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选择题的特点下面是关于"力学"的一个选择题:一块长木板放在水平面上,一块小木块放在长方形的木板上,小木块与水平的弹簧相连,弹簧的右端固定,如果用水平向左的恒力以速度v向左拉木板,弹簧示数是F_1,则()。A.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等于F_1B.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等于  相似文献   

2.
1.在判断中求解例1 如图1,在光滑地面上并排放有两个相同的木块A、B,长度均为L=1.0m,木块A的左上端放有一小金属块,它的质量和木块的质量相等.现令小金属块以ν0=2.0m/s的初速度向右滑动,金属块与木块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取g=10m/s2,求木块B的最后速度.分析本题难点在于确定各物体最终的运动状态.  相似文献   

3.
正中学物理中一些比较抽象的习题常较难求解,若能与数学图形相结合,再恰当地引入物理图象,则可变抽象为形象,突破难点、疑点,使解题过程大大简化.图象法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因而在物理学习中要密切关注图象,掌握图象的识别、绘制等方法.下面就通过几道例题看看图像法在物理解题中的应用.一、利用图像解决基本问题例1如图1所示,一薄木板放在正方形水平桌面上,木板的两端与桌面的两端对齐,一小木块放在木板的正中间.木块和木板的质量均为m,木块与木板之间、木板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现突然以一水平外力F将薄木板抽出,要使小  相似文献   

4.
1 前言速度、动量、动能都是描述物体机械运动状态的物理量.它们的定义学生也能说出来,但应用它们解答实际问题时,却常常发生错误.例如有这样一道题: 具有某一速率v_0的子弹(不考虑重力作用),恰好能垂直射穿四块叠在一起的等厚同质的固定木块.假定木板对子弹的阻力恒定不变,则此子弹在刚射穿第一块木块时的速率是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然而误选为B的学生为数不少.它们的思路是“速率v_0的子弹恰能射穿四块同样的木板,则在它刚穿过第一块木板时的速率自然是v_0-v_0/4=3v_0/4其错误在于认为子弹穿过木板的过程中子弹速度的减少量与穿过木板的厚度成正比.  相似文献   

5.
例1 一块足够长的木板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木板上自左向右放有序号为1,2,3,…,n的木块,每个木块的质量均为m,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都相同.开始时,木板静止不动,第1,2,3,…,n号木块的初速度分别是v0,2v0,3v0,…,nv0,如图1所示.木板质量与所有木块的总质量相等,最终所有木块与木板以共同速度匀速运动.求:  相似文献   

6.
一、实验装置的制作取宽60cm、长分别为120cm和80cm的光滑木板两块,各自将其中一端如图1所示刨出一个45°角的斜面,如装置图1那样取一块高度适中的方木块将长为80cm的木板垫成一个斜面,与长为120cm的木板紧密地接合在一起。取四根直径为6mm的表面光滑且形状规则的铁丝如装置图1那样按一定的曲度固定在木板上(要求:铁丝必须与木板紧密贴合在一起),做成如A、B所示的两条导轨(滑轨A的两根铁丝之间的距离约为6mm,滑轨B的两根铁丝之间的距离约为12mm),实验装置即做成了。实验装置图1二、实验器材如图2(A)(B)所示,直径分别为15mm和30mm的钢球(…  相似文献   

7.
题 如图1所示,平直木板AB倾斜放置,板上的P点距A端较近,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由A到B逐渐减小,先让物块从A由静止开始滑到B.然后,将A着地,抬高B,使木板的倾角与前一过程相同,再让物块从B由静止开始滑到A上述两过程相比较,下列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  相似文献   

8.
高中物理(乙种本)第一册第一章第42页上介绍了这样一个小实验:如图1,D为水平桌面,A为长方体木块,B为小重锤,C为木板。将木板的一端慢慢抬起,观察重锤到什么位置时,木块才会倾倒。我们希望学生看到,当木板倾斜使重锤  相似文献   

9.
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摩擦力的方向总是和运动的方向相反B.相互压紧,接触面粗糙的物体之间总有摩擦力C.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正压力增大,摩擦力一定增大D.静止的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材料的2粗.如糙图程度所无示,关在固定的圆弧面上的A、B两点,分别放上两个相同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小物块都处于静止状态,它们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分别为fA、fB,则A.fA图fB所示,左、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右两边木板所加压力都等于F时,夹在两板中间的木块静止不动。现在使两边的力都加大到2F,那么木块所受的静摩擦…  相似文献   

10.
例1如图1所示,在盛有某液体的圆柱形容器内放有一木块A,在木块的下方用轻质细线悬挂一体积与之相同的金属块B,金属块B浸没在液体内,而木块漂浮在液面上,液面正好与容器口相齐.某瞬间细线突然断开,待稳定后液面下降了h1;然后取出金属块B(不考虑水的损失)。液面又下降了h2;最后取出木块A,液面又下降了h3.求A与B的密度比.  相似文献   

11.
一题多解能把知识前后贯通联系起来,多角度多方位的认识问题.通过一题多解,就能摸索出解题的最佳途径,总结出解题方法和规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1质量为小m物块A放在质量为M的木板B上,B在水平面  相似文献   

12.
对称现象,普遍存在于各种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之中,它反映了物质世界的和谐和优美,利用对称法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就是要直接抓住问题的对称性实质.下面通过几例说明对称法在物理解题中的应用.■一、物理规律的对称性犤例1犦有三个材料相同,形状相同的长方体木块,并排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如图1所示,现有一质量为m的子弹以水平速度V0射入木块,且刚好到达第三块右侧表面而没有出来.求:子弹在每一块中运动的时间比.分析:子弹在射入木块后,与木块之间的摩擦力均相同,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子弹在木块中做初速度为V0的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刚好到达…  相似文献   

13.
例1 如图1所示,在盛有某液体的圆柱形容器内放有一木块A,在木块的下方用轻质细线悬挂一体积与它相同的金属块B,金属块B浸没在液体内,而木块漂浮在液面上,液面正好与容器口相齐.  相似文献   

14.
题目:如图1所示,一块足够长的木板,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木板上自左向右依次放有序号是1,2,3,…,n的木块,所有木块的质量均相同,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也相同.开始时,木板静止不动,第1,2,3,… ,n号木块的初速度分别为υ0,2υ0,3υ0,…,nυ0,方向都向右.木板的质量与所有末块的总质量相等,最终所有木块与木板以共同速度匀速运动,设木块之间均无碰憧,试求第k号(k<n)木块的最小速度是多少? 分析与解:分析各木块及木板的受力情况可知,在整个系统未达到相同速度以前,木板做加速运动,第1,…  相似文献   

15.
题目(2005年高考·天津理综第24题)如图所示,质量mA为4.0kg的木板A放在水平面C上,木板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u为0.24,木板右端放着质量mB为1.0kg的小物块B(视为质点),它们均处于静止状态。木板突然受到水平向右的12N·s的瞬时冲量I作用开始运动,当小物块滑离木板时,木板的动能EKA为8.0J,小物块的动能EKB为0.50J,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1)瞬时冲量作用结束时木板的速度v0。(2)木板的长度L。分析由题意可知,木板A受瞬间冲量I作用而获得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0,受水平面C及小物块B对它的滑动摩擦力作用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而小物块B…  相似文献   

16.
1问题的提出案例1.一块长度为l的木板放在水平面上,其右端位于地面上的A点.用力推动木板,使其从图1所示位置水平向右移动.下列哪种情况可以将木板视为质点?(1)测量木板通过A点的时间;(2)测量木板移动等于自身长度的距离所用的时间.由于木板的长度不能忽略,故(1)中不能将木板视为  相似文献   

17.
题如图1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质量为m的木板A、B置于水平地面上,它们的间距s=2.88m.质量为2m、大小可忽略的物块C置于A板的左端,C与A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22,A、B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10,最大静摩擦力可认为等于滑动摩擦力,开始时,三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现给C施加一个水平向右,大小为2/5mg的恒力F,假定木板A、B碰撞时间极短且碰撞后粘连在一起.要使C最终不脱离木板,每块木板的长度至少应为多少?  相似文献   

18.
原题:一段凹槽A倒扣在水平长木板C上,槽内有一小物块B,它到槽两内侧的距离均为1/2,如图所示,木板位于光滑水平的桌面上,槽与木板间的摩擦不计,小物块与木板间的摩擦系数为μ,A、B、C三者质量相等,原来都静止。现使槽A以大小为v_0的初速度向右运动,已知v_0<(2μgl)~(1/2),当A和B发生碰撞时,两者  相似文献   

19.
题目如图所示,一块足够长的木板,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七.在木板上自左向右放有序号是1,2,3,….n的木块,所有木块的质量均相同,与木板的动摩擦因数也相同.开始时,木板静止不动,第l,2,3,…,n号木块的初速度分别为υ0,2υ0,3υ0,…,nυ0,方向都水平向右.木板的质量跟所有木板的总质量相等.最终所有木块与木板以共同速度作匀速运动,  相似文献   

20.
题目如下图所示,一块足够长的木板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木板上自左向右放有序号为1,2,3,…,n的木块,所有木块的质量均为m,它们与木板问的动摩擦因数都相同.开始时,木板静止不动,第1,2,3,…,n号木块分别以初速度v0,2v0,3v0,…,nv0同时运动,v0方向向右.设木板的质量与所有木块的总质量相等,最终所有木块与木板以共同的速度匀速前进,试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