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汤金梅 《高中生》2011,(6):12-13
《雅舍》是梁实秋在1940年写的散文,作于重庆。 抗战期间,国民政府迁往重庆。梁实秋随之迁至重庆北碚。他与吴景超夫妇在主湾山腰购置平房一栋,遂命名为“雅舍”。他入住以后,来做客的文人很多。梁实秋在“雅舍”蛰居7年.其间翻译、创作了大量作品、结集成《雅舍小品》出版。《雅舍》是《雅舍小品》一书的首篇。  相似文献   

2.
《雅舍》是梁实秋在1940年写的散文,作于重庆。抗战期间,国民政府迁往重庆。梁实秋随之迁至重庆北碚。他与吴景超夫妇在主湾山腰购置平房一栋,遂命名为雅舍。他人住以后,来做客的文人很多。梁实秋在雅舍蛰居7年,其间翻译、创作了大量作品,结集成《雅舍小品》出版。《雅舍》是《雅舍小品》一书的首篇。作者将文章取名为雅舍,自然有所寄托。那么,这舍到  相似文献   

3.
梁实秋堪称一代散文大师.从1940年起,他在《星期评论》上开辟“雅舍小品”专栏发表散文,而后以《雅舍小品》为名结集出版.自出版迄今,发行已达300余版,创中国现代散文发行的最高纪录.梁先生一生治学,退休后仍以“雅舍” 为名,出版  相似文献   

4.
梁实秋(1903-1987),北京人,文学家,翻译家。著有《雅舍小品》《雅舍杂文》等散文小品集,并译有《莎士比亚全集》。《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是梁先生中年以后的作品。文章在平朴中显丰厚,于精约中见开阔,多有余味而耐人咀嚼。  相似文献   

5.
梁实秋的小品文创作始自1940年,这年他在抗战大后方重庆,应文化同仁刘英士之邀,以“子佳”为笔名在《星期评论》发表散文随笔,栏目标为“雅舍小品”。此后受龚业雅的支持鼓励,将起始至1947年撰写的短文34则编为一辑,以《雅舍小品》为书名印行。不料连续发行五十余版而锐气未减,创中国现代散文出版发行最高记录。后经时昭嬴译成英文,编为中英文本,由台湾远东图书公司出版发行,影响迅速遍及北美和东南亚,国际读书界颇有争读争议之势。梁氏在庆幸之余,也倍加努力笔耕,赴台之后,相继完成《雅舍小品续集》、三集、四集和合集  相似文献   

6.
20世纪40年代我国小品散文创作呈现成熟绰约的一面,出现了很多优秀的散文大家。梁实秋就是我国20世纪40年代小品散文创作丰收期的杰出代表,其《雅舍小品》是他散文的代表作。在《雅舍小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真实自然而儒雅淡泊的梁实秋。  相似文献   

7.
王冰心 《语文天地》2013,(15):22-23
《雅舍》是《雅舍小品》的代序,作者梁实秋借助雅舍这个特殊之所传达出中国文人所特有的心理和情结,而他本人恰是一位典型的中国文人。一"、寄似家"——旷达洒脱、随遇而安雅舍看上去瘦骨嶙嶙、单薄得可怜,并且  相似文献   

8.
梁实秋以散饮誉坛,他非常重视散小品的语言艺术,其代表作《雅舍小品》不仅内容丰富,格调高雅,而且语言也达到了较高的造谐,主要表现为清新自然,洗练畅达,雍容典雅,幽默诙谐等。  相似文献   

9.
<正>《雅舍》是梁实秋散文集《雅舍小品》的开篇之作。初读《雅舍》,总在"舍"字上打转;几读《雅舍》,方识"物化"的阅读心理脱离了梁实秋的精神轨迹。知人论事是赏析的基础,我们必须进入梁实秋所处的"此时此地",感受他的"此境此情"。1937年抗战爆发,北平陷入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之下,梁实秋以国民参政会参政员的身份辗转于重庆,同时任国民政府教育部中小学教科书编委会主任,在"雅舍"蛰居7年(1939年到1946年),期间创作了一系列散  相似文献   

10.
梁实秋以散文饮誉文坛,他非常重视散文小品的语言艺术,其代表作《雅舍小品》不仅内容丰富,格调高雅,而且语言也达到了较高的造诣,主要表现为清新自然,洗练畅达,雍容典雅,幽默诙谐等。  相似文献   

11.
由重庆市化局、重庆市作家协会、北碚区人民政府和西南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纪念梁实秋先生诞辰100周年暨《雅舍小品》讨论会”在重庆北碚举行。梁实秋先生抗战时期曾在重庆北碚的雅舍寓居7年,期间创作和翻译了大量作品。《雅舍小品》为其时创作的重要作品。  相似文献   

12.
梁实秋以《雅舍小品》为代表的散文创作从创作动因、表现内容到创作特色,俱卓然自成一体,这在他是不得不弃却文学批评和社会批评的依然的文学表现,以散文寄托作者古典主义文学理想和毅然追求。  相似文献   

13.
薛峰 《阅读与鉴赏》2004,(10):27-28
梁实秋(1903~1987),名治华,字实秋,北京人,原籍浙江杭县。一生著作甚丰,散文集《雅舍小品》一、二、三集行世,文学批评论文集多种,经近40年的时间独立翻译完成莎士比亚全集40卷。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学者、文学家和翻译家。  相似文献   

14.
《雅舍小品》是粱实秋的散文代表作,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传世精品。它总计142篇,创作时间跨度从1939年至1987年,长达半个世纪。总观《雅舍小品》,绝大部分是有关人和人生的描述,他写《男人》和《女人》的性别差异;写《中年》、《老年》的《年龄》特点;写《懒》、《馋》、《勤》和《廉》等人性品格;写《同乡》、《代沟》、《第六伦》等人际关系;写《理发》、《洗澡》、《婚礼》、《喜筵》等人生活动;写《握手》、《送行》、《谦让》、《敬老》种种生活礼仪;写《下棋》、《写字》、《喝茶》、《饮酒》样样趣味情致;  相似文献   

15.
<正>梁实秋是中国现代散文大家,其散文文笔简洁、平实,风格恬淡、雅朴,字里行间充满幽默风趣,三言两语蕴涵人生哲理。其代表作《雅舍小品》与《秋室杂文》,被朱光潜称为"对于文学的贡献在翻译莎士比亚的工作之上"。《雅舍小品》更是风行全世界,先后印行300多版,创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发行的最高纪录。  相似文献   

16.
正梁实秋,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他是国内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学者,有译著《莎士比亚全集》。他的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代表作有《雅舍小品》等。在众多的艺术门类中,梁实秋先生最喜欢书法艺术。他曾在文章中这样说过:写字最容易泄露一个人的个性,所谓"字如其人"大抵不诬。如果每个字都方方正正,其人大概拘谨,如果伸胳臂拉腿的都逸出格外,其  相似文献   

17.
作为语言学家、翻译家的王力先生或许当初未曾估计到,在其一生中所著的几可等身的学术专著之外,他于1942—1946年间偶尔涉足文坛,以王了一为笔名写下的一本仅12余万言的散文小品集《龙虫并雕斋琐语》,将使他作为文学家在更为广泛的层次上赢得读者群。当年其作品在昆明《生活导报》等报刊一经刊出,顿使该报刊销路激增。近年来,海外有论者把《琐语》同梁实秋的《雅舍小品》、钱钟书的《写在人生的边上》并推为“学者散文”的典范之作。柯灵先生也将梁、王两家作品“相提并论”,认为“这两家都是学者兼翻译家,所作小品,冶散文杂文于一炉,风貌颇多近似,有的连内容题目也几乎雷同,但剪裁意蕴,各有蹊径。”“王作更贴近现实”。这一评断,可谓精当,就其“蹊径”而  相似文献   

18.
~~纪念梁实秋诞辰100周年暨《雅舍小品》讨论会在渝举行$北碚区文化广播电视局  相似文献   

19.
梁实秋抗战时期在重庆生活和创作达8年之久,其创作于重庆北碚的《雅舍小品》(初集)及之后完成的三集,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一部重要作品,并具有世界影响。研究梁实秋与重庆文学的关系,是重庆学界的一项重要课题,它对重庆文学和重庆学术研究的繁荣,都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一向以黑幕纪实、打斗凶杀、香艳情欲故事为装饰的“地摊文学”,近年却堂而皇之地摆出林语堂《幽默小品》、周作人《闲适小品》、梁实秋《雅舍小品》……。一度被冷漠的现代作家小品散文,已成为时下畅销书。生命形态相对粗糙美感经验相对贫乏的读者大众,终于悟出文学与人生的某种契合:平平淡淡才是真。的确,真情出乎朴素与平淡。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以一位成年者的豁达心态咀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