”“啊……请您给看看,提提意见,我一直学  相似文献   

16.
我七岁那年,父亲不知从哪儿买回来几麻袋枣子,那枣子去了核,鲜红鲜红的,特诱人;然后又弄回来些冰糖、竹棒。原来,父亲准备做冰糖葫芦拿去卖。他先用竹棍和麦秸杆扎成一个"靶子",准备用来插做好的糖葫芦。接着,挑选一个风和  相似文献   

17.
    
<正>那年冬天,天气出奇地冷。一大早,冷冷的气流像是凝结着冰碎,一切都泛着些冷色。我委屈着心思,恍惚地揉揉眼,硬着头皮起了身,只因俺爹昨天叫俺要到二子哥家送上几桶油,说是年头他们借了咱家一些钱,拼凑着买上了房,日子过得也便安适了不少,虽说大都已经还清,但这礼还是要送的。弃掉所有的不愿意,我终究还是应了,草草地扒了些饭,便在俺爹的催  相似文献   

18.
一我想那一年的冬季是寒冷的,但这并不代表那年我不懂加衣服或西伯利亚的冷空气来过。国庆节过后,学校开始整顿食堂。其实这食堂本就不能算是食堂,也就是几个废教室凑合起来的“乌合之众”,当然进去吃饭的也是些乌合之众,因为进我们学校的也就是些垃圾人渣之类。为此我很不满,还想过转学,我老觉得来这里像是被糟蹋了似的,甚至觉得这辈子就这么完了。直到我遇见佳音。学校说整顿食堂是为了增大它的吞吐量,这个说得很形象。新食堂建成后果然实现了承诺,同学们吐的东西多了,吞的也就自然多了许多。这让我觉得学校很有预见性,好生佩服了一阵子,…  相似文献   

19.
山泡情     
我快乐的童年是在外婆家度过的,每次外婆出去“管闲事”,总忘不了给我摘回些甜津津的山泡品尝。日子久了,我便对山泡有了深深的感情。记得我3岁那年,时值春末夏初。山  相似文献   

20.
①那年夏天我终于在学校出事了。②自从我步入这所重点高中的大门,我就承认我不是个好学生。我来自农村,但我却以此为耻辱。我整天和班里几个家住城市的花花公子们混在一起,一起旷课,一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