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优势项目高水平运动员参赛风险的识别、评估与应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岩 《体育科学》2004,24(8):1-6
参赛风险事件对我国优势项目高水平运动员比赛发挥造成消极影响。采用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专家访谈、逻辑分析和统计处理等方法对运动员参赛风险问题进行了研究。根据竞赛成绩影响因素,对运动员参赛风险进行了溯源分类;提出了运动员参赛风险管理的内容;编制的《运动员参赛风险检查表》,采用改良的列表排序法和帕累托分析对运动员参赛风险进行评估;提出了我国优势项目高水平运动员参赛风险应对方法,以及运动员参赛风险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
采用自编运动员生活事件调查表 ,对吉林省 2 4 8名男、女运动员进行了调查 ,结果发现 ,生活事件心理压力与运动员的运动状态呈负相关 ;进一步分析发现 ,主要与负性生活事件造成的心理压力高度相关。级别和专业因素是负性生活事件的主要影响因素。训练比赛、人际关系和健康问题是运动员日常生活和训练比赛中最常见的心理压力刺激源。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足球运动员顶撞裁判员行为产生的原因,并指出控制和预防这种行为的各种方法。从运动员的认知、裁判员的引导和管理部门的责任这3个方面提出了建议和对策,来控制和预防足球运动员顶撞裁判员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随着体育运动职业化的改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步深化,运动员的道德观念正在受到挑战。在名利的驱动下,特别是受到西方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冲击,引发一些运动员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出现了多元化的倾向。运动场上打骂裁判事件、兴奋剂事件、“假球”等严重违反体育道德规范的行为,不仅严重地败坏了体育运动的声望,制约了体育运动的健康发展。同时也是对我国精神文明的一种践踏,并且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重新审视和完善运动员道德规范体系就成为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5.
运动员参赛风险研究导论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在回顾运动员参赛风险研究的基础上,介绍了运动员参赛风险的提出经过,对运动员参赛风险进行了初步界定,并从重大比赛中所发生意外事件分析了运动员参赛风险的一些具体表现。另外,结合大赛前准备工作的研究与应用,提出进行运动员参赛风险管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人格特征对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以应激—运动损伤理论(Williams&Andersen,1998)为依据,以棒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以艾森克人格问卷为人格测量工具,以经过翻译并修订的《运动员生活事件量表》为应激经历的测量工具,采用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后退法)法,考察了人格特征对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内外向、消极事件、消极事件与内外向的交互作用3个变量的OR值分别为5.020(P<0.05)、3.035(P<0.05)、0.925(P<0.05)。这表明运动员越趋外向、承受的消极生活应激量越大,则发生急性运动损伤的可能性就越大;运动员在内外向上的特质与所承受的消极生活应激量对急性运动损伤的发生产生了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7.
危机事件的发生是任何组织或个人都无法避免的,危机公关作为有效处理危机事件的手段更应该受到每个组织的重视。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迅速,由各个项目优秀运动员组成的国家队作为一个成熟的国家组织,危机公关必不可少。本文对我国优秀运动员危机公关运作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提出运作方面的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8.
竞技运动员人力资本产权界定与"困境"的破解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问题的提出从何智丽与焦志敏事件,到王志郅、田亮事件,再到最近的孙英杰和王德显的奖金之争,主流媒体没有理性地分析出现这样事件的原因。在这些运动员之前,有很多著名运动员在主管部门的干涉下放弃了自己的利益,甚至改变了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但是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人都是自  相似文献   

9.
乒乓运动员"顶峰训练"方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巴黎世乒赛男单失利,并非是偶然事件。训练提高了年轻运动员的技术水平,但没有能有效提高国际尖子级运动员的技术水平,是个关键问题。这需要从实践上和理论上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实证研究验证并解释优秀运动员成长轨迹和重要转折是体育科学的一个全新话题,也是竞技科学与社会科学两个看似差之千里的学科交叉融合的亮点,对于优化竞技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和提高培养效率具有理论意义。研究尝试走出强调天赋与训练因素的传统研究思路,从社会学视角研究中国优秀运动员的成长历程和转折事件。依据生命历程理论建构分析框架,通过事件史分析法描绘优秀运动员的成长轨迹,着重剖析3个问题:在成长轨迹中何时发生转折、估算发生转折的可能性、分析驱动历次转折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我国优秀运动员职业生涯的能力发展期平均为14.74年,竞技提高期平均为3.45年,与国际优秀运动员成长的时间规律较为一致。我国优秀运动员的成长轨迹具有强结构性、持续稳定性和相互关联性的规律特点。在分析影响职业生涯中两次重要转折的关键要素时发现,运动员在不同成长阶段培养的重点应有所不同,除了训练手段之外还应“因势利导”和“顺势而为”,并从一个新的理论框架引申出关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3点思考,提出建立优秀运动员成长数据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使用兴奋剂的危害主要有4个方面:一是对运动员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极其有害,许多危害甚至是终身的.不可恢复的.竞技体育历史上已经发生过多起因使用兴奋剂导致的“猝死”事件。大量的科学研究也证明了使用兴奋剂对运动员身心健康的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12.
更正     
影响运动员成绩的因素很多,不仅需要运动员有出色的身体素质、良好的动作技术,更要求运动员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运动员比赛成绩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比赛模式,对手的水平、运动员所承担的任务对其心理的压力,以及运动员心理的承受能力。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运动员往往渴望与强手竞争,在比赛中敢于拼博,他们能在激烈的比赛中出色地发挥自己的技术水平,而心理素质较差的运动员则对比赛、尤其是与强手同场比赛表现恐惧心理。这些运动员往往由于紧张的心理状态而发挥失常,技术变形。因此、优秀运动员的选材中充分考虑其心理特性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百科全书     
肖冰东 《健与美》2020,(2):16-17
别拼过头儿北美职业球员伤亡事件橄榄球运动员和棒球运动员体壮如牛,在赛场上奔跑时生龙活虎,他们有着超人的运动天赋和职业球员的敬业品格。但俗话说,人吃五谷杂粮,谁能不得病,他们强健的体魄是否也会遇到疾病困扰,退役后伤病复发,甚至是赛场突发的球员死亡事件,这一切是否与职业运动员训练体系有关?  相似文献   

14.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青少年运动员生活事件自评量表对山东省1296名青少年运动员进行了测试,旨在评定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影响其心理健康的主要应激性生活事件.研究发现,青少年运动员SCL-90各因子发生频率除抑郁、恐怖、精神病性三因子较低外,其它因子相对较高.从各组检出率结果来看,13岁以下组各因子发生频率相对较低,而其它三组发生频率相对都很高,尤以躯体化、焦虑因子为甚;与心理健康水平有着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的应激性生活事件中,"训练、比赛失败或成绩不理想"、"期望顺利进入上一级训练队"、"与队友或好友发生纠纷"等事件无论在应激强度还是在发生频度方面都对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健康构成较强的应激刺激,我们认为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5.
培养运动员个人处理紧急状况的应变能力。其中包括内部应激物和外部应激物,内部应激物包括心率、呼吸、睡眠与清醒的循环、饥饱、生物节律、内分泌的稳定程度和心理状态;外部应激物,例如工作、社会环境、物价的涨落、教练与运动员的相互影响,运动创伤以及每天在学校里发生的各种事件,通过自身及教练的调节以加强其心理状态、动机等方面的改善,从而达到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16.
1.青少年体操运动员选材的特点 1.1早期选材是体操运动的重要特征 现代竞技体操项目经过不断地发展,逐渐呈现出运动员低龄化的特点,特别是女子运动员在13、14岁登上世界大赛领奖台的不胜枚举。由于比赛年龄小,则开始训练的年龄必然更小,目前各国女子体操运动员的开始训练年龄已经提前到6、7岁,甚是更早。  相似文献   

17.
李东仁 《精武》2014,(4):96-97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的研究方法以在校大学生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不同项群的大学生运动员的归因方式进行调查研究,试图找出其存在的内部规律性,为大学生的运动训练提出科学心理调控依据,通过研究发现,内在堆度差距最大的是技能格斗对抗类,与之相反的是技能主导表现难美、准确以及体能主导类。持久性堆度方面,技能类格同对抗类项目运动员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类似的还有技能通常对抗类,与之相反的是技能主导表现难美、准确以及体能主导类。整体性维度方面,体能主导类耐力项目的正性事件和负性事件对其影响都是非常大的,类似的还有技能主导类格斗项群大学生运动员,与之相反的是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和准确的大学生运动员。  相似文献   

18.
运用生命历程理论视角,采用文献资料和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以参加第十四届残疾人奥运会的我国径赛运动员为调研对象,研究残疾人运动员从事竞技体育运动的动因。研究认为优秀残疾人运动员从事竞技体育受到社会背景、历史事件、相互联系的生命与个体能动性等因素的影响。社会环境、历史事件、体育事业的发展等社会背景为残疾人这一群体的生命历程带来了新的机遇,在这一历史时空背景下,更多的残疾人群体走上竞技体育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论运动员的社会角色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对运动员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行分析,从而对运动员进行角色定位,旨在对运动员明智地把握商业利益与运动生涯的平衡点有所启发,使运动员能够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相似文献   

20.
本取样(统计素材)来自讲义、杂志、报刊等,世界各国优秀男标枪运动员60名,成绩在80m以上,时间53~85年间,女运动员在60m以上,时间64~88年间,其统计学处理得出结果:男子标枪运动员身高、体重、相对体重三项指标与专项成绩成正相关,且相关值极其显说明专项成绩不但与运动员体重、相对体重关系甚大,而且与其身高关系也极其密切。与男运动员相比同等体态的女运动员,由于各项身体素质相对较差,所以不宜追求过高的身高、体重指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