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提出了测定微量蛋白质的新方法,蛋白质,包括牛血清白蛋白(BSA),人血清白蛋白(HSA),牛血红蛋白(HB)能在PH4.3的酸性介质中与桑色素结合,使桑色素的光散射信号提高,在最佳实验条件下,BSA浓度在0.5-0.8u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将这一方面用于合成样品中微量蛋白质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灿烂甲酚蓝标记分光光度法测定核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灿烂甲酚蓝与小牛胸腺DNA相互作用,提出了测定ctDNA的新的光度分析法。室温、pH8.1tris-HCl的条件下,ctDNA的加入使灿烂甲酚蓝在其最大吸收波长636nm处的吸光度明显下降,下降的程度与ctDNA的含量呈线性关系,ctDNA质量浓度在0~3.0μg/ml范围内与△A呈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A=0.0032 0.0984C(μg/ml)(r=0.9987),方法的检出限(3σ/k)为0.125μg/ml。该方法具有仪器简单,快速,选择性好等特点,对合成样品中ctDNA测定,RSD%=1.5~1.9,回收率在101%~104%,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
以6-甲基-2-(α-羟甲基)-IH-苯并咪唑(MHMBM)作为荧光探针,利用蛋白质对MHMBM荧光增敏作用,建立了测定人血清总蛋白的新方法。结果表明,在中性水溶液中,MHMBM的荧光强度与牛蛋白(BSA)的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995,检出限2.3μg/mL,线性范围4.6—60.0μg/mL。本方法用于测定两种样品溶液中的总蛋白,RSD(n=6)分别为1.7%和1.3%,回收率95.5%和98.6%。  相似文献   

4.
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片中维生素C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1mol/L H2SO4介质中,维生素C使高锰酸钾褪色。在525nm处测高锰酸钾的吸光度的变化值△A。△A与维生素C的浓度在0~240μg/mL范围内成线性关系,R=0.9993。用于样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回收率在97%~110%之间。  相似文献   

5.
采用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对照品测定刺五加注射液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表明,在4~36μg·mL-1的范围内,样品浓度与吸光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标回收率为102.3%(n=5,RSD=0.59%),刺五加注射液总黄酮平均含量为5.251×103μg ·mL-1.此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可作为刺五加注射液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6.
研究有机染料茜素红S(alizarin red S,ARS)与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人血清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HSA)的结合反应,选择实验的最佳条件:PH=5.10的B—R缓冲溶液3.00mL,4.00mL5.0×10-4mol/L茜素红S溶液.反应20min后,体系的吸光度很稳定,在入λ=420nm处有最大吸收峰,并且随着牛血清白蛋白(BSA),人血清白蛋白(HSA)的加入,茜素红S的吸收峰下降.因此以茜素红S为标记物,根据其在波长420nm处吸收峰下降的程度,可用于定量测定BSA和HSA.测量BSA的线性响应范围为0~32.0μg/mL,相关系数为0.9987,测量BSA的线性响应范围为0~28.0μg/mL,相关系数为0.9968.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用于实际试样分析,实验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
在0.6mol/LHCl介质中,KBr催化KIO3氧化孔雀绿而使之褪色,其在617nm处吸光度明显减小.据此建立了孔雀绿(MG)褪色分光光度法测定食盐中碘含量的新方法.研究表明,KIO3的浓度在0.214~5.14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变化值之间基本符合比耳定律.其回归方程为△A=0.0466c+0.0023,相关系数为0.9975,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9.97×10^3L·mol^-1·cm^-1。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直接用于食盐中碘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室温、缓冲液两种pH值、显色时间、显色剂量对食品中铝测定的铬天青-S显色的影响;铝含量和吸光度之间的线性关系.结果显示:室温从21℃升高到33℃,吸光度相应增加;pH5.7缓冲液较pH5.5的吸光度轻微增加;加入铬天青-S20分钟后至45分钟内显色稳定;将显色剂量减半后吸光度稍微降低,显色效果改善;铝含量在0.5-6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之间线性关系良好;铝含量增至8μg/ml时失去线性关系;方法的重复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利用维生素C对高锰酸钾的褪色效应建立了褪色光度法测定维生素C的新方法。在1 moL/L H2 SO4介质中,维生素C使高锰酸钾褪色。在波长525 nm处,测定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前后吸光度,吸光度的变化值△A与维生素C的浓度在0~20μg/mL范围内成线性关系,R2=0.9998。用于样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回收率在101%~105%之间,RSD为1.1%。  相似文献   

10.
以连续回流及超声提取方法,采用NaNO2-Al(NO3)3-NaOH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长白山区野生毛茛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芦丁在11.60~58.0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27%(n=5,RSD=0.91%),测得毛茛总黄酮含量为1.81%.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毛茛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1.
本文建立了同时测定工业废水中微量的萘、α-萘酚及蒽的毛细管气相色谱方法。以二氯乙烷和氯化钠的混合液萃取水样,利用毛细管柱气相色谱-FID进行检测,以外标法定量。该方法测定的萘、α-萘酚、蒽的标准工作曲线方程分别为y=23.091x+0.688(r=0.9996),y=17.788x-13.136(r=0.9992),y=25.123x-10.756(r=0.9991),检出限(S/N=3)分别是5.3×10-4μg.mL^-1,6.9×10-4μg.mL^-1,4.9×10-4μg.m^L-1,线性范围分别是1.8×10^-3 - 40μg.mL^-1、2.3×10^-3 - 60μg.mL^-1、1.6×10^-3 - 50μg.mL^-1。对此多环芳烃体系标准混合物溶液进行了3个不同水平的添加,每个水平重复6次进样,萘、α-萘酚、蒽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9%-104%、97%-113%、90%-106%,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7%-2.6%、1.9%-3.7%、1.8%-3.5%。相同条件下,实际工业废水样品经富集后检测,萘,α-萘酚,蒽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96.7μg.mL^-1、20.65μg.mL^-1、100.8μg.mL^-1。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线性范围较宽,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2.
在6.0mol·L^-1 HCl介质中,碘酸根在KBr的催化作用下氧化钍试剂Ⅰ而使之褪色,且褪色程度与碘酸根含量呈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一种测定痕量碘的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钍试剂Ⅰ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80nm,KIO3浓度在0.0214-8.56μg·mL^-1范围内与△A480nm之间基本符合比尔定律,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为2.45×10^4L·mol^-1·cm^-1.该方法可直接用于测定食盐中痕量碘.  相似文献   

13.
基于Triton X-100增敏钛催化过氧化氢氧化β,β-二羟基连二萘酚(R)反应,导致R的固体基质室温磷光信号猝灭效应,建立了高灵敏度固体基质室温磷光(SS—RTP)测定痕量Ti(IV)的新方法.Ti(IV)量在0.010-2.00fg斑^-1(对应浓度范围0.025~5.0pg·mL^-1,点样体积0.40μL)与磷光信号△Ip成线性关系,回归方程△Ip=11.52+10.73CTi(IV)(pg·mL^-1)},r=0.9993,检出限0.0045fg·斑^-1(对应浓度为1.1×10^-14g.mL^-1).所建立方法成功用于茶叶、人发样品中痕量钛的测定,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9.2%和103.3%,RSD分别为2.9%和3.8%.  相似文献   

14.
采用铬酸钾.罗丹明B化学发光体系对安乃近进行定量测定.在酸性溶液中,铬酸钾可以氧化安乃近并在荧光试剂罗丹明B存在的条件下,产生强烈的化学发光信号,根据光信号的大小可对安乃近的含量进行测定.其工作曲线的线性范围为O.03—15.0μg·mL^-1,检出限为0.01μg·mL^-1.该测定方法可用于片荆药物中安乃近的定量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5.
研究在抗坏血酸-硫氰酸钾-醋酸-醋酸钠-吡啶-明胶的混合底液中,用单扫描示波极谱法连续测定10种中药材中的铅和锌,在该体系内样品中的铅和锌在滴汞电极上产生灵敏的还原波,峰电位分别为-0.456V(vs.SCE)和-1.038V(vs.SCE),铅的线性回归方程、相关系数和线性范围分别为:I=16.15 Cx-73.00,r=0.9996和0.005μg·mL^-1~0.15mg·ml^-1;锌的线性回归方程、相关系数和线性范围分别为:I=5.891Cx+1.641,r=0.9998和0.006μg·mL^-1~0.20mg·mL^-1(Cx:浓度,单位:μg·mL^-1),铅和锌的回收率分别为:95.2%~104.4%和95.2%~104.6%;铅和锌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82%~4.97%和1.03%~4.60%,方法简单,快速,正确,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6.
本文考察了最佳的反应条件、光谱特征及方法的灵敏度与选择性,实验发现:溴酸钾在0.5~3μg.mL-1浓度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方法的灵敏度高,ε为1.41×105L·mol-1·cm-1,并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对大多数离子的允许量都较大.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据此建立了一种新的测定面制品中溴酸钾含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在硫酸介质中,痕量铁(Ⅲ)对过氧化氢氧化甲酚红褪色反应的催化作用,据此建立了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铁的新方法。铁(Ⅲ)的测定线性范围为0.2-1.6μg/25mL,检出限为2.6×10^-9g/mL。试验考察了20多种共存离子的影响,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选择性,且用该方法测定人发中的痕量铁,其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2%,试样加标回收率为96.3%-105.0%。  相似文献   

18.
鱼类Mx蛋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脊椎动物中,干扰素诱导产生Mx蛋白,能使细胞进入抗病毒状态.I型干扰素通过与其受体的结合引发JAK-STAT信号转导途径的激活,导致了Mx蛋白及其他抗病毒蛋白的表达.Mx蛋白具有典型的结构特征,包括三联体ATP/GTP结合区、发动蛋白家族结构的特征序列以及亮氨酸拉链结构和定位信号.90年代起,鱼类Mx蛋白的研究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并且发现polyI:C诱导表达的Mx蛋白具有部分抗病毒活性.现从Mx蛋白结构特征及其作用机制、鱼类Mx蛋白的表达和活性以及其在鱼类天然免疫研究中的意义3个方面对鱼类Mx蛋白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垂直板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尿蛋白的实验方法,并对正常人生理状态和运动后的尿蛋白进行了分析。由于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具有分子筛和电荷效应的双重作用,故检出率和分辨率极高,与常用的园盘电泳相比,其可比性更强,对研究尿蛋白的组分及其与血浆蛋白质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采用这一分析方法,正常人尿蛋白可分出1-2条区带,多为小分子蛋白质,而运动后尿蛋白则可分出2—4条区带,除小分子蛋白质外,还有中分子至大分子蛋白质。运动后尿蛋白组成变化的原因尚不完全明确,但目前认为与运动引起肾小球及肾小管缺氧有关。这项研究工作对了解运动员训练中的运动负荷及指导运动员的科学训练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