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是一句精辟的治学格言. "书山"与"学海"两词最早是汉代学者杨雄说的.他在<法言·学行>中写道:"百川学海而至于海,丘陵学山不至于山."  相似文献   

2.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致力于社会改革的思想先驱,他一直站在斗争的第一线宣传他的思想和主张.为了救亡图存,他摆脱了传统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偏见,主张各民族平等、团结奋斗的"大民族"意识,一步步引领中国步入现代民族国家的发展行列.  相似文献   

3.
17世纪德国化学家贝歇尔(1635-1682年)在他1669年的著作《土质物理》一书中,对燃烧作用有很多的论述.他被认为是与施塔尔共同创立燃素说的人.他认为燃烧是一种分解作用,动、植物和矿物燃烧之后,留下的灰烬都是成分更简单的物质.因此,按照他的理论,不能分解的物质(尤其是单质)当然不会燃烧.贝歇尔的理论中提出了一种"油土"的概念,即相当于以后的所谓"燃素",因此贝歇尔可以说是燃素学说的第一个发起人.……  相似文献   

4.
创业"迷城"     
富爸爸V S穷爸爸 在<穷爸爸富爸爸>一书中,罗伯特·T·清崎将那些不断学习各种各样专业知识、获取越来越多学历,从而取得更高职位的聪明人称为"穷爸爸",而让这群聪明人为自已服务的人被叫做"富爸爸".罗伯特·T·清崎的"穷爸爸"建议他为企业而工作,他的"富爸爸"则建议他拥有自己的企业.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08,(18)
9月3日,中国地质大学迎来一名08级的"老"新生.说他"老",是因为这位新生是该校于半年前开除的一名大四学生.  相似文献   

6.
美国著名内科教授布莱克·凯勒Berczeller在其所著<医师和病人>一书中指出:"严肃而负责任的医师,对他们的决定首先提出质疑的正是他们自己.因为,在医学上是没有什么绝对的东西.任何一个医师如果绝对相信他的诊断是对的,或是感觉他所提供的治疗是绝对有效没有问题的,就足以证明他是卤莽而轻率的,假如你是一位病人,不幸遇到这样的医生,在他给你带来痛苦之前,最好离他远一点."  相似文献   

7.
十几年前我到鼓浪屿医院探望一位身患绝症的朋友.这位朋友从年轻时就称得上是一根"烟枪",得到肺癌晚期,医生已束手无策,自觉时日无多,深悔不听戒烟劝告,真是悔之晚矣!一根"烟枪"折了,他临终前那悔恨交加的神态,至今仍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8.
镜头一: 慧眼识骗--骗售"电视机增频器"落网 一天下午,福州东街口邮电大楼前的人行道上突然传来:"抓住他,抓住他"的惊呼声,只见刚才还在人行道上的人群中演示"电视增频器"接收卫视台效果的2名骗子惊慌地拎着小电视机和电视机供电电瓶、电视增频器等诈骗工具和钱袋子四处逃窜,其中一个骗子最终被追上来的110警察制服.  相似文献   

9.
85岁的叔父程诗英学贯中西,对近代掌故十分有研究。那日与他闲聊,他很认真地说起,"无商不奸"是后人杜撰的,原意为"无商不尖"。"无商不尖",出典为旧时买米以升斗作量  相似文献   

10.
赵健 《知识窗》2002,(8):30
晚唐诗人杜牧(803~约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省长安县)人.文宗大和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武宗时数为刺史,官至中书舍人.由于他是"老杜"(杜甫)之后的又一位姓杜的唐代诗豪,后人称其为"小杜".他擅长绝句,尤其是写景抒情的七言绝句.其中一首题为<江南春>的,写得最是明媚流转,富有情致,被辑入<唐宋诗举要>.  相似文献   

11.
有道是:"识时务者为俊杰." 开学不到一月,亲戚的小孩就从学校打来电话,告诉我他进学生会了.我当然为他高兴.便鼓励他说:"这是好事.剐进大学就能进学生会,不简单."他在电话里得意地回答:"我是找学生会的老乡兼师兄帮的忙.听他们说,当了学生干部,以后入党、找工作都方便……"一阵抑制不住的兴奋后.他或许是自己感觉有哪儿不对,便小心地问:"你说,我这样做,好不好啊?"  相似文献   

12.
闵乃本院士和他的课题组19年磨一剑,使得他从事的研究领域从冷门变成了在光电子、声电子、材料科学的交叉领域中一个最重要的国际热门.在他身上,有着当代许多中国人所匮乏的东西:从"职业精神"升华为"志业精神".闵先生最可贵、最感人、最有昭示作用的,是他用类乎朝圣的生命旅程诠释出什么是科学家、学者的内在品质,而这在当下这个充满了喧嚣、浮躁、作秀、急功近利的时代尤显得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13.
我所知道的韩寒,大体可用几组反义词来"捉拿'他. ☆衣食简朴VS挥金如土☆ 韩寒在他17岁那年出版了<三重门>,销售300万本.其后10年间基奉每年出版一本书,至今还保持每本新书上市必上畅销书榜之记录.他的版税率当然也是行内最高.  相似文献   

14.
张里文 《知识窗》2004,(4):38-39
在日本东京北部的一幢公寓里,一位业余时间担当生鱼片送货员的壮实小伙子迷恋于电脑显示器,曾一连几个星期与同伙一起在网上冲浪.这位名叫Murata的小伙子去年28岁,当时他思想上萌发了一种可怕的念头,那就是想死.他寻找了一系列日语环球网站,诸如"地下敢死队"、"最终期限"等.在做好充分准备后,他与另外两名匿名网友准备在5月中旬的一个下午自杀.首次见面后,3位年轻人由东京开车向北,6个小时后,他们来到一个安静的山区,各自服用了安眠药后,同时开始在网站上发布他们自杀的细节:他们坐在汽车里,点上了木炭,他们慢慢地死于一氧化碳中毒.与Murata同住一起的35岁的老兄说:"也许他对未来没有希望,但这也不能让人理解他为什么要寻短见."  相似文献   

15.
30年前,他在村子边的公路上坡岭前摆了一个修车摊.他做过一个统计,公路边每天经过的汽车是8辆,拖拉机11辆,自行车23辆. 摆这样的修车摊,那几乎成了一种笑话.但是他一摆就是10年.10年后,这个无名地段有了自己的名字--修车岭,在省城长途汽车站内,只要说一声"修车岭",那些售票员全知道,她们还知道这修车岭下有一个修车铺,一个修车人常年呆在那里.当然,这一切都是站里的司机们告诉她们的.  相似文献   

16.
刻在埃及法老图坦卡门墓上的咒语,声称要报复擅闯他陵墓的人。这一"木乃伊诅咒"一直是考古界最神秘莫测的故事之一。美国最新一期《国家地理》杂志提出了一种新说法,称真正夺走那些进墓者性命的可能不是"木乃伊诅咒",而是陵墓里的霉菌。  相似文献   

17.
助动词"たい"接意志动词的他动词表示愿望时,动作的对象用格助词"が"还是"を",是日语教学中存在争议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国际校长"点评中国高等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会》2004,(11):15-15,17
<正>2001年,杨福家出任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这是英国大学首次请一位中国人当校长,这条消息在国内引起了轰动。诺丁汉大学宣布这一消息的新闻公报标题是《诺丁汉推举出一位国际校长》。参加中国科协2004年学术年会的杨福家在他下榻的索菲特大酒店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英国校长没有"权力"  相似文献   

19.
郭絮文 《知识窗》2006,(3):20-21
1985年,美国著名海洋探险家罗伯特·巴拉德在大西洋海域发现了沉睡多年的"泰坦尼克"号残骸,震惊了世界.20年后,他又提出一项大胆设想:利用可以遥控的水下机器人,在海底对"泰坦尼克"喷漆,将它变成一座"水下博物馆",让游人通过水下遥控摄像机参观.  相似文献   

20.
二十世纪世界文坛最具个性的作家海明威,他笔下的"硬汉形象"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他从最初的速写集<在我们的时代里>主人公涅克--"硬汉形象"的雏形逐步发展,直至<老人与海>中的桑地亚哥,"硬汉形象"才得到最终的完善."硬汉形象"即在面对困难、厄运时,表现出一种"重压下的优雅风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