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包括写作在内的电脑施测已渐成语言水平考试的一个发展方向。该研究通过实验、问卷及访谈比较了来华留学生纸笔与电脑写作的态度、体验及成绩,并发现:多数留学生认为纸笔与电脑写作是两种不同的写作过程,其电脑写作的自我效能感更高,其电脑写作的成绩高于同等难度作文的得分,且两者成绩差距达到统计显著水平。由此,大规模或高风险作文测评或应尽量实现电脑作答。  相似文献   

2.
关于电脑写作的认识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脑写作与传统写作既相同也有异。它是新形势下的一种新的写作方法和技巧。与传统写作相比较,它有着很多的优越性。写作理论和规则指导着电脑写作,顺应时代发展,做到既会电脑写作,又善于电脑写作,对于信息时代的写作者的生存和发展以及写作学科建设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电脑写作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呈现书写编辑生成工具、智能化辅助工具、智能化制作工具等三种形态,这三种形态在不同的意义上都受到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并具有劳动工具的属性和显著的科学技术属性。电脑写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深入地影响着写作活动,激发写作学自身的发展。因此,正确认识电脑写作中的科学技术因素,对促进计算机技术与写作这一复杂精神劳动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写作从原始的泥刻、甲骨、简牍进步到纸上的手写,再进而到机械打字,以致突飞猛进到今天的电脑写作,是写作史上真正完全的革命和解放,其优势远非手写和机械打字。不管是专业作家或者业余爱好者均应积极投身努力掌握电脑写作技术的新潮之中。只要学,尽管快慢有别,但都能掌握。  相似文献   

5.
寻长栋 《现代语文》2005,(11):126-127,86
电脑已广泛而深入地介入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其方便高效的文字处理功能,为写作活动注入了新的手段、新的思维和新的观念.电脑硬件、软件和网络与传统的写作学科相交融,于上世纪末产生了一个新兴边缘学科--电脑写作.  相似文献   

6.
电脑写作论     
电子计算机及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广泛运用,使越来越多的人用电脑从事写作.电脑写作具有自身的特征及写作方法,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写作,并对写作主体的写作行为、写作思维、写作习惯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了了解留学生在用笔写作和用电脑写作汉语作文时的情况,文章就留学生用笔写作和用电脑写作所持态度、写前指导、写作实践、写后讲评作了相关调查。发现用笔写作汉语作文的意识影响深远,多媒体对汉语写作虽具有诸多优势,但学习者对该技能的掌握还有待提高。教师的作用在信息化冲击下仍然无可替代,但是有必要研究如何把教师本应讲述的内容与多媒体的演示进行分别。  相似文献   

8.
电脑写作与教育传播关系密切。本文运用教育传播学的视角与方法,对电脑写作概念加以厘定,并进一步探讨了电脑写作的特性、意义及其与现代教学设计的关联。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电脑成为影响人类生存方式和思维模式的变革力量。而以电子计算机为工具的电脑写作,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向“传统”的写作模式进行了挑战,并以一种腐蚀、颠覆的方式对传统写作进行重构。这是继20世纪初写作从文言写作到白话写作“革命”之后的又一次“革命”。  相似文献   

10.
为了促进远程教育的深入开展,开设并研究电脑写作课是写作教学的首要任务.在远程教育中,写作教学面临时代的挑战,需要在教学观念上进行更新,教学内容上进行重构,教学模式上进行转型.通过课题研究,初步形成了电脑写作课教学改革的理论框架,为发展远程教育中电脑写作教学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现代应用文写作策略是写作主体自觉、积极的智力活动,是特定写作语境下为实现写作目的预先设计的写作方法、手段和措施,是写作行为的策划和写作活动的部署及构想,包括文本写作策略和文本包装传播策略,核心是写作应对思路和行为控制。现代应用文写作策略可以决定写作行为的成败,因此,认识现代应用文写作策略有益于应用写作实践,提高现代应用写作社会效益。同时还可以提升写作主体智慧的地位和价值,有利于主体创造才能的发挥和培养。  相似文献   

12.
英语写作策略的各种实证和理论研究表明在写作活动中不同策略的使用对于写作质量有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在写作过程中,监控策略对于协调各种协作活动,优化写作活动,提高写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英语写作教学中,要重视写作策略的培训,提高学生的写作策略意识,优化写作策略的使用。  相似文献   

13.
做好写作反馈是提高高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根据文献中有关写作教学和写作反馈的内容,从师生两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旨在探讨英语书面表达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对写作反馈的态度和倾向;提出写作反馈需形式多样,反馈评价重点要明确、具体,引导到位。  相似文献   

14.
如何提高汉语二语学习者的写作能力是国际汉语教学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本研究尝试通过一个小型实验,观察直接写作法、翻译写作法和提纲写作法这3种不同的写作方式对于3位写作者写作过程和写作成品的影响,分析3种写作方式各自的优缺点。研究结果显示,提纲写作法能比较好地平衡写作时间与作文质量之间的矛盾,具有一定的优势。研究同时发现,在西方二语写作中受到较高评价的翻译写作法并不适合于汉语二语学习者。  相似文献   

15.
Very few empirical studies have investigated programmes in which doctoral students act as peer facilitators in faculty writing groups. We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a centrally delivered doctoral student writing programme in which twenty student participants were mentored and provided with the resources to initiate their own faculty-based doctoral writing groups. ‘Legitimate peripheral participation’ was used as a conceptual lens to interpret the data collected during the establishment and evaluation of the programme. All student participants in the preparatory training course, which was developed in consultation with postgraduate students and research supervisors, went on to become doctoral writing peer facilitators of peer writing groups. Insights from seven of these showed how a well-structured and supportive programme harnessed the benefits of peer learning by bringing personal rewards to participants and building institutional capacity around doctoral research writing literacies.  相似文献   

16.
"个人化写作"与"私人化写作"在使用中存在着混乱。"个人化写作"作为一种写作方式是很早就存在的,但在90年代形成了"私人化写作"与"身体写作"新思潮。这是"个人化写作"在90年代特定语境下的新状态。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nature of the out‐of‐school writing practices of three primary‐aged children aged 9–10. In particular, it explores the writing these children chose to undertake at home including ‘for school’ writing, completed at home. The study's findings reveal the ways in which these three, developing young writers engage and interact with writing and how this differs to writing for school, completed at home.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implications of national surveys that reveal a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writing for enjoyment and positive writing attainment this research sought to expose the range and versatility of the children's home and volitional writing practices. The children in this case study were not selected because they were writers but merely that they engaged with writing away from school. The study employs an ecological paradigm (Bronfenbrenner, 1979 ) to explore the participation and interaction of the children with their writing practices within the complex environment of home. The paper makes the case for teachers to be more curious about the private worlds of out‐of‐school text creation to better appreciate the provenance of home writing events and artefacts.  相似文献   

18.
“文法论”是中国古代最有价值的写作理论之一。尚“简要”、崇“格局”、重“技法”是它的基本特征。它由三个相互关联的部分组成:文律论、格局论和技法论。现代写作学“三论”(规律论、模式论和技巧论)是“文法论”的“绵延”.  相似文献   

19.
关于写作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中小学的写作教学主要存在写作教学内容缺失、写作指导缺位、写作教学观念落后、一些作文试题的导向错误、写作体式要求失当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把"写什么"与"怎么写"放在提高写作教学有效性的层面加以反思。首先,要理清写作目标与写作内容的关系,要规定具体的写作课程内容;其次,写作教学的重心应该转移到切实加强对学生"怎么写"的指导上。  相似文献   

20.
"以读促写"是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重要手段。文章从以读促写提出的背景、以读促写的应用原则、以读促写的实施步骤三方面,对以读促写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指出教师要善于借助以读促写来优化英语写作教学,让学生的英语写作学习更高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