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这是一个真命题;“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这也是一个真命题.“矩形对角线相等.”这是一个真命题;“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但这是一个假命题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2.
初中数学中,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命题“有两边及第三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是真命题,那么命题“有两边及第三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是命题(填“真”或“假”).许多学生在做这一题时,都不假思索地认为是真命题,下面我们来讨论这个问题.我们只需  相似文献   

3.
<正> 一个命题p,使用逻辑联接词“非”,就构成一个复合命题“非p”(记为┐p).“非p”叫做命题p的非命题,也叫做命题p的否定.命题p与它的否定“非p”的真值为一真一假、一假一真,所以有时也称它们是一对矛盾命题.  相似文献   

4.
近年江苏高考物理实验考查的内容变“实验题”为“真实验”,考查的要求也变“实验能力”为“实验与探究能力”.这一命题趋势的变化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启示:实验要“真”做,实验教学要“真”研究,要培养学生“真”能力.  相似文献   

5.
一、知识梳理1.命题对事情进行判断的句子叫做命题,如:“人是高等动物”,“对应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反之,如果一个句子没有对某一件事情作出任何判断,那么它就不是命题,如“你爱好什么运动?”等.要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可以通过举反例;要说明一个命题是真命题,则需要依据公理等推理证实.  相似文献   

6.
王海燕 《教师》2012,(23):70-70
如何正确地表达一个命题的否定形式或其否命题是学生学习逻辑课程的难点之一。“命题的否定形式”也称“非命题”,与原命题必然一真一假:而“否命题”的定义教材上是以“若p则q”形式的命题定义的:“若p则q”为原命题,“若非p则非q”为它的否命题。  相似文献   

7.
中国文学审美理论的核心在于“味”,西方文学审美理论的灵魂在于“真”。中西文学审美理论的这一差异源于中西文化的差异。中国文化是以生命为本的文化,而西方文化是以知识(智慧、真理)为本的文化。这种文化差异表现在文学审美理论上,就有了中国的“滋味说”和西方的“真理说”。虽然中西文学审美理论各有优长,但是,中国文学还是应该学习西方文学执着于“真”的境界;中国的批评美学应该在坚持“真”与“善”统一的前提下更重视“真”,重视作品的思想深度。因此,在重视“滋味”的同时又能够获得深刻的思想应当成为中国文学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8.
语义悖论是无论假设其真还是假设其假都不能成立的命题 ,就此意义而言 ,可称之为“不真不假命题”。除了具有悖论性质的“不真不假命题” ,还存在着具有半悖论性质的“不真命题”和“不假命题”。对于不真命题和不假命题 ,应该采取与对不真不假命题同样的态度。语言层次论能消除不真不假命题那样的语义悖论 ,同样也能消除不真命题和不假命题那样的半语义悖论  相似文献   

9.
这是八年级第一学期的一堂逻辑的初步知识的课,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知道命题、真命题、假命题、公理、定理等术语,了解命题的构成。由于该内容中逻辑术语较多,学生容易感觉抽象和枯燥,特别是命题的构成、真命题和假命题的概念等内容学生不易理解。  相似文献   

10.
近年的中考化学命题 ,“化学与社会” ,“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新知识”、“绿色化学”这四大块信息知识是命题中的一个热点 ,它将初中化学知识与社会各方面的知识有机联系起来 ,为同学们提供一定的信息量 ,使同学们通过阅读信息 ,进行知识的迁移和网络的建立 ,达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目的。目前中考化学科在应用信息知识命题时的思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化学与社会问题 以“碳”这一章的知识为例 ,涉及社会问题的内容有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轰炸南联盟时使用的石墨炸弹”、“山西的假酒事件”、“足球烯在材料科学、超导…  相似文献   

11.
一个命题的题设与结论相互交换后所得的命题叫做原命题的逆命题.一个真命题(定理)的逆命题不一定是真命题,可能是假命题.例如,命题“对顶角相等”的逆命题“相等的角是对顶  相似文献   

12.
《一贯问答》是方以智遁入佛门后的著作。该书以问答的形式阐述颇有争议的“一贯”问题 ,强调要透过争论把握“真一贯”,并根据华严宗的“一多相即”思辨将“真一贯”规定为“一是多中之一 ,多是一中之多 ;一外无多 ,多外无一”,同时围绕“格致”、“仁智”、“忠信”、“克己”诸命题 ,评论儒佛道诸家说 ,以揭示“真一贯”作为方法论原则的普遍意义 ,具有独到的思想价值和学术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3.
科学知识,对于学生获取而言有“真”有“伪”,数学知识也一样。弄清数学知识的“真”“伪”,才能为“真”知识而教,下面就此问题谈点粗浅认识。 一、什么是“真”知识,什么是“伪”知识 “真”知识、“伪”知识是由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伪知识”阶级》一文中提出的。他认为:思想与行为结合而产生的知识是“真”知识,“真”知识的根安在经验(真接经验或间接经验,以下同)  相似文献   

14.
出一份试卷难 ,命一个好题更难 ,命题担负着检测功能 ,承担着导向作用 .如何命好题 ?有哪些命题的策略呢 ?我们平时接触到浩如烟海的题海 ,这些都是可以利用的素材 .历年高考题目大多源于课本 ,而又高于课本 ,其中这“高”意味着对课本中的素材加以挖掘创新 ,课本素材是我们命题取之不尽的源泉 .1 从命题结构出发 .以四种命题关系为依托 ,进行创新一个试题 ,即一个原命题 ,可衍变出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 ,若原命题为真命题 ,则逆否命题也为真命题 ,但逆命题、否命题不一定为真 ,因此在创新时 ,要注意对逆命题、否命题的检验 .例 1 已…  相似文献   

15.
高考作文命题一直是学者研究、公众热议的焦点。其实,高考理科命题尽管不像作文题那样为街头巷尾热议,但近几年来的显著变化也不容小觑。“真情境”与“真问题”引导学生走出书斋人们常说,高考之前是人生知识储备最为丰富的阶段;高考一结束,就把所学全部还给老师了。这样的说法尽管是戏语,但也从一个侧面暴露出考生所学、所考与生活所用之间脱节的尴尬现状。  相似文献   

16.
高考语文科命题精神语文命题研究小组一、语文知识部分“语文知识”包含“文学常识”和“语言知识”两个组成部分。文学常识包括文学体裁知识、作家作品知识以及与文学作品有关的文化知识。这部分内容的知识性强,学习方法以记忆为主,考核方法也反映了这一特点。文学常识...  相似文献   

17.
数学中提出问题的类型主要是:陈述S是否正确?这里陈述S型如“类A的每个元素都是类B的元素”,“A(?)B”。要论证为一陈述是正确的,就意味着系统地给出包含关系A(?)B的一个证明;而要说明这一陈述不真,就意味着找到A的一个元,但它不是B的元,这也就是说一个反例。这就相当于在数学里,要判断命题为真,必须通过严格的证明,所谓证明,就是使用已经确定其真实性的公理、定理、定义、公式、性质等数学命题来证某一个数学命题的真实性的推理过程。要说明一个数学命题“若A则B”为假,就意味着找出符合条件A的对象,但不具有性质B,即找到一个反例。据此,  相似文献   

18.
一、考纲要求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理解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掌握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及充要条件的意义.二、基础知识1.判断“p且q”形式复合命题真假:“一假必假”.判断“p或q”形式复合命题真假:“一真必真”.判断“非p”形式复合命题真假:“真假相对”.2.p(?)q表示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9.
逻辑学是以思维形式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科学。普通逻辑研究思维形式是研究某一思维形式的真假逻辑特征和各种思维形式之间的真假逻辑关系。就这一方面而论,命题这一思维形式表现更为明显,不管是简单命题还是复合命题均如此。某一复合命题的真假逻辑特征和复合命题之间的真假逻辑关系的判定,目前逻辑学界普遍借助于一种图表——真值表,这种真值表包括命题变项的真假情况组合部分和在命题变项的某种组合下,复合命题逻辑特征所显示的真假值部分。例如,要判定p∧q的真假值,可作真假表如下:(我们用“1”表示“真”,用“0”表示“假”)  相似文献   

20.
高中数学新课程实验教材《选修2—1》(人教社A版)的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P2)中对“命题”这一概念是这样定义的:“一般地,在数学中,我们把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其中,判断为真的语句叫做真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叫做假命题.”按照这一定义,要判断一个语句是不是命题,就是要看它是否符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