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桃花文化与中国女性、中国文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桃花.作为一种自然物,本来不具有。化”的涵义。但是.桃花以它俏丽的色彩、缤纷的落英触动了中国人的某种情绪和情感,被渗透、融汇了审美主体的心理因素,并且作为人们共同认可的一种信息载体.世世代代承袭相传,于是,如同中国的“梅化”,“菊化”一样,“桃花”也成为我们民旗集体记忆和心理深层的积淀物,形成了中国的“桃花化”。中国的桃花化,又是中国女性、中国支人的化。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典感物美学是研究学艺术创造和审美体验的发生之学。这一学说起源于先秦,它以古老的“天人合一”观念为哲学基础.在中国古代的学艺术创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进入现代以后,中国古典感物关学从总体上处于尴尬的境地。朱光潜以西方的主客二元的观念分析了传统的感物思想,将直觉作为感物的要素和方式,将“移情”作为感物的最高境界,虽然不见得科学,但是,也代表了感物的现代性拓展的方向。宗白华的视角似乎更中国化一些,他所提出的“静照”是糅合中国古典直观的虚静和西方理性的观照而形成的一种现代性的感物方式,是感物现代性拓展的一个标志。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西方现象学哲学的介入,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天人合一”,传统感物关学的回归将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文化唯物主义理论,在西方流行的“文化进化论”中有一些成分值得中国地域文化研究者加以批判借鉴。其中,“文化生态学”和“文化进化能量法”以及“新进化论”等学说,均在一定程度上与唯物史观有所契合,对我们解剖中国地域文化的异同提供了某种基本视角。  相似文献   

4.
丝路物质文化是丝绸之路诸民族的政治、文化等多向度交流的产物“,马踏飞燕”作为丝路物质文化的代表物,成为表征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象征符号,“马踏飞燕”即中国。从“马踏飞燕”的发现到发明经历了一个建构过程,对“马踏飞燕”的物质性诠释学总体体现出物的历史性、物的政治性与物的符号性与复制性三个特征。物的历史性指“马踏飞燕”作为物,是文化记忆的媒介与储存器,其承载着传统墓葬文化记忆、地方性文化记忆、丝路文化交流记忆与中国神话记忆,呈现出人们的审美认同与情感认同。物的政治性指“马踏飞燕”既是微观权力与宏观权力合谋的产物,同时也是语境转换中虚构与重构的结果,物作为身份与权力的象征。物的符号性与复制性指经过权力话语表征的“马踏飞燕”成为一种“文化资本”,借助图像、雕像、声像、戏剧及文创产业等新媒介与艺术形式,在将马踏飞燕作为一个物机械复制生产的同时,也将其作为一个概念进行生产复制,通过意义重构与变形生产,形成马踏飞燕“表征群”,生成新的价值与意义,成为具有多元意义的文化符号。对“马踏飞燕”这一历史流传物的物质性诠释学分析与考察为丝路物质文化的研究提供一条可鉴之路。  相似文献   

5.
民国时期社会慈善事业研究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国时期社会慈善事业研究刍议周秋光一、慈善事业研究长期遭冷落的境况及其原因“慈善”二字,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典籍中被解释为“仁慈”、“善良”,包含有“恩被于物、慈爱于人”,“老其老、慈其幼、长其孤”的意思。慈善作为一种观念,就是发扬人道精神,作为一种事业...  相似文献   

6.
“桃花原”与“桃花源” “桃花原”与“桃花源”,虽仅一字之差,意思却截然不同。“原”者,“原野”也,指“开满桃花的原野”;“源者”,“水源”也,指“绝境”位于“桃花林”水源之处。文中的“桃花林”与“桃花源’”有一个明显的分割处,便是有一个数十步长的,“初极狭,才通人”的山谷。简言之,“桃花林(原)”尚是“世间之物”,而“桃花源”才是“世外之境”。所以渔人发现“桃花林(原)”,并不等于发现“桃花源”。只有在原文第2没穿越山谷之后,才算真正发现了“世外桃源”。当然,因为“桃花林”临近“桃花源”,也属…  相似文献   

7.
现代企业面对市场发展进行技术和人才储备已是常识性问题;现代企业管管从“以物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转变的趋势和管理的内在本质都要求企业必须创立一种重视人的全面发展的管理模式;中国文化传统和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为这种管理模式的实现,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一个民族文论的话语表达模式是深耕于一个民族的思维模式。中国古代文论的话语表达模式即是深耕于中华民族的原始思维。“原始思维”作为古人重要的思维方式,对中国古代文论的话语表达模式产生了重要影响,并使中国古代文论的话语表达方式由品评“人”与“物”向品评“艺”过渡。“艺”的评价术语与标准都是从对“人”与“物”的评价中移用而来。特有的思维方式只能运用于特定的时代与特定的文化环境中,不可移用于其他的文化语言环境中,所以,有必要探讨现代文论界的理论热点:中国文论失语的原因及中国古代文论现代转化问题。  相似文献   

9.
林语堂作为中国文化的传播者,立足中国传统美学,提出文学有“声音”“意义”“形式”“文气”和“传神”五种美感,并借由其英语文学作品传递中国美学和中国文化。林语堂的“五美”在文学中相互独立,在内涵、所指以及文学效果上均不同,但又相互联系、互为基础,共同构建出林语堂的中国美学体系。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双重视野下的杜拉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拉斯在中国的文学接受和研究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在20世纪80年代她的作品刚刚被介绍到中国的时候,是作为高雅文学而受到文化精英们赏识的。现在,她的作品却变成了商业性很强的产品,她的名字也变成了通俗文学的一个标志。杜拉斯在中国文化中已是一种蕴涵着文学品位、情趣意味的文化意象。文章旨在通过比较分析“学术界”和“大众”对杜拉斯的两种评价的兴趣重点、认识层次、评价尺度,总结出当代中国双重视野下对杜拉斯的不同理解和接受、阐释的原因。揭示出“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之间有差异又有重合的这种当代矛盾现象。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从审美发生、哲学基础、伦理学内涵等三方面对中国古代和谐观进行了文化还原。和谐是从远古初民生理快感中挣脱出来的审美意识;作为一种美学观,它以“中”为正确的方法论原则,以“和”为其辩证法的合理内核,以“中和之美”为主要审美形态;作为一种伦理观,它以天人合一的最高目的论原则,以美善真统一为基本价值取向,以情理结合为典型的艺术形态。通过文化还原,中国古代和谐观实际上是一种以正确性原则为内在精神的具有素朴辩证精神和人文色彩的普遍的和谐观。  相似文献   

12.
基督教文化精神可以为当代中国文学的价值建构提供一种有效的参照。基督教文化不仅仅是“罪感”文化,更是“爱感”文化,它的“博爱”之情与“谦卑”之心有助于提供一种接近于文学本质的“博家现实主义”;基督教文化是“普世”性文化,它的“普世观”有助于提供一种走出中西对峙模式、实现文化融合的领带和思路;基督教文化对称漫全球的“后现代”思潮作出了神学回应,立倡一种“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有助于提供一种后现代主义发展的新向度;基督教文化不是律法性的“审判”文化而是恩典性的“赦罪”文化,它的宽恕与宽容有利于提供一种切实促进文学繁荣发展的宽容性批评原则。  相似文献   

13.
吉祥物文化是一种大综合的文化形式,是一种属于中国人的奇特民俗信仰。从“吉祥物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吉祥物的生成途径”、“吉祥物的种类”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吉祥物文化。  相似文献   

14.
赵鸣歧 《上海教育》2010,(14):42-43
我国古人将“和谐”作为处理人类与自然、人与人或人与社会、人的身体与人的精神等关系的理想范式,从而使之成为中国文化思想的普遍原理。 中国所获得的国际地位要求中国有一种能够“平天下”的智慧,能够以一种更具有全球化意义的传统和理念来影响世界。而这都需要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重新认识和解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转化与扬弃。  相似文献   

15.
桃花水母又称桃花鱼,作为地球上一种最原始、最低等的无脊椎腔肠动物,已存在6.5亿年,被喻为生物进化研究的“活化石”。桃花水母活体极为罕见,和桃花一样一年只现身一次,更有“水中大熊猫”之誉。  相似文献   

16.
深层上比照西方注重知性分析和逻辑推理的艺术评价方式,多视角地解析了传统艺术批评方式“品”。首先,对作为一种批评现象的“品”,进行了纵的历史演进和横的品评移植两个方面的勾沉和爬梳;其次,对作为一种批评模式的“品”,分析揭示了它的基本思维特征如整体直观式的感觉判断等;再次,对作为艺术批评的“品”,分析探索了它的深层文化心理结构等。这些表明,作为艺术批评的“品”堪称一种颇具中国文化底蕴的艺术批评范式。  相似文献   

17.
19世纪以来,作为一种文化幻象的“中国形象”在欧美人当中早已根深蒂固,中国只是作为一个“他者”被注视、被制作,由此导致了生活画面的失真。美国作家赛珍珠在中国度过了近40年的时间,其双语背景、双焦透视、跨文化的独特经历给她带来意想不到的优势,那就是,她能以相对超然的心态,运用两套参照系去观察人类社会,将东西方文化互补融合的理想贯串到小说创作中。她是中国之美的发现者和捍卫者,同时对中国社会现实与民族性格又进行了直言不讳的批评,既不重复那些歪曲中国本来面目的“套话”,也不刻意制造美化中国的神话。当今多元文化时代,赛珍珠其人其作给了我们丰富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和”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核心理念,也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范畴之一。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瑰宝的中国传统武术,在“和”文化精神和审美理念的浸润下,形成了“天人合一”的自然美、“以和为贵”的武德美以及“中和适度”的艺术美的基本美学内涵。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终身教育的文化选择”就是对“中国终身教育的属性与定位”这一根本问题的回答,它决定了如何理解中国终身教育的研究边界、理论本性、社会功能、学术价值等一系列根本问题的应答。因此,把握好中国终身教育文化选择的传承性与创造性,打造中国终身教育文化选择的新形态,开创中国终身教育文化选择的新局面,聚合中国终身教育文化选择的新力量,当作为分析和解决当代中国终身教育重大问题以及业内和学界相关争鸣的理论工具和首要命题。  相似文献   

20.
一 桃这种植物,与中国文化、中国文学有着相当的关系。大而论之,桃是以两种面貌出现在中国文化中的:一是因为桃花的鲜艳美丽,每每在文人诗歌里被用来比喻年轻美貌的女子;二是相传桃木具有辟邪的功能,故桃木在许多民俗文化和民间文艺里充当巫术性道具。前者已经成为某种文学意象,或在诗歌韵文中起比兴作用;后者则是一种“民俗意象”,是一些文艺作品乃至一类文化现象的底蕴。前者在比喻意上取胜;后者则在象征意义上被广泛运用着。 我们先来略看一下文学史上“桃花”的形象。自《诗经·周南》“桃之夭夭,灼灼其花”的美丽诗篇诞生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