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生数感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明确地把数感作为数学学习的内容提出来,并把数感摆在首要的位置,充分表明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有良好数感的学生对数的意义和运算有灵敏而强烈的感悟能力,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适时地培养学生的数感.一、联系生活,获取数感现实生活是数学的源泉,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素材,让他们用数学的眼光认识周围的事物,用数学语言来表达与交流,从而理解数的意义,并建立良好的数感.例如在“认识0”的教学时,教师可启发学生说出在日常生活的哪些地方…  相似文献   

2.
本单元教材是在一年级初步认识整点钟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今后学习“年、月、日”等有关时间知识的基础。与原通用教材相比较,教材编排有如下特点: 1.注重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认识钟面先讲学生在钟面上最容易发现的12个大格,再讲每大格分5个小格,最后讲钟面上一共分了60个小格。 2.增加实践环节,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为了让学生直观认识1时、1分、1秒的时间到底有多长,在学习“1分”时,让学生数自己的脉博1分跳几次;学习“1时”时,让学生用平时接触最多的上课和下课的时间来了解1时  相似文献   

3.
【教学背景】经过近六年的学习,学生对“方程”的概念已经有了比较初步的认识与了解,从“用字母表示数”、“方程的认识”、“解方程”到用方程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本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系统回顾方程的知识,掌握用方程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及培养学生多样化的解题策略。  相似文献   

4.
我在教学中注意挖掘教材中所蕴藏的辨证思维因素,使学生受到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下面是在“1和2的认识”教学中,渗透辨证唯物主义思想的一些做法。一、把认识数1和“多”联系起来。学龄前儿童接触到、认识到的数1都是单个的。现行教材内容对数1的揭示:“1个学生”“1张桌子”“1个书包”……也只是从单个1去认识,我教学数1的认识时,联系生活中实际例子‘一个同学、一组同学、一班同学、一只鸭、一群鸭、一只蚂蚁、一粒米、一列火车、一个地球、……都可以用数1表示。使学生用辨证的观点认识,数1不仅表示单个物体,也可以表示一群物体;数1不仅表示“很少”“很小”也可以表示“很多”“很大”。如,一  相似文献   

5.
培养学生的数感有助于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用数学的头脑分析现实问题,而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感过程中几何直观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几何直观在低段“数的认识”中起着“抽象”的作用,几何直观在中段高段“数的认识”中起着“数境”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霍妮用“应该之暴行”来形容神经症患者追求理想自我时的病态要求,她认为,当他们没有达到自己内心的理想化标准时,便会怨恨和自贱.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被“应该”外在或内在的强制要求着,使得我们感到苦恼和责备自己、他人与环境.认识这些“应该”给我带来的“暴行”,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同学们,当我们用文字来描述美好的希望时,要注意三个“真”字。 首先是“保留童真”。别想着扮“小大人”、装成熟,用自己的语言,把自己对生活的观察、认识和感悟真诚地写下来。童真和童趣才是你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数学素养,是学生认知数学对象进而成为数学气质的心智技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结构变量。《数学课程标准》中第一次明确地把“数感”作为数学学习的内容提出来,新课程中的六个核心概念,也把“数感”摆在首要的位置,可见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加强数感的培养,是新课程十分强调和重视的问题。如何加强学生的数感培养呢?在教学中我做了如下的尝试:1.结合生活,体验数感要把培养学生的数感从室内扩展到室外,从校内延伸到校外,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事物,用数学的概念与语言去反映和描述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的问题,结…  相似文献   

9.
1.在现实生活中建立数感 小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他们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充满着好奇。以好奇心为切人点,结合教材内容、创设情境,设疑引思,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实例,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经验探索新知识。如:在学习“10以内数的认识”中,学生认识自然数“1”时,有的学生列举出1个书包、1支铅笔、1个小组、1盘苹果……随后我引导学生:  相似文献   

10.
这两个单元的教学目的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认识10以内的数来培养和发展其数感。即能从数学的角度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因此,我们可以重点从以下两方面来组织教学。一、让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理解数的意义,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新教材安排了大量操作性的实践活动,如“数一数“、“说一说”、“画一画”、“练一练”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新知识、学习新知识。在注重直观思维的同时,注重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相似文献   

11.
“我们认识的数”是一年级学生认识100以内的数后教材上所安排的一次实践活动。安排这一内容主要是让学生用100以内的数来描述、交流生活中的事情,让学生来说一说自己身边的数,生活中用到的数。如何用数表示周围的事物,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运用数可以简单明了地表示许多现象.初步建立数感。听了一年级几位老师上的课,颇有感触。现就其中一些片断谈谈我的一点想法:  相似文献   

12.
一、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数感”由于数学知识本身来源于现实生活,因此培养“数感”要把数学教学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挖掘生活中的素材,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生活中充满了数学。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的事物,在  相似文献   

13.
《近似数》是四年级(上册)《认数》单元中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认识了整万、整亿数,含有万级和个级、亿级和万级的数,以及用“万”或“亿”作单位表示大数的基础上学习的。教材安排用“四舍五人”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或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近似数。这样的安排符合生活实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有利于学生形成对数的实际大小的直觉,从而发展学生的数感。  相似文献   

14.
华罗庚先生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从形的角度刻画数,可以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借助“形”的生动和直观性认识“数”,亲身体验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从数的独特组合结构,引导学生充分感知,在形成表象的基础上进行联想和想象.从而精确规范地阐明“形”的属性。  相似文献   

15.
韩姝 《当代教育论坛》2005,(11X):114-114
一、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数感” 由于数学知识本身来源于现实生活,因此培养“数感”要把数学教学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人手,挖掘生活中的素材,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生活中充满了数学。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的事物,在生活中体会数的含义,建立良好的数感。  相似文献   

16.
于杰 《内蒙古教育》2005,(11):44-44
数感,就是对数学的感觉,感受及至感情。小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与算理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它的原型,如何培养学生数感呢?其途径之一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人手,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事物,用数学的概念与语言去反映和描述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的问题,结合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去教学数学知识。让学生感觉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了数学,从而能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比如教学克和千克的认识时,让学生寻求并掂量1克与1千克的物体,寻求哪些物体分别用“克”或“千克”作单位。  相似文献   

17.
一、引导学生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建立在形象的 感知上 《教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 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在数学概念引入时,教师首先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 入手,运用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的生活事例,激起学 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又 到生活中去的道理。教师不宜过早下结论,诸如“大 数减小数等于相差数”、“求几倍数用乘法,求一倍 数用除法”等等,因为这样不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能 力的提高。 例如,在教学“单价、数量、总价”这一组数量关 系…  相似文献   

18.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使学生掌握几何图形的最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初步空间观念”。现行教材的几何初步知识内容是随着数的逐步扩充和运算的逐步发展分段出现的。从一年级认数开始,就用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图形作为直观教具,使学生在认数的同时初步认识这些图形;以后出现了“七形”、“四体”的认识和计算。授课时  相似文献   

19.
在应用题的启蒙教学阶段,学生已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并掌握了“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剩余数”等概念,并能用这些概念连续说出三句话。在此基础上,可进行应用题的结构教学。首先,让学生认识“条件”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阶段数的认识体系中,学生对11~20各数的认识占有重要的地位.笔者先研究了苏教版、人教版、北师大版这三个版本的教材,从主题情境图、活动设计和表达方式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再根据具体的学情,把三个版本的教材巧妙地整合重组,引领学生走向深度学习.用“古人计数”创设情境,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再造”十进制,把“用小棒表示数、用计数器表示数、用数字表示数”整合在一课时,让学生体验一步步抽象出十进制计数法的完整过程,师生一起挖掘与包装数学隐性的美,体会“人类设计”这一规则背后的大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