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兆军 《现代教育》2011,(Z2):59-59
暗示是一种可以把握、操纵、驾驭个性的思维智慧术,是一种可以开掘的人的潜能。暗示使人的心境、兴趣、情趣、爱好、心愿等方面发生变化,从而又使人的某些生理功能、健康状况、工作能力发生变化。暗示的最大效果是要影响其心理,让他自动自发,不是完全听命于人。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它是一种能创造出奇迹的教育手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心理暗示呢?心理暗示这一术语来自西方的心理学,指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表情、态度等方面的暗示来影响、改变学生对学习的态度,消除学生对语文学科的畏难心理,提高学习成绩。暗示教学法在国际上虽已形成  相似文献   

3.
4.
心理暗示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心理现象.教师在课堂上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帮助学生轻松地解决声乐技术难题,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与效果.  相似文献   

5.
张贺香 《文教资料》2010,(34):100-101
声乐是一门综合艺术,它是物理的、生理的,但更多是心理的。在声乐教学中,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歌唱信心,掌握歌唱技能.帮助教师顺利完成声乐教学的基本任务。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心理暗示对教学活动的影响,给学生以积极的心理暗示.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声乐教学水平和学生歌唱水平的提高.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郑德群 《山东教育》2004,(11):48-48
二战时期美国著名将军巴顿的新兵训练营接收了一批新兵,这些新兵文化水平低,又沾染上不少坏习惯。为了使他们成为标准的军人,训练营的军官不是靠强制,而是印发一些家信要新兵们读,学着写信,无非是告诉家人,他们在军队里养成了新的生活习惯,如每天早起刷牙,夜晚睡觉前洗脚,衣服鞋袜放置有序,天冷开窗睡觉  相似文献   

7.
史颖珠 《成才之路》2011,(26):64-65
心理暗示是指受暗示者在无对抗、无批判、无抵制的基础上,通过议论、表情、手势、服饰、环境和气氛等有利条件,从侧面间接地刺激受暗示者的潜意识,从而对受暗示者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的一种活动。在音乐教学中运用暗示手段,就是通过转变学生的内在需求和激发学生的心理潜力,减轻学生在课堂上的心理负担,以达到高速、高质量地传递教学信息的目的。这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音乐课堂教学除了传授相应的学科知识和训练必备的技能外,更为重要的是培育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我学习的能力。然而,课堂教学毕竟不同于心理教育,心理暗示只能以一种教学手段运用于教学,使之既不淹没学科特点,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8.
所谓心理暗示就是指人或环境以不明显的方式向个体发放信息,而个体接受了这些信息后无意中做出的一种心理现象。它能够发掘蕴藏在人身上极其巨大的生理和心理潜力。为了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建立并保持稳定的学习积极性和良好的心理状态,教师适时地、合理地运用暗示,设置情感体验的情景,将对学习效果起到促进作用。(一)语言暗示语言是心灵的窗口。教师的行为、品行、作风、性格、知识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语言表达出来的。在教学  相似文献   

9.
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两扇门,一扇叫我能行,一扇叫我不行.打开我能行,我们看到的是智慧、创造、自信;打开我不行,我们看到的是胆怯、无能、自卑.教师的责任就是帮助孩子找到开启自信之门的金钥匙.但近年来,小学语文教学侧重点在于提高教师的教法,忽略了学生作为学习行为主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了在体育教学中 ,教师运用各种不同的暗示心理 ,以明显或不明显的方式向学生传递信息 ,并通过各种形式的信息交流 ,达到无意识的心理倾向 ,从而产生教育和激励的效果 ,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12.
浅谈心理暗示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理学中有一个实验,研究者对一名死刑犯说:"我们执行死刑的方式是使你放血而死,这是你死前对人类做的一点有益的事情."这位犯人表示同意.  相似文献   

13.
孙枫 《林区教学》2010,(3):79-80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在心理上不断强调关键内容给自己的暗示,这种强化了的暗示让人们不断向自己想要的方向前进、发展。新课程的中学历史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合理利用暗示教学,有利于教师寻求教学理念和方法的转变、更新。  相似文献   

14.
雷晓兰 《文教资料》2006,(18):142-143
心理学研究表明,心理鼓励是一种心理暗示活动,它能极大地调动人们的生理和心理潜能,正是基于这一点,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和体会,就声乐教学中的心理鼓励问题做了探讨,希望对提高声乐教学的质量产生裨益。  相似文献   

15.
心理暗示虽然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心理活动,但它却能使人的心理潜能得以激发、活化,极大地提高学习、工作效率.近几年来,我们将心理暗示的有关理论应用于高职化学课的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对学习成绩原无显著性差异的2000名学生做分组对比,八个月后两组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对化学课的喜欢程度等方面出现显著差异.现总结如下,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6.
17.
心理暗示法即教师利用暗示的手段激活学生的心理潜能,特别是对无意识潜能的开发,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身心放松进而完成学习,启发学生思维能力、想象力以及创造力。心理学研究早已证明,学生学习的能力与效果属于智商与情商相互协调状态下的产物,其中,情商的作用主要为制约学生智力的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发现,很多学生极具天赋,但对学习始终不感兴趣,甚至厌恶学习。对此,教师应当最大程度的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只有让学生自主地学习,才可以有效的提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暗示就是把一种思想强加给另一个人的大脑的行为。"暗示,在生活和工作中非常重要,对于医生、法官、律师、教师来说,尤其重要。但是,暗示产生作用,必须转化为对象的自我暗示,自我暗示就是"一个人对自身进行的思想灌输"。在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中,弗洛伊德和荣格都非常强调无意识的作用,他们甚至认为无意识比意识在人的生活中更重要。同样,"自我暗示之父"埃米尔·库埃也认为无意识非常重要,只不过他把意识说成"意志",把无意识说成"想象"。埃米尔·库埃认为,"我们所骄傲地声称的意志常屈服于想象,这是一个毫无例外的绝对规则"。  相似文献   

19.
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认知心理学认为,面对同样的事件,在积极的心理暗示作用下,人们会积极地评价和看待事物的多面性和启发性,能够保持弹性的思维方式以适应外界的变化,并由此提供更多具有积极意义的防范措施与灵活合理的行为选择.虽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会出现一些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建立积极的心理暗示,[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心理暗示,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或态度影响的心理特点。暗示能影响人的情感、意志、行为等心理活动,能协调或改善心理功能,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人的心理施加影响的行为。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向学生发出施教信息,使其内在潜能受到一定的刺激,可以避免直接命令对学生自尊心的伤害,往往能收到“教育无痕”之效。根据小学生心理特征和发展规律,在数学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