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学语言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本文讨论的文学语言是狭义的,是指文学作品中的语言,也就是文学文本的语言,是经过作家加工的旨在创造艺术形象、表情达意的语言形态,是创作主体情感表达的媒介。在文学作品中,通过文学语言来表达创作主体的情感的方法可以分为两类:即直率表情法和蕴藉表情法。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 ,文学教学偏离了文学的本位 ,失去了文学应有的魅力。文学的教学必须依靠文学的手段 :灌注文学情感 ,生成文学意象 ,运用文学语言和文学手法。  相似文献   

3.
徐坤小说语言的变异给文学语言注入了活力,扩大了文学语言的张力.这种文学语言的变异一方面受20世纪90年代社会文化语境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因作家自身的女性、知识分子的双重身份.对徐坤小说语言的"文本外语境"和"文本语境"的解读,可以探析其小说语言变异产生的独特文学意蕴.  相似文献   

4.
《刺杀小说家》不同于既往类型化的线性叙事,其从原著小说到改编电影,皆是在现世界与异世界互文的平行时空中展开反类型化的弥散性叙事.原著小说以文学语言构建的异世界及其情感系统,使其在文学性的堡垒中获得"电影小说"的画面感,然而电影改编所依循的镜头语言促使导演路阳在电影性的多重叙事空间中落实异世界及其情感系统的真实性与独立性...  相似文献   

5.
汉语辞格的文化意识观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苏珊·朗格看来,文学语言乃是一种有意味的情感符号,它具有独自的结构系统及其功能.众所周知,修辞学在研究文学语言表达方式上是以“辞格”为主要内容的,辞格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以往研究文学语言的主要形式,这种研究总是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因为“格”意味着一种“模式”.但事实上“模式”无法穷尽一切.对于众多的首创性和传统底蕴深厚的文学语言.辞格只能把握其一个层面,往往感到力不从心.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形成语象,“象”是审美的;另一方面这种流动的语词也是审美范畴的.修辞学一方面要借助于修辞学研究方法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有效方式,另一方面又要突破这种以“范式”为主的文学语言研究方式,深入到文学语言本体上,以综合的方式来观照文学语言的特征.在承认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并且是文化的表现形式的前提下,作为话语模式的辞格就是一种文化的表现,流露出特有的文化特征.这在一些常见的辞格中可见到.  相似文献   

6.
文学语言在具体的作品中作为文本而存在,它总是与社会文化形成一种互文性的对话关系.要揭示文学语言文本的文化意义,重要之点是进入语境,把文学语言文本放到语境中去把握.文学语言随时代的变迁而变迁,文学语言文本与社会文化之间互动与互构.揭示文学语言文本的意义,重要的是放到"文内语境"和"文外语境"中去把握.语境大体上可以分为语境1、语境2和语境3三个层级.文学语言文本受社会文化文本的制约,它同时又丰富了社会文化文本,形成新的社会文化景观.  相似文献   

7.
声乐教学过程离不开聆听声乐所产生的感觉及所激发的内在情感。本文通过全面分析声乐教学中的艺术感觉与情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采取调动演唱者与聆听者内在情感的策略,有效的培养声乐情感,提高声乐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通过论述合唱表演者在表演的过程中由于心理因素所产生的投情与想象,指出了表演者在合唱表演时不仅要具备丰富的情感知识和准确领会乐曲情感内涵的能力,还必须要做到情感与理智的结合。  相似文献   

9.
文学语言是储存情感符号的载体。阅读文学作品,需要借助想象进人角色。没有想象力,便没有艺术家。作家不应成为全知全能的叙事人,他要把自己创作的一部份留给读者去完成。艺术美要思而后得。只有当读者付出劳动,自愿而忘我地参与了作家想象的共同创造,作品的魅力才能潜入人心,引起感动。  相似文献   

10.
诗意,是文学语言的特质所在,也是其巨大魅力所在,它不仅使文学语言闪烁迷人光彩,而且使其含蕴更加深刻隽永、耐人寻味.文学语言诗意的构成要素主要有三个方面:词语的变异组合、贴切与意会的叠合、暗示和空白.  相似文献   

11.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以语言为本。随着西方语言哲学以及结构主义、分析哲学、解释学等学说进入中国,中国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也开始了自觉意识的文学语言学研究。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笔者试图从文学语言的概念和内涵出发,对文学语言的特性和发展走向进行总结、归纳,以期能够推动文学语言研究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2.
印尼是个拥有多种民族方言的国家,约有二百多种方言,印尼华人华侨约七百万人,占印尼人口4%,仅是印尼的一个少数民族的人口,因而汉语也是一种少数民族的语言,在印尼语言格局中占一定的位置。印尼华文文学语言是以汉语为主体的,它是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从具有浓厚的华侨色彩的文学语言,逐步走上本土化、现代化的文学语言,尽管其间受到排华政策的干扰,然而印华文学语言终究还是在不断发展中,日臻完善。 本文着重探索印尼华文文学语言形式的形成发展及特点,指出印尼华文学语言形成及发展的艰巨历程,揭示印尼华文文学语言既有汉语固有的民族传统,又有印尼的地域特征,同时还有现代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刘萌 《职大学报》2011,(6):36-38
20世纪80年代至今,整个中国出现了巨大的转型,经济化、商品化、城市化浪潮席卷而来,这给中国当代文学、尤其是女性文学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更为自由和深广的空间。本文即是对这一时期的文学语言、特别是女性文学语言发展的原因、特点、趋势所作的专题论述。  相似文献   

14.
美学原理告诉我们: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根据自己所面临或所接触的对象,是否能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一定的态度,这种态度的心理形式就是“情感体验”.情感则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它“总是由一定的客观事物引起的,离开了客观事物,无缘无故的情感是没有的.”因而“情感和认识过程不同,认识过程是对客观事物本身的反映,而情感则是人们对事物的一种好恶倾向.”  相似文献   

15.
刘萌 《职大学报》2010,(4):22-24
社会语言学在中国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以社会语言学的方法观照文学语言的研究,特别是将具有女性意识和话语特点的女性写作,作为文学语言中的一个类别来加以分析和研究,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鲁迅、茅盾、赵树理的农村题材小说的代表性语段为例,从人物刻画和环境描写两个方面对其语音特征进行了多方面的考察与分析,发现文学语言的语音特色是作家语言个性在语音底层的主要表现,而语言个性是形成作家文学风格的重要因素,文学语言的语音特色为文学风格的形成奠定了声律美学基础。  相似文献   

17.
语文是一个充满情感的百花园。语文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情感、审美情趣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文教材中那些文质兼备的文学作品,给学生提供了真、善、美的标准,文学作品所展示出来的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动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和栩栩如生的人物风貌,以及大自然的诗情画意,都会使学生产生情感效应。在语文教学中怎样调动学生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呢?一、抓住作品中固有的思想主旨去教育感染学  相似文献   

18.
“一看见她走进教室,我就不自觉地紧张起来,我担心,我害怕,我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在没人的时候,我回想起这一段时间发生的事情,同学们对我的嘲笑,老师对我的羞辱,我甚至对她产生了一种深深的恨,我不能原谅她。”这是一位被改选掉的班干部的心里话。虽然他对班主任的看法过于偏激,但改选后对他的学习的影响我是亲眼目睹的。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清楚看到情感对一个人智力的影响。那么什么是情感呢?台湾师大心理辅导系教授张春兴认为,情感是个体受到某种刺激所产生的的一种身心激动状态;情感之发生虽为个体所能体验,但对其所引起的生理变化与行为反应,却不易为个体本身所控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到乐极生  相似文献   

19.
师生与"语文文本"的对话是阅读对话教学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其基本特征有读者(师生)与文本互为主体,读者与文本平等交流,读者视域与文本视域融合以及文本解读的差异认同;语文文本由文学语言文本和科学语言文本组成,文学语言模糊多义而不确定,因而与文学语言文本的对话倡导"百家争鸣"式的解读,科学语言准确明晰,因此与科学语言文本对话则要求尽可能追索文本(作者)的原意,以保证理解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20.
媒体对语言具有无可比拟的影响力,直接影响着语言的传承、发展和流变,对语言各个要素的发展变化、文学语言的转型、语言的文化身份的认同都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力。本文提出,媒体对语言的影响力的维度主要体现在对语言的规范和创新两个维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